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的关系: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2017-12-20陈中雅陈国典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污名量表

陈中雅 陈国典

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068 E-mail:chenguodian64@126.com

大学生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的关系: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陈中雅 陈国典

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068 E-mail:chenguodian64@126.com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及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332名大学生的心理污名、自我概念及防御机制的状态进行调查,并从三者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之间起中介作用,如“生理自我”在“自我疏离”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31,占总效应的39.92%;“生理自我”在“逃避现实”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23,占总效应的39.7%。结论: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不成熟防御机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污名;防御机制;自我概念;中介效应

Jones等人把污名定义为被知觉判定为偏离一般正常社会规定的一种标记(mark)。Crocker等提出,污名通常发生在“当个体被认为是拥有了受到贬损的社会背景或特殊贬抑属性的社会身份”时。将污名这些定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概括化,共同点在于,污名具有贬损个体价值的属性性质,并且个体之间有所不同。而且,污名与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个体受到贬低的特点与他人消极的刻板印象相关,这些都是人们回避或抗拒这类个体成员的依据[1]。Link等对污名从社会学的层次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污名过程的发生,必须满足在社会权利等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被贴上标签,被刻板印象化,被认知分区,被身份丧失和被歧视这些过程都同时发生的条件”[2]。有研究也指出,心理疾病与心理污名间有一定关联,心理疾病也属于一种污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污名就是因为外在的社会影响造成的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刻板印象,社会地位降低而引发的[]。

国内研究者对心理污名量表进行了修订,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包括5个维度:自我疏离、歧视体验、无能感知、逃避现实和社交回避,维度结构与原量表基本一致,问卷总体内部一致信度为0.9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2~0.81之间,各维度与总分问卷的相关在0.77~0.83之间,各维度分间的相关在0.46~0.62之间[4]。

自我概念与心理生活质量存在密切关系[5-6]。目前很多研究者对心理污名与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被污名者会遭受直接和间接对其自我喜爱和自尊的威胁,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了关于他们自己和他们群体内成员的消极刻板印象,但是知觉到的污名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却存着一定的分歧;Kent研究白癜风病人的污名时发现,这些病人的知觉污名与自尊存在极为显著地负相关;同样的结果也在Gershon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7];李颖在“污名对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接纳在心理疾病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间具有调节作用,个体自我接纳水平越高,心理疾病公众污名对个体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越弱;反之,亦然[8];张俊丽在“抑郁自我污名、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和抑郁自我污名显著负相关;社交回避和抑郁自我污名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社交回避显著负相关。自我感在抑郁自我污名与社交回避之间其中介作用,即抑郁自我污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社交回避[]。

孔祥军通过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防御方式进行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大学生防御方式两者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生源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显著。大学生防御方式会受到其自我概念水平高低的影响[10]。

S 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又称为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它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3个对手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是一种自我保护法[11]。防御机制能降低对本能欲求的意识,在面临剧烈变化时,能把情绪控制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在青少年时期,能折射或推诿一些突然出现的生理冲动。另外,在个体不能马上整合新的自我形象时,它能提供一个适应时期,从而缓解人与人之间未能解决的冲突等[12]。

国内外的大量都研究结果都发现,个体的心理健康会与防御机制调节存在密切关系[13-14]。个体的心理平衡感受以及面对外在压力的行为反应都会受到防御机制的影响作用。同时自我概念与防御机制之间有高程度的相关,自我概念水平的高低对防御机制的倾向有预测作用[15]。

从上述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心理污名与自我概念、防御机制存在着密切关系。心理污名对自我概念相关方面(如,自尊、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有较高预测作用;自我概念对个体防御机制有较强预测作用。由此从学理上可推断出,心理污名影响自我概念和防御机制,自我概念影响防御机制,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间可能起中介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①大学生心理污名对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②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三者间存在相关,并且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成都市4所大学的学生,随机抽取2000名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共回收问卷1836份,剔除无效问卷504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332份(72.6%)。其中,男生672人(40.5%),女生660人(59.5%);本科1225人(91.9%),研究生107人(8.1%);城市456人(34.2%),农村876人(65.8%);独生子女583人(43.8%),非独生子女749人(56.2%);文科445人(33.44%),理科622人(46.7%),工科265人(19.9%)。

