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开拓

2017-12-20漆俐红左华明

关键词:校区师生文献

漆俐红 左华明

(长江大学 武汉校区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100)

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开拓

漆俐红 左华明

(长江大学 武汉校区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100)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三地”的提法已成共识。高校扩招、新校区偏僻的选址、新图书馆建成滞后,亟须新校区过渡图书馆成为师生文化与休闲的“第三地”。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的功能可从科学布局文献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完善“通借通还”及“异馆代借”、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推广“校园让座卡”等方面进行开拓。

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

“第三地”概念由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雅在《第三地》一书中最先提出,他认为第三地不同于物理空间(第一地)、精神空间(第二地),它包容二者而且超越二者[1]。2006年奥地利的克里斯蒂安·米昆达认为,“第一地”是经过装修的家庭,通过家庭装修可表现自我。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具有审美趣味的工作环境是“第二地”,因为它具有激励力量。20世纪80年代,精心设计的商店和餐厅因为其舒适性与居住性使人们感到这种半公众性的地方是个人的生活空间而成为“第三地”[2],如城市中心的咖啡馆、餐厅、图书馆、公园等。之后,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和日本的机村英一也提出过相似的概念。

图书馆与“第三地”的概念相结合是近年来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3]。2012年吴建中在中国图书馆年会中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4]。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工作压力增大,奔波于家和工作地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单调,人们开始找寻家庭和工作之外让人心灵和精神栖息的空间,所以,现在的“第三地”是指人们除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个经常光顾的地方[5],它是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其特征为自由、宽松、便利[6]。它可以是某一条街道,也可以在喜爱的书里、喜欢的音乐中,甚至是网上的BBS论坛等。文中的“第三地”是指在高校新校区这个环境中除了教室(相当于办公室)以及宿舍和食堂(相当于家)之外学校师生经常光顾的地方。

一、开拓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价值

(一)新校区偏僻的选址亟待“第三地”的诞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为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以后逐年增加,至2012年录取比例达75%。高校的急剧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得以普及的同时,也出现诸如教育质量下滑、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满足学校师生学习和生活需要,许多高校开始修建新校区。

我国高校新校区的选址一般都选择山清水秀的郊区而避开拥挤的城市,南方校园多依水而建、北方校园多傍山而建[7]。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以水为脉、西安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则与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新校区给高校师生带来宽阔的校园和清新空气的同时,也出现了高校周边物资和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等问题。因为新校区远离城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周围能让高校师生驻足的地方很少。新校区偏僻陌生的环境、贫瘠的物资文化生活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吸引新校区师生驻足的除了教室、宿舍(食堂)之外的“第三地”。

(二)新校区过渡图书馆未能承担“第三地”的功能

图书馆作为区分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的提法已成共识[8]。新校区图书馆地标性的馆舍建筑、丰富的馆藏资源、休闲愉悦的环境是新校区师生“第三地”的理想选择。但是,正是由于高校新校区图书馆被定位为强化校园文化品味和丰富校园人文景观的“标志性建筑”[9],所以常常因为设计、经费等因素滞后于新校区多年建成[10]。为满足新校区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高校在新图书馆竣工投入使用之前纷纷设立过渡图书馆,但过渡图书馆服务满意度较低,未能承担起新校区“第三地”功能。

为了解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服务现状,笔者对长江大学新校区武汉校区选修文献信息检索课的386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过渡图书馆服务满意度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来自新校区的不同院系和专业,人数占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8.04%。在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本科生占87%,研究生占13%;年龄集中在20~26岁。调查结果显示:新校区过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达76%,而纸质资源的满意度为25%、自习室的满意度为23%,电子资源的满意度为19%,开放时间满意度最低,只有14%。纸质资源满意度低主要是因为过渡图书馆馆舍面积小,只能提供简单的书刊借还和阅览服务,师生们反映文献资源少、配置不够合理,有的书没人看,想看的书经常借不到。在电子资源方面,许多过渡图书馆只配备了小型的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座位少导致电子资源使用有限。自习室开设过少、座位紧张也是师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另外,图书馆开放时间短、节假日不开门是新校区师生门最不满意的,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延长开放时间。

