APP下载

渭南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探析

2017-12-20

地下水 2017年5期
关键词:渭南市机井全市

(陕西省渭南市地下水管理监测处,陕西 渭南 714000 )

渭南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探析

郭军艳

(陕西省渭南市地下水管理监测处,陕西 渭南 714000 )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属黄河水系,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匀,属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许多问题。通过对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各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各不相同。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 m3,年开采量6.56亿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5.2%,现状地下水位与1985年相比总体下降了3.63 m。在多年开发利用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取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开采程度偏高,地下水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应加强管理,强化地下水监测工作,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确保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持续健康发展。

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地下水是指贮存于地面以下岩石裂隙和土壤空隙中的水,埋藏深、水质优良、开采投资小、输送距离短等特点,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但是,超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质结构的变形、地面沉降、土壤盐渍化及水质污染等严重后果。渭南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了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引起许多问题。通过对渭南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对策。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中游。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相望;南倚秦岭与商洛地区毗邻;西邻西安、咸阳两市;北靠子午岭、黄龙山与铜川、延安接壤。地势以渭河为轴,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南北长约182.3 km,东西宽约149.7 km,总面积13 134 km2,约为陕西省总面积的6.38%。总人口约5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0%;耕地面积8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80万亩。

1.2 区域水文地质

渭南市域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有25 条,50 km2以上的有45条,10 km2以上的有144条。该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偏少,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短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08.47 mm,降雨年际差异较大,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年内60%的降雨径流集中在6-9月;降水主要集中在占全市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52%和60%的渭北塬区, 地表径流仅占全市的28% , 而秦岭山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市的10% , 年径流量竟占到全市的47. 9% ,水土资源极不平衡。

地下水水质呈现出一定规律,潜水化学成份及矿化作用在渭南市呈现出盆地型和河谷型的双重特征,从山前地带向盆地中心或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矿化度呈现出由低到高、水化学类型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规律。因受地形地貌影响,南山支流具有坡陡、流程短、水流急、砾石多泥沙少、水质好的特点,北山支流具有坡缓、流程远,水流慢、砾石少泥沙多,含沙量大,水质较差的特点。

2 渭南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

渭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06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 m3(不含地面300 m以下地下水),其中年可开采量6.56亿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5.2%。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6 m3,居全省第九位,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500 m3的最低标准。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1)渭河平原阶地区:包括临渭区、大荔的大部分地区及华县、华阴的北部地区,主要以渭河一、二、三级阶地为主体,浅层水水源条件较好,水量充足,水质满足农灌要求,取水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果蔬种植,机井分布特别密集。

2)渭河南黄土台塬区:包括东部的潼关县和华阴市的孟塬镇、华县的高塘塬和临渭区的东西两塬。整个塬区富水性较差,地下水埋深较大,但水质良好,主要用于人饮,机井分布较少。

3)渭北黄土台塬区:包括富平、蒲城、澄城、合阳的大部分地区和韩城的部分地区,塬面宽阔平坦,有利于降水的入渗补给。含水层埋藏较深,整个塬区多属弱富水区,但塬面洼地富水性较强,是渭南市渭河以北的主要纯井灌区,机井较多,地下水取水量大。

4)渭北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区:包括白水、澄城、合阳及富平、蒲城、韩城的部分地区。大多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80米,富水性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主要用于人蓄用水,机井分布较少。

5)“380”岩溶水:“380”岩溶水资源丰富,水位埋深大,水质良好,目前是广大渭北地区300多万人的重要饮水水源,在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北北山地区,主要赋存于奥陶系灰岩裂隙、溶孔和溶洞中,其富水性不均一,地域差别较大。西部地区富水性较弱,埋藏深、开采条件差;东部地区从采煤矿井大量涌水来看,岩溶水很丰富。

3 渭南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渭南市地下水的开采主要通过凿井工程来实现,从表1可以看出,机井数量分布不均,在地下水丰富且容易开采的区域井数多。大荔县为9.9眼/km2、临渭区6.2眼/km2,蒲城县4.1眼/km2、富平县3.3眼/km2;地下水少而不易开采的区域井数少,如渭北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区的白水、合阳、澄城每平方千米还不到一眼井。2013年,全市共有各类取水井13.5万眼,其中规模以上机井4.06万眼,年开采量5.93亿 m3,占全市年总用水量14.68亿 m3的40%,地下水年可开采量6.56亿 m3的90%(见表1)。

表1 2013年渭南市机井现状统计表

由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各区域地下水表现出来的动态特征也各不相同,通过2016年与1985年同期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总体地下水位下降3.63 m,各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如下:

3.1 渭北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区

地下水位回升1.7米,该区多为黄土空隙水,埋藏较深,属弱富水区,但部分塬间洼地及北洛河阶地富水性稍好,可适量开采。

3.2 渭北黄土台塬区

地下水位下降2.81 m,年均水位持续下降速率为0.13 m,其中蒲富三十万亩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6.8 m,年均水位持续下降速率为0.23 m,但2005年以后地下水位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可适量开采。

3.3 渭河平原阶地区

地下水位下降4.35 m,年均水位持续下降速率为0.14 m。其中大荔沙苑农业经济综合开发区1985至2016年地下水位下降16.72 m,年均水位持续下降速率为0.52 m。该区域虽然水量丰富,但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做到地表水地下水合理调配,扼制水位持续下降。

3.4 渭河南黄土台塬区

地下水位下降7.08 m,年均水位持续下降速率为0.22 m,但2003年以后地下水位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临渭区东西两塬含水层厚度较大,水质良好,可适度开采。