1.2 方法

1.2.1 心理内化污名问卷 在国内研究方面,有研究者进行了心理污名量表的修订并探讨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李强等通过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卫生科的206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过文化调适的心理内化污名量表包括5个维度[4]:“自我疏离”、“歧视体验”、“无能感知”、“逃避现实”和“社交回避”。维度结构与原量表基本一致,问卷总体内部一致信度为0.9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度在0.72~0.81之间,各维度与总分问卷的相关在0.77~083之间,各维度分间的相关在0.46~0.62之间。量表采用4点计分,共29题。

1.2.2 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 田纳西自我概念多维度模型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s H Fitts建立的,认为对自我概念进行评价,既要评价个体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也要考虑自我概念的多维性。根据这一思想,他编制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在国内,多采用台湾林邦杰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16]:“生理自我”(12题)、“道德伦理自我”(12题)、“心理自我”(12题)、“家庭自我”(12题)、“社会自我”(12题)、“自我批评”(10题)。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左右。量表采用5点计分。

1.2.3 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 防御方式问卷(DSQ)是由加拿大学者M Bond于1983年编制的一种自评问卷,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修订。在1989年的修订中, Bond对他的分类方法以及DSQ量表计分规则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条目并且修改了分类名称。修订后的DSQ-88全问卷一共有88个项目[17],采用1~9评定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全部项目可概括为4个因子,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因子分越靠近9,即应用某类机制的频度越大,其掩饰度越小。效度:国内研究发现,DSQ与生活事件量表、SCL-90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有较高的相关性;信度为0.75。

2 结 果

2.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

2.1.1 大学生心理污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由表1可以得知,除无能感知和逃避现实维度外大学生的心理污名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同时从表1中还可以得知,大学生的心理污名各维度在生源上并未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大学生心理污名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表1 大学生心理污名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项 目 自我疏离 歧视体验 无能感知 逃避现实 社交回避性 别 男生(n=672) 31.46±3.12 23.08±3.24 13.40±1.52 9.71±1.56 12.91±1.59女生(n=660) 32.61±2.97 24.29±3.18 13.32±1.24 10.20±1.41 13.42±1.45 t -6.889*** -6.906*** 1.081 -6.106 -6.076***生 源 城市(n=456) 31.95±3.13 23.60±3.19 13.28±1.44 9.92±1.53 13.07±1.59农村(n=876) 32.08±3.08 23.72±3.31 13.40±1.36 9.98±1.50 13.22±1.52 t -0.716 -0.656 -1.581 -0.644 -1.658

2.1.2 大学生自我概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由表2可以得知,大学生的自我概念除自我批评外其余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且除自我批评维度外女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同时,从表2中还可以得知,大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在生源上并未存在显著差异。

2.1.3 大学生防御机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从表3可以得知,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在性别、生源上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女生在成熟的防御机制上得分高于男生,但差异并不显著。并且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与掩饰因子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从表3中还可以得知,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各维度在生源上,城乡之间不存 在显著差异。

表2 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表2 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项 目 生理自我 道德伦理自我 心理自我 家庭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批评性别男生(n=672)39.49±4.58 40.48±5.66 38.96±4.35 41.38±6.65 40.04±5.14 33.21±5.20女生(n=660)40.95±4.54 43.65±6.08 39.59±3.99 44.32±6.92 41.76±5.21 33.19±5.05 t -5.837*** -10.170*** -2.776*** -7.969*** -6.053*** -0.041生源城市(n=456)40.18±4.79 41.89±6.18 39.34±4.16 42.82±6.90 41.08±5.17 33.52±5.09农村(n=876)40.23±4.53 42.05±6.05 39.24±4.20 42.84±6.906.40.80±5.12 33.02±5.14 t -0.203 -0.451 0.401 -0.067 0.932 1.672

