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比亚战争看国防动员新变化
2017-12-19黄春平
黄春平
摘要:2011年11月20日,随着卡扎菲的身亡及其政权的溃败,从3月19日开始持续了7个多月的利比亚战场硝烟渐渐散去。透过利比亚战争对交战双方动员行动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战争形态多变、战争手段多样、战争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战争动员形态也随之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其动员行动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战争形态及其动员行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丰富和完善我国对战争动员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战争;国防;变化
一、实施经济制裁手段扼制对手,战争动员行动的关口前移
毛泽东同志认为,战争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经济利益的争夺就必然存在战争。同时,战争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受制于经济实力。恩格斯曾经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正因为战争对经济实力的高度依赖,交战双方越来越重视经济手段在战争中的充分而有效运用。从传统战争来看,由于国家经济自主性较强,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相对较少,经济上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力不明显,利用经济手段对战争对手实施影响和扼制有限,因此,一旦战争爆发和持续,更多的是对交战双方在装备物资器材的储备水平、应急生产能力以及战场支援保障等自身经济实力强弱的较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往来频繁和经济领城分工国际化,各国经济已基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织渗透状态。一旦产生矛盾冲突,在进入战争状态之前,则迅速动员自身的经济力量和資源,利用贸易封锁、经济制裁、武器禁运等手段对对手进行经济压制和打击,扼制对方经济实力的发展,造成其经济秩序混乱、生产能力下降、社会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进而消减其国家战争实力和军民战斗意志,为后续实施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从利比亚战争整个发展过程看,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以及其他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对利比亚实施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导致其国内经济建设滞足不前、产能落后,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困难,内部矛盾丛生,各种技术装备性能低下。据资料显示,战前,利比亚由于受武器禁运的影响,其防空系统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40年以前的水平,而且维护不善,数量大幅减少现在仍在服役的防空系统的战斗力极低。防空主要武器装备是SA-5地空导弹,这种导弹是1966年首次部署,但到2001年已在俄罗斯全部退役,且实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根本无法对联军的先进作战飞机和导弹构成威胁。由此看出,战争动员行动已成为整个战争行动中的第一个步骤,在军事打击的酝酿和准备之前已经展开。通过动员经济力量和资源对对手实施制裁的经济手段,削弱了其国内政权的根基和对国家的掌控力,从而为实施有效军事打击铺平了道路,是实施军事打击之前交战双方的“先头部队”和“先期打击力量”。
二、拓展对外动员的方式和渠道,动员对象更加多元
避开战争性质来分析联军部队对利比亚政府军的此次军事行动,无论是从作战人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性能,都占据明显优势,再加上美国、北约等国诸多先进的卫星、侦察飞机等空间武器,决定了这场战事是一场毫无争议的不对称战争。这场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西方多国部队动用了很多先进武器,摆出了强大的装备阵容。3月19日至30日,投入飞机350余架、舰艇38艘,先后出动战机1800余架次、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221枚、投掷精确制导弹药600余枚,实施了11轮空袭;3月31日北约从美军接手指挥权后,投入各型飞机170余架、舰艇21艘,先后出动各型飞机8019架次,执行了55轮空袭任务,无论是多国部队参战武器装备等战争实力,还是由发达的经济水平支撑的战争潜力,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即便在这种战争优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美、英、法等国家仍然进行联手,形成强大的联合军事打击力量,同时,还在利比亚国内积极培育和扶持反对派力量,形成内外合击之势。分析其原因,一是美、英、法等国的国内政治需要,避免单个国家参战造成的巨额经济开支和人员伤亡,以求得国内民众的支持;二是通过动员同盟国家联合参与战争,寻求国际力量和舆论支持,同时分摊战争所需的沉重负担,减少自身的战争压力;三是挖掘动员交战对方国内的反对派力量,形成配合自身军事行动并与自己的作战对手对抗的战争合力,提高战争效率,同时也为战后实现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作好铺垫。因此,在未来战争中,一方面,战争动员既要注重对内动员,以防范国内企图分裂祖国的政治集团和民族分裂分子依靠外国敌对势力在国内制造混乱;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对外动员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对外动员的方式和渠道,通过强大、高效的对外动员,赢得国际社会舆论广泛支持和更多友好国家的力量支援;此外,要针对作战对手内部的实际状况,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动员宣传,对敌军内部实施分化瓦解,削弱敌军战斗意志及其民众的支持力度。
三、科技和信息成为战争效能“倍增器”,科技与信息动员的关键作用凸显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制信息权既是交战双方攻防的隐形阵地,又是作战力量实施军事行动的“导引器”,科技与信息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这场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从表面上看,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准备时间非常短暂,但整个空袭行动所打击的目标极其准确,让利比亚政府及其军队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就已经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事实上,在实施空袭行动之前,北约在已积累大量利比亞作战目标基础信息数据的同时,美军动用“锁眼-12”、“奥林匹亚”、“军号”卫星和法国“太阳神-28”卫星等,构成了具备持续监视能力的卫星侦察;美军RC-135、EP-3EII侦察机、E-8空中预警指挥机,“全球鹰”无人侦察机,英军“猎迷”R1、“哨兵”R1侦察机和E-3D预警机等,构成了适时、精确的空中侦察网;航母、舰艇利用雷达、舰载机侦察吊舱对目标进行海上侦察,美、英、加等国特种部队、特工潜入利比亚境内侦察和监听,以及在沙特、卡塔尔等地的技侦站和谍报网,构成精确测向和迅速定位的海上、地面侦察网络,监视政府军动向,提前数天对首轮打击的重要目标实施详查,早已获取利比亚的重要军事设施和兵力部署情况。而利比亚政府军几乎没有像样的信息战装备,在多国部队信息战压制下,无力实施有效的信息抗衡,导致战场空间对多国部队单向透明,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阵地、预警雷达、机场跑道等固定目标成为多国联军导弹空袭和战斗机轰炸的活靶子。由此看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与信息动员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一是广泛动员科技力量参与战场信息的争夺,动员气象、导航定位等卫星资源,对敌方雷达定位、拦截干扰无线电信号、捕捉敌方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飞行轨迹等,为我对敌方实施精确打击提供信息支持;二是深入挖掘和动员网络资源,和兵力部署情况。而利比亚政府军几乎没对敌实施网络攻击,同时增强我方网络防有像样的信息战装备,在多国部队信息战御力量,防止敌人的攻击和破坏。
参考文献:
[1]张君杰.纵论天下事——从利比亚战争看当代战争的实质[J]. 西江月,2012(28).
[2]符洁.从利比亚战争看我国海外投资面临的国际政治风险[J]. 投资与合作,2011(12):54-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