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立”起来
——浅谈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的应用
2017-12-20彭文辉
□彭文辉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让人物“立”起来
——浅谈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的应用
□彭文辉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细节描写是生动的,就像春天树干上长出的绿芽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细节,是人物通讯的“血肉”,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细胞”。恰当的细节描写,可以给人物通讯增色添彩,使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
笔者结合13年来的新闻采写经验,以自己的获奖作品为例,谈一下人物通讯如何应用好细节描写。
注重选择能揭示作品主旨的细节,让主题得到有效升华
人物通讯写作中的任何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环境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主旨。要练就慧眼,从繁杂的细节中把最能揭示作品主旨的细节、最能让作品闪光生辉的细节,经过加工、“放大”后应用到作品中去。
江西宜春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教师支月英是闻名全国的典型人物。2016年6月下旬,笔者采访支月英老师时,她还未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在写《36载,温暖深山的那缕烛光》这篇人物通讯时,笔者是这样开头的:
窗外,绿影婆娑,鸟儿在树枝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室内,孩子们埋着头,握着铅笔,认真地在试卷上作答。眼前的画面,让站在讲台上的支月英老师有点“心神恍惚”——
36年了!在这座海拔近千米的深山中,在每一个鸟叫蝉鸣的夏天,总会有一批孩子顺利完成一个年度的学业。尽管孩子们的面孔都不一样,但伏案作答的姿势却是那么地相似。孩子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自己也由当初的“支姐姐”变成了“支奶奶”,白发也早已悄然爬上两鬓。
这个细节描写有着极强的画面感。笔者以孩子们参加期末考试为背景,通过“心神恍惚”这个词展开心理描写,将一个在大山深处坚守了36年的女教师的形象“立”在广大读者面前,起到了开篇点题之效。这篇人物通讯荣获第24届江西新闻奖。
注重选择能增强作品感染力的细节,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情感是文章的血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真情实感在人物通讯中的重要作用。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必须通过独具特色的、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使读者与通讯中的人物达到心灵的契合。
笔者在2009年采写的人物通讯《忠诚,在坚韧中铸就》,荣获第24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的主人公黄启才是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一名普通民警。面对多灾多难的家庭,他始终坚韧不屈,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上用爱扛起整个家。就是这样一位民警,在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之前连续坚持了30天不分昼夜加班值勤。在作品结尾处,笔者写了这么一个细节:
他浮肿的左脚,越来越疼痛;他疲倦的身体,越来越难受。
因白天要在单位审案,晚上还得深入街面巡逻,超负荷的劳作,再加上病情的折磨,黄启才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强打起精神,拐着脚,坚守在岗位上。每每同事们劝他回家休息时,黄启才总是强笑着说:“没事,我能坚持。”
他浮肿的左脚,越来越疼痛;他疲倦的身体,越来越难受。
其实,他的母亲早就发现黄启才的左脚有点拐,对他说:“儿啊,家里已经有我这个瘸子了,你还是早点去医院看看吧。”可黄启才说:“妈,没事的,快过年了,还是留点钱家里用吧。”
他浮肿的左脚,越来越疼痛;他疲倦的身体,越来越难受。
和同事换班时,农历新年的钟声已敲响。想着妻儿正等着自己回家团年,黄启才不禁笑了笑,倦意顿时烟消云散。
疼痛不堪的腿,拖着早已疲倦的身子,黄启才艰难地行走着……
终于到自家门口了,黄启才深深地舒了口气。孩子们的欢笑声,隔着家门依稀传到黄启才的耳朵里,他刚想掏出钥匙开门,突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表现情感莫过于细节。笔者紧紧抓住“他浮肿的左脚,越来越疼痛;他疲倦的身体,越来越难受”这一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复运用三次,中间穿插叙事情节,形成“核心场景”,强有力地推进了故事的进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注重选择能刻画人物鲜明特征的细节,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
人物通讯要注重细节描写的现场感,把生活中捕捉到的人物的动作、声音、外貌等细节加以再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传神,富有个性特征。
2010年,笔者深入高安市漆和林场,采访了40年独自坚守山头义务植树50万株的漆友朋老人。在通讯《漆和山上的“绿色”愚公》中,笔者运用了多个细节,来刻画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是一位干瘦矮小91岁的老人,额头皱纹沟壑纵横,佝偻的身子上写满岁月沧桑。”寥寥数语,便让老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看着前来劝自己下山回家吃年夜饭的儿子,他的态度显得异常坚决:‘你们不要总来叫我,我不会去的。植树不能误季节,我就像往年一样到山上住,明儿还得一大早去栽树呢!’”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这个细节描写反映出老人倔强、固执的性格。
“漆友朋顶着料峭的寒风,独自一人在漆和山上忙得不亦乐乎。在活忙的时候,他常常连午饭也顾不上吃,有时天突然下雨,他依然坚持将树苗栽完,然后一身湿淋淋地回到家,点燃一堆柴火,将衣裤慢慢烘干。”这个由系列动作串成的细节描写,行文简练流畅,既表现出老人对造林事业的无限热爱,又折射出老人孤苦的心境。
这三个细节描写有温度、有思想、有情感,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也展示出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该作品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注重选择能再现人物思想风貌的细节,折射人物的精神品质
人们常说,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觉悟,因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时刻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分明。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必能抓住关键时刻最具典型意义的事实,精心描写,让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在细节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2013年,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等勇斗歹徒夺刀救人的英雄事迹轰动全国,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两名“夺刀少年”。在通讯稿《“最美高中生”:血染衣衫勇夺刀演绎英雄赞歌》中,笔者在叙述柳艳兵被歹徒用刀砍伤后脑勺后,描写了这么一个细节:
“如果不把歹徒手中的刀夺下,就会有更多的人受伤。”待缓过神来,柳艳兵才意识到行凶男子是一名歹徒,正在乱砍乘客,他奋不顾身地向歹徒猛扑过去,抓住他握刀的手。歹徒不停地挣扎,手上的刀还在胡乱地挥舞着。
搏斗过程中,柳艳兵的右肩和左手又被歹徒用刀划开了两道口子,鲜血染红了他的白色T恤衫。他强忍着剧痛,继续跟歹徒搏斗,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歹徒按倒在地,成功将刀夺下。
既然是“夺刀少年”,那么他们身上的“最闪光点”,当然是歹徒砍人这一关键时刻他们夺刀救人的英雄壮举。笔者抓住这个细节,综合运用心理、动作描写,让读者触摸到主人公的性格内核,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这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鲜活、生动,直抵读者灵魂深处,胜过千言万语。这篇作品荣获2014年度中国地市报“走转改”作品评选一等奖。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