表3 大学生防御机制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表3 大学生防御机制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s)

项 目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成熟的防御机制 中间防御机制 掩饰因子性 别 男生(n=672) 138.46±32.11 41.72±8.18 193.18±35.55 51.27±9.75女生(n=660) 126.36±30.79 42.28±7.65 183.88±30.68 49.70±9.86 t 7.019*** 1.293 5.106*** 2.908*生 源 城市(n=456) 132.62±33.18 41.75±8.14 187.88±36.19 50.53±9.89农村(n=876) 132.39±31.42 42.13±7.81 199.93±32.08 50.47±9.81 t 0.126 0.828 -0.546 0.098

2.2 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三者各维度间的关系

2.2.1 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三者各维度间的相关 设定心理污名为A,其5个维度分别为“自我疏离”A1、“歧视体验”A2、“无能感知”A3、“逃避现实”A4、“社交回避”A5;自我概念为B,其6个维度分别为“生理自我”B1、“道德伦理自我”B2、“心理自我”B3“家庭自我”B4、“社会自我”B5、“自我批评”B6;防御机制为C,其4个维度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C1、“成熟的防御机制”C2、“中间型防御机制”C3、“掩饰因子”C4。

表4 心理污名、防御机制、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r)

从表4中得知,心理污名“自我疏离”A1、“歧视体验”A2、“社交回避”A5间高度正相关,相关方向一致,与“无能感知”A3、“逃避现实”A4间的相关程度相对较低,表示心理污名这几个维度同自我概念及防御机制其他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是基本一致的,而在本研究中,只着重探讨了心理污名、自我概念、防御机制三者间的关系,并未注重其内部具体影响的高低和大小,为方便讨论因而在后续相应回归分析中,选择保留数据A1、A3、A4进行分析。

同理,自我概念“生理自我”B1、“道德伦理自我”B2、“家庭自我”B4、“社会自我”B5间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方向一致,与“心理自我”B3、“自我批评”B6间相关程度较低,表示自我概念这几个维度同心理污名及防御机制其他维度间的相关关系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本研究在后续回归分析中保留数据用B1、B3、B6进行分析。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C1、“中间型防御机制”C3、“掩饰因子”C4间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方向一致性程度高,与“成熟的防御机制”C2间相关程度较低,表示防御机制这几个维度同心理污名及自我概念其他维度间的相关关系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本研究在后续回归分析中保留数据用C1、C2进行分析。

2.2.2 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三者各维度间的中介效应 通过表5相关分析后,对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间,各维度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以心理污名各维度为自变量,防御机制各维度为结果变量,自我概念各维度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

表5 保留使用数据后心理污名、防御机制、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r)

2.2.2.1 B1在A1与C1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6可知,A1、B1、C1间相关显著,满足A1、B1、C1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的基本条件。

表6 保留使用数据后相关矩阵分析A1、B1、C1相关(r)

表7 保留数据后A1、B1、C1关系的回归分析

由表7可知,通过对A1、B1、C1间进行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污名A1能够显著预测C1,方程解释力为10.7%。大学生心理污名A1能够显著预测自我概念B1,方程解释力为15.8%。当自我概念B1进入回归方程时,心理污名A1对C1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

表8 保留数据后B1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8可知,当自我概念B1进入回归方程后,心理污名A1对防御机制C1的回归效应依然显著,说明B1“生理自我”在心理污名A1与防御机制C1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污名A1通过B1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防御机制C1,中介效应值为-0.131,占总效应的39.92%。其路径图见图1。

图1

2.2.2.2 B1在A4与C1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9可知,A4、B1、C1间相关显著,满足A4、B1、C1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的基本条件。