3.5 渭北“380”岩溶水

2016年地下平均水位为362.24 m,比2011年地下平均水位367.23 m下降4.99 m。通过蒲城县15眼监测井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该区的“380”裂隙岩溶水已降至368 m以下,东陈电厂水源地水位已下降至355 m左右,平路庙水位下降至350 m左右,建议对岩溶水进行全面跟踪监测,慎重开采。

根据机井密度、地下水开采程度及地下水动态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渭南市除渭南城区、大荔沙苑区限制开采外,渭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和傍河地下水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深层地下水要有计划的开采,其它区域在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可适度开采。

4 存在问题

4.1 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中虽多处涉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地下水取水工程监督管理条款,但均为原则性规定,操作性不强,省厅下发的《陕西省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虽就地下取水工程建设做出了具体规定,但缺乏程序性,由于规范性文件效力有限,约束性不强,实施难度很大,限制了地下水管理保护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地下取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开采程度偏高

由于地下取水工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和论证,在一些容易打井的地方随意开采,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均,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个别地方已经出现枯井现象,一旦遇到极端干旱气候条件,就可能面临无水可采的境况,危及供水安全和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现有各类取水井13.5万眼,其中规模以上机井4.06万眼, 2013年开采量5.93亿 m3,为全市地下水年可开采量6.56亿 m3的90%,开采程度偏高。

4.3 地下水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渭南市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工业三废、农业化肥等使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2013年5月8日,渭南技工学校生活用水出现红色,止水不彻底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的兴办,地下水水质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地下水污染的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若不加强地下取水工程的统一规划,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4.4 地下水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三十多年,渭南市监测工作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地下水监测井由476处逐年递减到237处,减少了50%。监测站网建设规划未能实施、监测井布局不合理,城镇、工业水源地、“380”岩溶水等重要供水水源地监测工作没有全面开展。

4.5 管理体制不顺专业人才缺乏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市县均成立了地下水专管机构,从事地下水管理工作,渭南市10个县市区,有五个差额补助单位(含渭南市本级),六个全额事业单位。各县地下水管理单位名称不统一,水利管理站、地下水工作队各种叫法都有,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市现有地下水管理人员375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仅有29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且队伍老化严重,难以适应管理工作需要。

4.6 地下水取水工程缺乏严格管理

机井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机井建设的投资渠道、管理机制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这项工作缺乏严格管理。

渭南市共有机井施工单位23家,由于法制不健全,经费不足,监管不力,越资质和无资质打井现象时有发生,成井质量存在隐患,地下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水利、农发等部门均有投资,缺乏统一规划,地下水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小区域密集打井,引起地下水过度开采,资源浪费。

5 保护对策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渭南市地下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保护对策。

5.1 强化地下水管理工作薄弱环节建设

以制定全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为契机,对全市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开采技术条件、环境效益、防护措施进行科学评价,根据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超采程度和供水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地下水管理专项规划,尤其加大“380”岩溶水的专项治理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的实施,指导约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工作。

5.2 强化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

以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农用井管理为重点,严把取水许可、钻井方案审批、井位布设、成井深度、竣工验收、机井工程年检制、报废制、机井工程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强化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和节约保护考核工作,强化执法管理工作,严格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队伍管理,坚决遏制无序开采行为。

5.3 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监测工作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资源管理监测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建议出台全省的统一政策,在征收的水资源费中列出一定比例用于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加快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把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和水利项目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补充完善地下水监测专用站,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服务系统,对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进行监控,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便于及时调整开发方向和治理保护措施。

5.4 加大治理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

5.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媒体,广泛宣传《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陕西省水文管理条例》、《陕西省实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认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入手,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减少垃圾排放,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水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对地下水事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5.4.2 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1)渭南城区超采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加大外部调水入城区,同时沿渭河两岸建设傍河水源地,多开发渭河的侧向补给量。富平超采区:石川河是渭河重要支流,全长137 km,总流域面积4 154 km2,河床平均比降为6.0‰,径流入渗大,地下水可蓄存量大,具有开展地下水调蓄的有利条件。计划在富平修建7 000万 m3到1亿 m3库容的地下水库。水库可考虑作为东庄水库的反调节水库,在储备、调蓄、抗旱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控制超采区的进一步发展。

(2)蒲城超采区:除对已有的地下水取水工程,逐步削减取水量,压缩地下水开采总量外,还可考虑对洛河水的开发利用。

(3)大荔沙苑农业经济综合开发区:应充分引用大荔县洛、渭河之间的河水给于补充。在地下水位下降区。可通过建设采灌井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应急供水,控制和抬高地下水水位,防止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地面下沉等次生灾害,地下水回灌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5.4.3 地下水污染治理

近几十年来,随着渭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呈迅速增长态势,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渭南市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工业三废、农业化肥等使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些将严重影响了渭南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地下水的监测以及综合防止、修复。

6 结语

渭南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是中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根据本文分析结果,目前地下水水质污染严重,且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据2012年省政府有关单位对全省地下水超采区进行评价及复核结果,渭南市确定3处地下水超采区。渭南市城区超采区,面积29.2 km2;富平井灌区一般超采区,面积128.7 km2;蒲城井灌区一般超采区,区面积106.9 km2。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强化地下水管理工作薄弱环节建设、强化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监测工作等多项保护措施,以确保全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P641.8

B

1004-1184(2017)05-0056-03

2017-04-14

郭军艳(1979-),女,陕西渭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渭南市机井全市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护秋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农用机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