二、新校区大学生纸质资源需求调查

文献资源的合理科学布局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保障[11]。新校区过渡图书馆馆舍面积小,为使其有限的馆藏空间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笔者在过渡图书馆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新校区大学生纸质资源需求调查,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由于学生每阶段的信息需求不同,所以每类资源分1~2年级、3~4年级、研究生。因为电子资源的特殊性,此次调查未在其列。调查结果见图1、图2、图3。

据图1、图2所示,在图书和期刊方面,1~2年级对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信息资源需求量少,主要是因为1~2年级学生入校不久,专业课压力不大;而3~4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并面临写论文、找工作的压力,所以3~4年级对专业性、学术性的文献需求量增大;研究生则更多关注专业文献。同时,1~2年级因为面临考级的需要,所以对外语考级的文献需求量较大。另外,据图1、图2、图3所示,无论本科生或研究生,人文社科、外语、计算机类文献资源是他们在校期间共同的阅读重点,需求的品种和数量都较大。

图1 大学生图书需求调查

图2 大学生资期刊需求调查图3 大学生资报纸需求调查

三、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开拓

(一)实现文献资源的科学合理布局

基于新校区师生信息资源需求调查分析,建议在新校区过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前,除了学科专业工具书、教学及科研参考书、电子资源等专业文献请各院系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填报外,其他文献资源应该参考新校区师生信息需求调查、入驻的学生年级类别,兼顾过渡图书馆的馆藏面积、新馆建成后藏书的搬迁、图书馆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由图书馆统一协调配置。另外,还需要考虑新校区的特殊性,适当增加I、F等类馆藏,娱乐性、综合性的期刊报纸也可以增补一些。因为过渡图书馆增加这一类的文献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偏僻校区的师生文化娱乐需要。另外,学生需求的考试、过期类图书,由于时效性强,不具收藏价值,考虑未来搬迁问题,可以不予增加,建议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购买的相关数据库和电子资源。

(二)统一检索平台

在多校区模式下,高校师生主要依靠书目检索查询系统来了解全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新校区过渡图书馆因为馆藏面积的限制而信息资源有限,所以,新校区师生更需要经常利用书目检索系统查询其他校区的馆藏情况以便实行跨校区借阅和资源共享。新校区过渡图书馆应该增加文献检索机的数量并保证其检索结果能真实反映实际馆藏。因为图书馆的书目检索查询系统所揭示的书目信息能否真实反映实际馆藏,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11]。各校区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都应该编制机读目录,采用统一的检索平台,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核查、及时纠正检索查询系统中出现的不正确信息;书刊遗失、损坏后,应该及时从数据库中删除。

(三)完善“通借通还”和“异馆代借”

新老校区空间上的距离使馆藏空间分割、文献资源分散是师生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主要障碍。“通借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师生解决这一障碍。“通借”是指读者凭自己的借阅证可以在任一校区图书馆借书,“通还”是指读者可以在任一校区图书馆就近归还。“通借通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克服新老校区空间上的距离给读者造成的障碍,但仍然难以满足借阅需求,因为如果读者需要的文献在其他校区图书馆,那么还是需要到其他校区去借阅。“异馆代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异馆代借”即当读者需要借阅的文献根据检索终端显示在其他校区图书馆时,可以告知图书馆员记录下此文献信息,然后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乘校车到其他馆代借,再传递到读者手中。“异馆代借”虽然会给图书馆员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是却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新校区过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全、新老图书馆馆藏内容不同所产生的问题。

(四)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

据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1%[12]。由于移动教育的个性化学习场景、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优势,移动教育逐渐成为在线教育主流。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新校区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手持设备实现对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高校新校区过渡图书馆由于馆舍面积小、电子阅览室有限而导致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使用受限,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有效弥补其电子资源服务的不足,也是未来新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试运行。移动图书馆一般具备以下功能:通知公告、新书通报、热门图书、读者荐购、讲座信息、借阅查询、检索和续借图书以及在线阅读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报纸、中外文期刊、视频,还可以使用文献传递获取图书馆未购买的文献资源等。为避免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后导致的学校师生手机资费和流量过高问题,需要实现图书馆WIFI覆盖。