表9 保留使用数据后相关矩阵分析A4、B1、C1相关(r)

表10 保留数据后A4、B1、C1关系的回归分析

由表10可知,通过对A4、B1、C1间进行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污名A4能够显著预测C1,方程解释力为9.6%。大学生心理污名A4能够显著预测自我概念B1,方程解释力为13.2%。当自我概念B1进入回归方程时,心理污名A4对C1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

表11 保留数据后B1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11可知,当自我概念B1进入回归方程后,心理污名A4对防御机制C1的回归效应依然显著,说明B1在心理污名A4与防御机制C1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污名A4通过自我概念B1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防御机制C1,中介介效应值-0.123,占总效应的39.70%。其路径图如图2所示。

图2

3 讨 论

3.1 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在重要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而在本研究中,着重探讨了不同类型心理污名间的人口变量差异并发现,大学生心理污名各维度上的得分除去“无能感知”维度其余各维度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大学生心理污名在不同类型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别特征。大学生6种不同的自我概念中除去“自我批评”外,其余类型均普遍存在着性别差异,说明自我概念在不同类型上有着不同的性别特征。大学生防御机制在“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心理污名各维度、自我概念各维度和防御机制4种类型的生源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大学生心理污名水平、自我概念水平及防御机制的使用上均不存在城乡上的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导致城乡文化差异性缩小,促使心理污、自我概念、防御机制的城乡间的差异消失。

3.2 大学生心理污名、防御机制与自我概念各维度间的相关

从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心理污名“自我疏离”A1、“歧视体验”A2、“社交回避”A5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6接近0.8),自我概念“生理自我”B1、“道德伦理自我”B2、“家庭自我”B4、“社会自我”B5间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6接近0.7),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C1、“中间型防御机制”C3、“掩饰因子”C4间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6接近0.9),这表示着变量的这几个维度间高度相关且方向一致。同时,A1,A2,A5分别与自我概念B各维度、防御机制C各类型的相关程度及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在本研究中把A1,A2, A5归为一种,只处理A1数据。同样,B1,B2,B4与防御机制C各类型的相关程度及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在本研究中把B1,B2,B4归为一种,只处理B1数据。由于防御机制C1,C3,C4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因此,本研究防御机制只处理C1,C2。

本研究发现,A1“自我疏离”,A4“逃避现实”与B1“生理自我”,B3“心理我自我”呈显著正相关,表示心理污名A1“自我疏离”与A4“逃避现实”的体验较高时,自我概念B1“生理自我”与B3“心理我自我”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A1“自我疏离”, A4“逃避现实”与C1“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间呈显著负相关,表示心理污名A1“自我疏离”与A4“逃避现实”的体验较高时,大学生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倾向较低;自我概念B1“生理自我”与防御机制C1“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间呈显著负相关,表示当自我概念B1“生理自我”水平较高时,大学生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倾向较低;自我概念B3“家庭自我”,B6“自我批评”与C2“成熟的防御机制”间呈显著正相关,表示当自我概念B3“家庭自我”,B6“自我批评”水平较高时,大学生使用C2“成熟的防御机制”的倾向高。

3.3 大学生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自我概念在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间起中介作用,验证了本研究前面的假设

在本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 A1、B1、C1间相关显著,A1不仅对C1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还能够通过B1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C1。表示,“自我疏离”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并且通过“生理自我”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本研究中,A1、A2、A5高度正相关,B1、B2、B4、B5高度正相关,C1、C3、C4高度正相关,而且,A、B、C间的相关程度及方向一致,因此,从学理上而言A2、A5与B2、B4、B5,C3、C4的路径关系应该与本研究中建立的A1、B1、C1三者的路径模型一致,只是路径系数大小的不同。

