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金融支撑

2017-12-20贵,刘

金融理论探索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区金融建设

张 贵,刘 霄

(1.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天津 300130)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金融支撑

张 贵1,2,刘 霄1

(1.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天津 300130)

作为未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雄安新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借鉴硅谷等国外创新区域建设经验,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兼具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活服务、人才集聚和融资服务等多项功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其着力点包括六个方面:积极争取定制化货币政策、申请发行“雄安债券”、鼓励规范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多方设立专项基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增长极;创新驱动;金融支撑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引爆舆论,街谈巷议。雄安新区被冠以“新区”之名,但实际上又与之前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不尽相同,雄安新区的设立被称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不仅具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更具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还承担着探索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重要使命,雄安新区的崛起将成为引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一、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部署,其设立的最初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然而,如果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这一点,而忽视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定位,就看不到雄安新区设计初衷的根本所在。雄安新区的设立绝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京津冀,它更长远的战略意义,在于探索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新模式,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关于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如何定位,怎样建设,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成为改革先行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指出:要把雄安新区培育成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由此可见,雄安新区应通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集聚京津冀乃至全国以及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全国其他地区做出表率和示范。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必然是创新驱动,当然,这是经过多方面考虑,跳出河北,站在京津冀、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所做出的科学决策。

从地理区位来看,不同于深圳、浦东是典型的门户区位、沿海城市,雄安新区位于内陆洼地,并不沿海沿江,没有自己的港口,无法发展外向型的港口经济,因而必须进行自主式发展。从技术基础来看,深圳建设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浦东走的则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模式;而雄安新区处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时代,其技术基础决定它不能选择资源型、加工型发展模式。从发展方式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时期,雄安新区肩负着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使命,理所当然不能走劳动驱动、资本驱动的老路。从历史使命来看,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凸显出其长远的战略意义,同时也表明它的建设需要倾注不止一代人的心血,也不是仅靠河北省或京津冀区域就能完成的。

综上所述,雄安新区不是进行简单的经济区建设,其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依靠内涵发展、创新驱动,探索出一条在人口密集区优化发展的路子。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必须放宽眼界,综合考虑京津冀、全国经济形势、世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最佳选择。从地理区位、比较优势、发展阶段、历史使命乃至全球的经济趋势来说,雄安新区应该也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这里的创新驱动不再局限于原本意义上的一个城市,也不是一般理解上简单创新要素集聚,而是从空间载体、政策制度、运营环境、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一个科技新城、一个创新创业综合体。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成为创新型现代化中国的“心脏”区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地标,将强有力地吸引全球创新人才、企业、资源等高端要素聚集,引领中国创新发展新高度。

二、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当今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靠持续创新才能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时代,是创新为王的时代。硅谷作为全球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世界各国科创园区争相研究和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的企业范例,引发了全世界关注和思考。为什么硅谷能拥有如此强劲的经济活力,在创新、创业、创富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全球政策制定者、学者及企业家都在不断对其成功的模式和路径进行剖析和探究,最终发现,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它创造了一个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为雄安新区建设带来了重要启示与良好借鉴。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借鉴

作为全球最负盛名且经久不衰的高科技创新精神发源地,美国加州硅谷地区因其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硅谷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创新区域,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潮流。从半导体、微电子,到软件、电子信息、大规模网络,再到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硅谷还不断涌现出惠普、英特尔、苹果、Facebook等一系列在不断改变行业标准甚至颠覆整个行业的世界级大公司。硅谷用不到1%的人口创造了美国3%的GDP和13%的专利数量[1],对美国西部乃至全美的经济发展都有着良好的示范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不难发现,硅谷良好的自我更新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得美国能够长期保持经济繁荣,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

创新生态系统是目前创新发展领域的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方向,它是以系统创新“涌现”为目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等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创新网络,通过主体之间以及与创新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知识、人才、资金与信息交换而形成的具有生态特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它是新的创新范式和市场运营模式,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模块结构性、弹性与演化性等特征,以创新驱动人才、技术、产业发展为本质。在生态系统中,创新行为、范围和环境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一个机构自身内部的创新行为,还要考虑与其他机构间的协同创新、创新效果的传递和扩散,更要注意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来看,雄安新区要尝试构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吸引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端创新创业服务要素、孕育产生关键颠覆性创新的功能中心。雄安新区的创业投资可以享受到低廉的办公场所租金、快捷的行政审批流程、体系化的服务咨询、专业化的培训等初创所需的必要支持。

(二)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

创新驱动战略下的雄安新区建设,重点在于打造创新新城,构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集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活服务、人才集聚、融资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见图1)。

