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对拓展性思维的培养

2017-12-19曹丽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初中

曹丽宁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美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为做好初中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文章将从做好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入手,重点研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对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拓展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9-02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是一门带有艺术气息的课程,对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好处。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美术教学也要承担起这一责任,所以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便成为现代初中美术教学的一部分。

一、拓展性思维概念

所谓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揭示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而拓展性思维训练的目标是在快乐中感悟创新思维的基本技法,通过培训来打破原有陈旧的观念,达成创新目标。通常情况下,人类的左脑比较发达,善于进行理性方面的思维,并拥有数字、语言、概念等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左脑比较发达的人做起事来会比较有条理。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二、做好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之所以重视拓展性思维培养,主要是由于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思考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科目有很多,只有拥有良好的拓展性思维才能让他们学好各门知识,在学生形成拓展性思维以后将具有一举三反的能力,对待问题也不会片面化,美术创新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1]。

(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性思维培养也是为了更好的践行现代教育目标,随着拓展性思维培养的实现,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诱导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美术学习要点,也可以深化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拓展性思维便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得以有效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需要学生作画,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突然产生了灵感,这样的美术作品经常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让作画变得更加有趣。这些都是拓展性思维培养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应重视拓展性思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2]。

三、初中美术教学对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一)重视美术鉴赏课堂的开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首先应重视美术鉴赏课堂的开展。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很大美术大家留下了经典之作,其中也蕴含了很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精神,这时初中美术教师应开展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为学生介绍与讲述美术大家及其作品的成功之处,同时让学生对美术知识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观察这幅作品,并说出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然后,教师将与画作有关的历史故事等讲述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与作家的伟大之处。最后,告诉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应注意的内容,以及应坚持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美术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3]。此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还需要做好多种美术题材的对比,如让学生观看同一时期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让他们找出作品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空间

在拓展性思维培养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展示空间,尤其是在美术作品鉴赏课堂以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自行创作,教师只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即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思考如何创作美术作品,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开阔,创作也会更随意。如此时正值夏季,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幅以夏季为主题的风景画,这时有些学生会选择森林树立为画作内容,有些学生则会选择公园的某一角落为画作内容,而教师只要辅助学生作画即可,学生的思维不被束缚,在创作中也会更加大胆,所创作的画作可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此外,初中美术知识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作画,还包括基本的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设计,如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所学制作一些喜迎国庆的小型艺术品,这时有些喜爱军事的学生会制作小坦克或小手枪,而喜欢红旗的学生会制作红旗再加上一些小彩旗,总之,学生的喜好不同,他们的作品也会各不相同,教师只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不必过度约束。

(三)注意微课教学的应用

为做好初中美术拓展性思维培养,还需要注意微课的应用,它也是有利于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式。在美术知识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播放给学生观看,由于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炼,且便于播放,有利于学生随时观看。同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经常需要应用到视频资料,教师也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视频资料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4]。如在学习装饰家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著名设计师装饰家居的视频资料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观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自己与著名设计师之间的差距,有些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询问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设计师,还能让他们认识到拓展性思維培养的意义,教师教学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但教学质量却不会下降,反而会大大提升。这就是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与重视微课教学的意义所在。例如,某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便以微课形式带领学生复习了某一学期所学内容。在微课视频中,先是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美术作品?”紧接着提问:“我们这学期一共学了哪些课,都是什么?”和“这学期我们都用到了哪些美术工具?”等问题,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积极学生开始发挥思维想象力,回忆相关的美术知识。这一过程,必须会对学生拓展性思维训练起到积极作用。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时,应强化微课视频与美术课堂的高度融合,以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拓展性思维。

(四)加强联想性的训练

皮亚杰学者在拓展性思维训练研究中曾说:“初中生一般是13-17岁,他们通常是以命题形式思考各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也能根据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解决一些问题,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但是,传统的“灌输——接受”美术教育方法容易禁锢学生思维敏捷度,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并通过联想性方面的训练更好的发展学生拓展性思维。例如,某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拓展性思维方面的发展,为学生展示了如下两种同构图形。

先是带领学生分析两种同构图形的构成,引导学生在这两幅作品欣赏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图形创意。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两幅图有哪些特点?”这时,同学A回答道:“第一幅图画了一个人在浴缸里洗澡,而浴缸又出现在了桌子上,比较独特。”同学B回答道:“第二幅图把西瓜子换成了蝌蚪。”这些作品的展示,有一定的新颖性,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让学生发挥自身思维想象力分析作品创作意图,通过联想发展思维。此外,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拓展性思维,可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创作一些具有联想性的作品,在同构图形等联想性作品创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学会同构图的清晰表达方法,也可让学生努力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创作出更具有新意的美术作品,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拓展习惯,成为一名拓展性思维水平较高的初中生。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在现代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实现这一目标,文章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拓展性思维培养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初中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小琪.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09.

[2]张毅.初中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意性的培养思考[J].才智,2015,(09):12.

[3]赵合龙.美术课堂中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J].美与时代(中),2015,(07):64-65.

[4]徐礼梅.初中美术教学中对艺术的领悟与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153.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初中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