A4、B1、C1间相关显著,A4不仅对C1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还能够通过B1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C1。表示,“逃避现实”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并且通过“生理自我”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本研究中,B1、B2、B4、B5高度正相关,C1、C3、C4高度正相关,而且,A、B、C间的相关程度及方向一致,因此从学理上而言A4与B2、B4、B5、C3、C4的路径关系应该与本研究中建立的A4、B1、C1三者的路径模型相似,也应只是路径系数大小的不同。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心理污名对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污名通过自我概念为中介也对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意味着大学生心理污名化程度越高,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还包括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的倾向会越低,这背后存在的真正机制是什么,目前还难以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行解读。本研究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度心理污名化者,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作为应对的行为模式,对他们而言防御机制使用敏感性降低或已经基本失效,高度污名化者会只存在于一种无助和无能感中,极端状态会导致防御机制启动失灵;二是,低心理污名化者,为了抵御外界给予的社会心理污名,避免发生社会污名转化为自我(内化)心理污名,在中国关系文化的背景下会相对于高污名化者更倾向于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来维护与修饰自我概念和应对污名心理状态。

在本研究中,自我概念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防御机制,并且在心理污名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来影响心理污名与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中心理污名与自我概念呈正相关,这已有其它相关研究结论似乎存在矛盾,如:在一些特定心理疾病污名研究中发现,心理疾病污名会导致消极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也发现,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认为,这里的矛盾可能与其它研究选择是病理性因素来寻求与自我概念的关系,而本研究中心理污名是针对一般性心理污名,与“疾病”、“心理障碍”属于性质不同的范畴,污名化在现实环境中相对是一个普遍现象,它不必然与消极结果相对应,从个体发展来说,内化污名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成为积极自我概念发展的内在动力或积极发展的支持性因素。因此,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性心理污名不应该被贴上坏的标签,应该当成为个体积极发展支持因素。当然,二者关系背后真正的发生机制是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①大学生心理污名(“自我疏离”、“歧视体验”、“社会回避”、“逃避现实”)、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与自我概念(“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间呈现显著相关;②心理污名与自我概念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防御机制,心理污名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概念;③自我概念(“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在心理污名(“自我疏离”、“歧视体验”、“社会回避”、“逃避现实”)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之间起中介作用。

[1]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6):993-1001

[2]李强,高文珺.心理疾病污名影响研究与展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23-132

[3]Link B G,Phelan J C.Conceptualizing stigma[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1,27:363-385

[4]李强,高文珺,白炳清,等.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初步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127-130

[5]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80-82

[6]王振宏,梁三才.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57-259

[7]高士元,费立鹏.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07-109

[8]高文珺.心理污名社会表征结构及其公众影响初探[D].天津:南开大学,2008

[9]韩德彦.忧郁污名探究:病因归因于面子顾虑影响[D].台北:台湾大学,2000

[10]林琼芳.高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特点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1):57-59

[1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71-372

[12]路敦跃,张丽杰.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1992,19(2):69-72

[13]辛雅丽.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11(5):292-294

[14]钟建军,郭志宏,于河,等.武警心理健康与人格、防御机制、自我感受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50-353

[15]王晓刚,尹天子,黄希庭.心理疾病内隐污名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4):384-393,

[16]凌辉,黄希庭.高低自立水平儿童的自我概念特点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42-744

[17]韩彦超,栗克清.河北省住院麻风病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33-934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Stigma and Defens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Presentation

CHEN Zhongya,CHEN Guodia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mental stigma and defens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entrating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presentation.Methods:1332 students in Chengdu completed the Mental Internalization Stigma Scale,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and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Results:Self-presentation had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mental stigma and the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such as the effect of'Selfalienation'on'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was mediating effect by'Physical-Self',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0.131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made up 39.92%of the total effect;The effect of'escape from reality'on'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was mediated by'Physical-Self',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0.123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made up 39.7%of 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Self-presentation had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mental stigma and the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Mental stigma;Defense mechanism;Self-presentation;Mediating effect

R395.6

A

1005-1252(2017)01-0105-07

10.13342/j.cnki.cjhp.2017.01.026

2016-09-29)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污名量表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