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关键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7-12-19李佳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职业能力职业院校

李佳嘉

【摘要】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否具备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已成为检验其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课堂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就业人员的关键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共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键能力;职业能力;课堂教学;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75-02

一、关键能力—21世纪劳动者必备的基本能力

关键能力并不等同于职业能力,其概念最早是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滕斯在其文章《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Schluessel qualifikationen.Thesen zur Schulung fuer eine moderne Gesellschaft)对关键能力的概念就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关键能力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是一种较为普通,可迁移的,劳动者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关键能力慢慢演变成学生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追踪和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换句话说,关键能力更适合于在不同场合和情形下作出判断选择,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职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岗位所特有,其它岗位不具备的能力。从二者的概念中不难看出关键能力最大的特点便是其普遍适用性,而这一特性也不易使关键能力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淘汰,反而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国外培养经验启迪

(一)整体策略

整体策略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培养策略,亦从国家层面来进行整体改革。具体措施是将关键能力的课程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在课程中增添有关关键能力的内容,将其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纵观国外,英国和澳大利亚在整体策略上作出了具体的举措。英国实施的国家职业资格(NVQ)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各专业的课程中都包含两个部分,即专业必修课和关键能力必修课。对任何专业的学生而言,交流、信息技术、数字运用这三种关键能力都必须学习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受教育者也必须完成这两部分的课程才算通过。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体系中將关键能力的培养列为课程核心内容,还形成了受教育者的考核受其关键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核标准。

(二)基础策略

不管是职业能力还是关键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依托稳定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基础策略中加强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成为关键能力发展的前提基础。目前很多国家都在通过推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做法,即在职业教育的第一学年加强学生学习普通文化和一般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第二、三学年,开始分专业的培训,拓展学生学习职业课程的领域,为关键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国家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例,“德国把450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分为13大类,任何一种职业培训都要在第一年按照13大类进行基础培训,不分具体的专业,并在基础培训阶段开设德语、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普通教育课程。”①法国则规定职业学校第一年是基础学习阶段,所以课程设置方面除某些特殊专业外与普通学校基本相同。同时,日本也规定职业高中一年级都开设统一的普通基础课。

(三)渗透策略

渗透策略指将核心能力的内容通过职业课程的各门课程加以渗透和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在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教学中均注意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关键能力内涵的了解可知,关键能力是一种超出具体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跨职业能力,单凭一门学科的教学难以实现,所以要通过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加以渗透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各学科老师树立关键能力的意识,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上世纪90年代,英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就明确提出要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四)独立策略

顾名思义,独立策略便是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来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国家并未出现这样的机构,唯独英国有单独针对关键能力培训的机构。“英国资格与课程委员会(QCA)在全国17000个证书机构中,共批准了21个作为核心技能的考核和认证机构。”② 这些培训机构具有独立性和针对性,在关键能力培训课程上单独开发和设置,他们对学习者的专业和学习水平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通过考核过关即可获得核心能力证书。

三、课堂教学关键能力培养之困

(一)缺乏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的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可现实情况却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之前并没有对学习的整体状况进行粗略评估和分析,即课堂中学生关键能力应培养什么、如何培养、学生接受有关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会面临问题等。前期分析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离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还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教师应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其关键能力的掌握,势必成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现今,职业院校过分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变化不关心,将多年不变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全部。有些理论课老师只上理论课,从不进实训基地,造成了只会讲不会做,无法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的情况;同时,一些实训课老师不了解课程进度,让学生照实训教材依葫芦画瓢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离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变得举步维艰。

(三)教学方法生硬、单一

教学内容的实施要靠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媒介。教育形式的学校化使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也偏向普通教育,通常采取的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普遍呈现的状态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则沉默地听。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是生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在被动的位置,教师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角色定位过于突出。“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获得关键能力就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四)标准化教学评价严重

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是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查看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是否掌握关键能力的考核主要以标准化的书面考试进行,在考试的形式上也以一种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为主题型的闭卷“标准化测试”,与标准答案不相符的都算错,一定程度地将课堂教学引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中。判断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关键能力的衡量标准并不能通过这种标准化的评价方法来度量,学生在课堂中也是发展变化的,标准化的评价禁锢了他们更多的发展可能性。除此之外,评价主体也较为单一,一般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虽然也有对学生在技能和操作水平上的考核,但也只是单纯地强调操作技能,并没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关关键能力的评价。

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基本对策

(一)准确定位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由于教师缺乏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前期分析,可能会导致培养目标上的模糊和偏差,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对关键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关键能力的培养过程可知,教师很多时候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不够透彻,仅停留在关键能力即是一门技术或技能,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直接导致教师在对学生教授时出现困难,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关键能力,仍然沿袭着过去的技术、技能,无法实现能力的可迁移性。拥有清晰的培养目标,是展开课堂教学的有力根基,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进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育。

(二)教学理论要与实践相融合

要想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学知识过于系统性和理论性的问题,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理论知识不再变得抽象,使其更加具体化。课堂上,教师教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要及时地将实践的内容融合进来,将知识付诸于实践,用实践来巩固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有关关键能力的知识后,更多地是要学会和运用关键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效果,就必须改变目前较为生硬、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倡导任务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的加入,做到教学做合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教与学、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合作式学习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扮演着组织、协调、帮助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仅能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还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与教师、同学课堂交往的过程中,提高了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将关键能力的内容融入課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主要作用。

(四)构建关键能力相关评价标准

因为对关键能力缺乏科学的测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很难运用合适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构建关键能力的相关评价标准就显得十分紧迫。首先,在对关键能力的类型及要求上应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其次,对各类关键能力的标准需要进行统筹制定;最后,在对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方面应该具有独立的评价标准。同时,主张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及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在教学中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还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评价标准应渗透到关键能力的评价中去,相关标准的完善将促进关键能力整体的清晰度,进一步地开展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五)树立关键能力培养意识

学生缺乏关键能力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脑海中并不存在这一概念,对关键能力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打破这个难题的突破口便是学校和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自发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宣传、讲座、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关键能力、为何需要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及该怎样培养等问题。从问题出发,明白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并逐步树立起关键能力培养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意识到其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为拥有关键能力而不懈刻苦努力。

注释

①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6(6).

②黄日强,黄永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1,(2):84.

参考文献

[1]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06).

[2]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3]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07).

[4]李志强.浅析中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J].职业时空,2014(10).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职业能力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