(五)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

新校区过渡图书馆开放时间短是图书馆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最低的,主要是因为新校区周围缺少必要的缺少文化娱乐场所,所以图书馆便成了他们的理想选择。但是,由于新图书馆尚未竣工,学校配备给过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限,所以仅能满足日常作息时间开放图书馆,而新校区师生则希望延长其开放时间,中午、节假日和周末不休息。培训、启用学生助理馆员是弥补过渡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的有效举措。国外研究统计结果表明,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使用学生工的人数达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总数的28.86%。例如美国奥克兰大学图书馆正式工作人员不足10名,该馆夜间开放时全部由学生工进行管理[13]。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也将学生助理培养成为其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使用学生助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助理的挑选和管理,注意以学生的学业为重,根据其课程时间排班,在培训初期只能承担白天的工作,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学生助理才能安排晚上、周末或节假日值班。学生助理馆员的加盟无疑可以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让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依赖图书馆而成为其无可替代的“第三地”。

(六)推广“校园让座卡”

高校图书馆的自习室是学生们最愿意光顾的地方,许多高校临近考试期间都出现学生清早起床到图书馆排队占座的场景,原因是图书馆自习室相比宿舍和教室更具有学术氛围和研习拼搏的气氛,而且提供饮用水,有空调,在这里既可以安静学习、独立思考,也可以交流讨论、阅览书刊报纸、免费无线上网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心灵转场的“第三地”。但是,由于过渡图书馆馆舍面积小,所以相比正式图书馆提供的自习室更少、座位更紧缺,自习室经常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甚至为抢占座位而发生争吵。最近,许多高校在自习室推广“校园让座卡”取得了较好成效。“校园让座卡”是请短暂离开自习室座位的同学,到图书馆借阅台取一张让座卡,在卡片上的共享时间段写上自己离开和回来的时间,让需要座位的同学共享这个时间段的座位而不用担心在这期间别人没位子坐或者自己的座位被别人占走。根据调查发现,在图书馆占座的人并不一定真想霸占座位,而是担心返回时,再不能找到座位。在过渡图书馆推广使用“校园让座卡”可以使过渡图书馆自习室有限的座位得到共享,让其公共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

在工作和居家之外,现代社会生活存在大量其他选择,如公园、电影院、咖啡馆、健身馆等,其实,“第三地”的真正意义,是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它或许是现实的地方又或许是虚拟的空间,它是工作和亲情之外的不可或缺的第三种生活常态。新校区偏僻陌生的环境、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和高校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对前途的未知感是一个矛盾体,高校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渴望理解和沟通,需要一个能释放压力的“第三地”,所以,新校区图书馆无论大与小、无论正式或过渡,都应该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吸引新校区师生驻足的“第三地”,让他们在这里寻找到知识的园地、精神的归属。

[1](美)索雅.第三空间[M].王志弘,译.南京: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2](奥)克里斯蒂安·米昆达.体验和创意营销[M].周新建,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3]宫倩.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的途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

[4]吴建中.新常态新指标新方向(2012中国图书馆年会主题报告)[J].图书馆杂志,2012(12).

[5]宋琳.高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4).

[6]李浩.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

[7]符英,段德罡,刘煜.世纪高校规划与建设的新趋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2).

[8]鲍甬婵.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J].图书馆论坛,2011(5).

[9]郑岱霞.高校新馆的定位与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5(4).

[10]高校图书馆建了3年仍是一具空壳 图书馆滞后建成现象普遍[EB/OL].http://www.ceiea.com/html/201310/20131014152 5062554.shtml.

[11]贾宇群,李桂祥,等.多校区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布局与管理[J].情报科学,2009(3).

[12]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13]路雅祺.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工作介绍及其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5).

TheDevelopmentoftheFunctionof“theThirdPlace”intheTransitionLibraryoftheNewCampus

QiLihongZuoHuaming

(WuhanCampusLibrary,YangtzeUniversity,Wuhan430100)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s the “the third place” of the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consensus.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the remote location of the new camp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ibrary are lagging behind.It is urgent that the transition library of the new campus become “the third place” of the culture and leisu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nction of “the third places” in the transition library of the new campus from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resource layout,unified retrieval platform,improving the “interlibrary loan” and “different museum borrow”,carrying out mobile library services,extending the opening time,and the promotion of “campus card seat” etc.

the new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the transitional library;the third place

2017-04-2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6Y039)

漆俐红(1967-),女,湖北荆州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理论和应用研究。

G250

A

1673-1395 (2017)06-0107-05

责任编辑胡号寰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校区师生文献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