图1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的“硅谷”,应注重以下几点:

1.雄安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应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雄安新区的四大定位之一便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在此基础上,其核心战略定位在于“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由此可见,雄安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摆脱传统的低端制造等产业,主要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的高端高新产业,应以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四方面为重点。在发展初期,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尤其是中关村部分高新企业、创业培育、创新研发等转移,以及与中关村形成合理的创新分工。在此阶段,雄安新区应注意积极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优先吸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高的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随着科技成果、创新资源的转移,雄安新区将按照自身的实际特点,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新企业、创新组织、创新链,乃至新的创新网络,从而逐步打造一个适宜自身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2.雄安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活服务和功能平台。近年来,美国涌现出大大小小几十个新的创新集聚区,它们迅速崛起的原因,同时也是它们不同于传统创新区的特征之一,便是颠覆“硅谷模式”的创新空间。这些创新区不像硅谷一样位于远郊区,而是处于交通便利、网络顺畅、空间紧凑的城市空间。在这里不必开车通勤,考虑到家庭、工作、娱乐的有机融合,注重生活的质量。这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创新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活服务和功能平台。如果雄安新区建设只注重创新研发、创业培育等,发展情况可能不甚理想,很有可能出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到了雄安新区,创新人才却没有留下来的情况。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服务保障。因此,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要注重创新发展,还需要考虑生活服务水平,如提供相关配套的生活设施、娱乐场所,宜居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医疗、保险、教育体制机制等。

3.雄安新区应着重打造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集聚的乐土。创新要素主要包括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其中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顶级的创新人才是最具价值的。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等创新区的经验表明,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力是创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人才对周边环境是很敏感的,不仅包括创新创业支持环境,还有生活服务水平、知识信息共享氛围等。因此雄安新区应在税收、人才引进与落户等多方面设立优惠政策;通过薪酬激励、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方式确保高层次人才的经济待遇;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配套的生活、娱乐等场所,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等。通过以上举措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就业者和创业者的乐土,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集聚。

4.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应以初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这些企业通常能获得很高的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除了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要推动雄安新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逐渐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注重金融科技的运用,如互联网融资平台等,提高融资服务效率;推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新区融资服务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等。雄安新区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帮助初创企业顺利度过“死亡之谷”,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为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将有力推动雄安新区成为集技术研发、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为一体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中国创新发展达到新高度。

三、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需要金融支撑

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宝地,同时也是河北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领头雁”,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旗舰[2]。雄安新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相应的创新性金融模式的支撑。

(一)金融支撑对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区域发展,金融先行。雄安新区建设,无论是初期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之后的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撑,而且可获得金融支持越大,雄安新区发展也就越快。根据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可见其开发规模之大、资金需求之多。根据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预计,中国新设立的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将吸引大量投资和人口,预计未来10到20年雄安新区吸纳的投资总量将达1.2万亿元至2.4万亿元人民币[3]。然而,雄安新区现有的金融资源稀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雄安新区金融创新发展潜力巨大,金融发展规划势在必行。雄安新区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应从以新思维规划引领金融体系的建设、强调全领域金融服务、配置全产业链金融资源及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二)雄安新区金融支撑体系建设

1.以新思维规划引领创新生态系统金融体系的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其目的在于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雄安新区也将成为金融改革示范区。所以,雄安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要进行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尤其要注意结合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探索金融发展新路径,使金融体系变革与雄安新区具体战略相适应,全面融入雄安新区建设之中。在金融体系规划过程中,首先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步伐,防止金融机构一哄而上,杜绝粗放式抢市场、拼规模的低层次竞争格局,以保证金融建设伊始便与创新发展理念相契合。其次,规划内容应包括完备基础金融设施、强化风险意识、多元融资模式、多元金融中介、金融监管改革、绿色金融发展等。最后,要以变革思维理念,创新金融规划发展。

2.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当中,强调全领域金融服务。从风险防范角度来看,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应项目建成后将产生稳定收益,融资风险较小,商业银行、股票、证券市场等传统融资方式就可以满足需求。除此之外,雄安新区以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动力,多数高科技创新企业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太高,风险很大。应积极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作用,为初创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提供足够资金支持,从而弥补传统金融资本不足。根据硅谷经验,在不久的未来,风险投资将超越信贷融资、政府投资等模式,成为雄安新区主要的资金来源。从融资规模来看,中央对雄安新区的定位之高决定了其建设项目众多,所需资金巨大。这就要求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到雄安新区建设之中。除了国内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还有非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争取政府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增大社会投资比例,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3.围绕高端高质产业配置全产业链的金融资源。雄安新区发展以高科技创新企业为主,所以有必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置全产业链的金融资源。这样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需求,发挥金融对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并将整个产业链与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系起来,推进资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打造包括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生产上市等在内的全过程融资模式,有效为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增强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同时便于金融机构掌握和控制融资风险。

