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浅谈

2017-12-19梁锡秀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提问能力培养方式

梁锡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改革,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将科学的提问方式与良好的训练模式相结合,才是合理、高效阅读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提问能力,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并促进教学环境的和谐有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提问能力的培养,并为以后更好的进行语文教育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提问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16-01

在小学课程中,语文阅读是最锻炼小学生思维,提升其表达能力的一部分内容。在阅读教育中,训练学生有目的、有价值的提问能够快速增长学生语言知识面,增加其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很多教师在阅读课程中仅仅注重形式主义的提问,忽视培养学生提问的艺术性与实用性,长期如此,会造成学生素质教育的停滞、学生的言语启发受到限制,因此,培养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提问能力,刻不容缓。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认识

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它是一个制度化、体系化的过程,引导着学生的言语表达以及思维模式。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主体部分,想要高效有序的开展阅读教学,成为众多语文教育从业者一直思考的难题。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就变得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提问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多思考、多存疑,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阅读。

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引导学生提问,在课堂中,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借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中,增加学生提问的概率。不因学生提问的质量而忽视、嘲笑,积极鼓励提问行为,对于敢于发言及表达的同学予以肯定,消除其心理障碍。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入课程的编导与设计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即增加了课堂的互动,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与意识。总之,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有效提问、在提问之后如何有效阅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失效阅读教育的有效教学,是众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方式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提问方式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与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文章条理整理清楚,将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路、有定义的去进行提问。

例如,教师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讲解时,应重点讲述本文的中心思想为五位壮士不为强权而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纵身”“怒目”等词语深刻体现了五位壮士英勇的心理状况,由此将整个故事的脉络连贯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在熟读与深刻体会中,通过具体词汇以及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核心线索与含义,此时所提出的问题是在深刻理解之后,更深层次,更有内涵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提问能力之时,要利用课本中的具体词义、语句,在本质角度对课本进行讲解,在学生心中树立课文中心思想的概念,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将现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增加对文章整体的把控,对文章进行积极联想与思考,提出问题,老师负责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也为以后阅读课程的高效讲解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二)引导学生抓住提问重点

语文阅读最基础的训练方式就是复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跟随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设置。学生在阅读中,自行提炼文章的重点词汇与重点段落,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个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完成对整篇文章的复述任务,在复述中,抓住对文章的侧重点,对重点方向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即省却了基础提问的时间,又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巩固了思维的训练。例如:教师在讲解《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为何难忘,寻找重点词语与语句对文章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创设性的问题辅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找准中心思想,找到高效理解文章的侧重点。首先,找到难以忘记的内容,找准相关语句,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现场情景演练,通过语言、动作的重现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认为难忘课程的感受,并且借此得到情感方面的升华。通过课程的感官复述,在复述中提问,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更能通过体验作者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因此文章后面所提到的“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深刻表达出台湾人民的爱国情谊与民族精神,与我们在复述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交相呼应,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

(三)注重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提问方式

小学生年级偏小,思想不够成熟,想要用既定的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提问,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师应在阅读教育中,多运用形象化的授课方式将教学内容加以修饰与改造,但过程中,众多抽象的问题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会造成影响学生综合发展的不良后果。

语文教师在面对小学生的阅读授课时,需引导学生将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利用形象性描述的方式将所疑惑的问题提出,后续再进入到抽象的任务中帮助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学会看病》这节课中,其中不少词汇比较生涩难懂,这对于小学生的初步阅读来说,难度偏大,此时,教师切勿要求學生直接查询理解,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以及对语境进行恰当分析,从中帮助理解文章中母亲角色的担心与不安,学生在生动形象中对文中难懂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问,用抽象的观念进行想象与理解感悟,进而加深对文章整体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结束语

提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既要要求教师转变以往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创新,鼓励学生的存疑、提问的状态与心理,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配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学生形成多提问,提好问,回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广范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实现自我学习的全面培养,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双凤.南昌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靳杰.小学语文,阅读为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15,12:132.

[3]于志贤.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06:10.

[4]姚洁琼.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2,10:126-127.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能力培养方式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