4.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业培育适合土壤。一方面,在构建雄安新区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的趋势下,金融监管尤为重要,应全力构建雄安新区金融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成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打击以非法集资为重点的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长效运行机制,完善金融防范机制,保护雄安新区的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还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司法、税务等部门都积极配合雄安新区政府,逐步完善处置逃废债等违法行为的法治环境。同时,不断提高契约精神,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净化金融环境,降低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金融支撑的着力点

在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金融支撑中,以下六个方面是主要的着力点。

1.积极争取央行的定制化货币政策。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根据雄安新区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扩大在新区建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总行逆回购和央行票据投放力度,协调总行内部相关额度分配,适当向新区分支机构倾斜,释放新区货币流动性;适时设立雄安发展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雄安村镇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金融增量促进创新发展。

2.积极申请财政部及相关部门发行“雄安债券”。积极向财政部申请发行针对雄安新区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的专项债券——“雄安债券”,该类债券不计入河北省地方债务额度。按照雄安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确定“雄安债券”的发行额度和周期,扩大雄安新区的资金供给。

3.鼓励规范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以参股、控股、独资等方式投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既可以满足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又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效率,也为减轻公共财政压力风险、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机遇[4]。针对不同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对扩建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模式包括:购买—建设—经营(BBO)、租赁—建设—经营(LBO)等方式;对新建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包括: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转让—经营(BTO)、建设—拥有—经营(BOO)等方式[5]。

4.鼓励和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组织)支持创新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世界银行、IMF、国家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等域外非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雄安新区开发创新,参照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形式,单独设立多种形式的雄安开发基金,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合作;另一方面,引导国内外商业性金融机构设立雄安专项基金、发展基金等,加快雄安新区创新建设。

5.多方设立专项基金。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相关组织,在新区设立专项基金或成立投资公司,确保资金来源符合法律法规,专项基金筹集资金不能搞“高息揽存”,不能搞散户的“众筹融资”,不能搞债转股、股转债,也不做信托资金、银行资金的所谓“通道”业务,确保资金用途规范,分担政府债务压力。

6.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雄安新区的四大定位中,“绿色生态宜居新城”排在首位,可见雄安新区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来建设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及碳金融等,激励和引导更多资本流入绿色产业,促进金融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一致。

[1]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0).

[2]张建国.雄安新区集聚创新要素的思考[J].金融理论探索,2017(4).

[3]摩根士丹利报告称雄安新区有望吸引巨额投资[EB/OL].(2017-04-10).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70410/1865682.shtml.

[4]王硕.贵州省投融资改革中PPP模式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6(12).

[5]谢梅芳.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融资机制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6).

《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关于虚假网站的严正声明

《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近日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仿冒我刊官方网站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活动,对我刊声誉和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极大地损害了作者、读者的利益。为帮助作者、读者准确识别虚假网站和相关诈骗信息,现特做如下声明:

一、《金融理论探索》惟一官方网站为:http://jrjy.chinajournal.net.cn;官方微信公众号为:jrllts。扫描目录上方二维码可关注官方微信。

二、《金融理论探索》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编辑不会通过QQ联系作者收取费用索稿。稿件如若录用,编辑部会向作者支付稿费,优稿优酬。

三、本刊实行三审定稿制和匿名审稿制,不存在所谓“内部荐稿”“交钱快速发”等学术不端行为,请作者切莫相信此类诈骗信息。如发现相关虚假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也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特此声明。

《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

Xiongan New Area:Inno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inancial Support

Zhang Gui1,2,Liu Xiao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Tianjin-Hebei Develop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As a new growth pole leading China’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Xiongan New Area should insist on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draw on the lessons of innovation zone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such as the silicon valley so as to establish new ecosystem with multi-function,such as enterprise incubation,enterprising cultivation,innov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service for life,talent aggregation and financing service.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ecosystem should have powerful financial support and focus on six aspects——customized monetary policy,issuance of Xiongan New Area bonds,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apital,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funds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Xiongan New Area;innovative ecosystem;growth pole;innovation-driven;financial support

2017-10-10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YJ004)

张贵,男,河北尚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京津冀区域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产业创新;刘霄,女,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F127.9

A

2096-2517(2017)06-0010-06

李丹;校对:卢艳茹)

猜你喜欢

新区金融建设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开放缔造活力新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