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钓鲫鱼所悟
——给新手的入门启蒙

2017-12-19吉林姜丹辽宁Michael

垂钓 2017年11期
关键词:白鱼鱼饵鱼钩

文/吉林·姜丹 图/辽宁·Michael

秋钓鲫鱼所悟
——给新手的入门启蒙

文/吉林·姜丹 图/辽宁·Michael

青纱帐泛黄的季节是个钓鲫鱼的高峰,经历了一夏天衣食无忧的小日子,鲫鱼们个个膘肥体壮,于是又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多数人的目标鱼了。

秋天的鱼和夏天不同,各种鱼群的活动范围都不同程度地向接近水底的水层集中,比如鲢鳙,夏天的时候它们爱在水的表层待着,钓友们经常能看到它们打花跳跃。水温一降低,它们不仅活跃度降低了,活动空间也变小了,几乎不怎么到水表处活动了,而是在水的中层偏上的位置活动。还有小白鱼,夏天鱼饵落水就会被它们围追堵截,但是秋天这种现象就少了,甚至到了深秋水温低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停口了。它们的这种行为对钓鱼人来说是好事,毕竟我们习惯钓底,我们的对象鱼鲫鱼本来就是底层鱼,加上这一现象的出现,鲫鱼们的活动空间也缩小到了仅在底层而已。这使得我们能更轻松地找到它们,这可能也是深秋成为继开春后又一个钓鲫鱼高峰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钓鱼这事钓着钓着就能发现新问题、新现象。

我的鱼钩都是渔具店绑现成的,马马虎虎、没啥问题、买着方便、交钱就走。所以也没注意啥细节。

入秋后,白鲦依然活跃

在秋季,包括鲫鱼在内的很多鱼种都不同程度地向水域底层集中

秋天钓鱼嘛,总是要提防受水温影响使鱼口变轻的问题,所以我从调灵钓灵开始,摸索了一阵,最后以下钩刚落底的状态开钓。问题出现在小白鱼身上。虽然是秋天了,可是这种小东西依然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尤其是向下方转移了,所以闹钩和上钩的也以它们居多。我并不讨厌这种小东西,钓鱼时间长了吃的鱼也多了,早都腻了,但是这种小鱼却还没吃够,腌至微咸油炸可以喝好多啤酒,正常口味的也能下白酒,酥脆可口,下饭也是好食材。可是钓着钓着问题就出现了,每次白鱼上钩后,摘钩都挺费劲(为防备遭遇大鱼我用的是有倒刺鱼钩配失手绳),为啥呀?因为总有一枚鱼钩垂在小白鱼身旁,小白鱼又特别能蹦,稍不留神另一枚钩子就会钩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上了条鲫鱼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没有这种担心。嘿!原来小白鱼都是上钩中的,鲫鱼则是下钩中的。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开始留意上下钩中鱼的情况。果然,头四条小白鱼都是上钩中的,而鲫鱼则无一例外都是下钩中的。这说明什么?首先,我开始注意到一个细节,我的上下钩距目测大约是55~60毫米。这没有问题,白鱼类的小翘嘴、小鲦属上层鱼,虽然活动范围是全方位到处游走,但是它们毕竟是浮鱼,贴底较少也解释得通;鲫鱼本来就是底层鱼,吃下钩天经地义。可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从钓鱼的角度来说该怎么看?这才是咱们钓鱼人该关注的重点。

深秋是继开春后又一个钓鲫鱼的高峰

加大钩距,使上钩更靠上,能够有效提高上钩中白鱼的几率,且不耽误下钩中鲫鱼

野钓,都想一把竿子钓无敌,多多益善,只要有鱼咬钩那就来者不拒,把一把竿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都这么想的,肯定没错。这种现象给我带来一种启发——买现成的鱼钩,钩距是固定的,我把上钩在8字环上打了一个结,把钩距加大到80毫米以上,这样的话是不是上钩更方便白鱼吃饵了,而下钩还不耽误钓鲫鱼?

这么轻轻地一改,虽然中鲫鱼的效率没有提高,但是上白鱼的效果却明显起来,白鱼咬钩的频率增加又迫使我不得不加快换饵的频率,这种快速地换饵并不是为了频率而机械地抛投,因为鱼咬钩没有任何规律,因此这种换饵不单调、不枯燥,还抑扬顿挫、时快时慢,最后的结果是窝子内始终有鱼饵,也始终有鱼,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漏斗现象,越钓越顺,作为主要目标的鲫鱼也会时不时地出水。

那么新问题是不是出现了?我比较钟情小白鱼,可是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对那些喜欢钓鲫鱼的人来说,是不是还有办法多钓鲫鱼?肯定有啊,同样的道理,把下钩子线打个结缩小钩距就可以了,钓组在水下呈现同样的状态——下钩到底,上钩离底也不远,甚至可以让子线等长,双钩都到底或者轻触底,理论上说鱼饵多了一粒,被鲫鱼发现的概率就增加了一倍,虽然事实上可能没这么夸张,但是肯定会多钓鲫鱼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我当时没这么做,我只是上拉浮标一个钩距,这样的话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是下钩子线弯曲,弯曲的长度等于钩距,上钩似挨底又没挨底,上钩的重量依然作用在浮标上,这个时候虽然上拉浮标了,但是浮标露出的部分没有明显变长。本来不想说这个已经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有一些新手会不理解。

之所以上拉浮标一个钩距浮标露出的目数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因为钓组作用在浮标上的整个重量几乎没什么变化,只增加了一个钩距的主线的重量,这个重量微乎其微,浮标又在几米开外,所以在目视上体现不出变化。同样的道理,如果上钩也落底,那么上拉浮标的距离在上钩子线的长度之内,浮标露出的长度也不会有变化,只有超过上子线的长度,铅坠才能到底,作用在浮标上的重量减轻后,浮标露出的长度才会增加。很多新手在调钓后,每调整一次浮标,露出的目数都会相应的变化,这就说明了浮标调得过钝,比如调平水钓2目,这种调钓不适合轻口鱼、小鱼,也不适合送标鱼,钓鲤鱼之类的没问题。

另外,即使没验证浮标的这些规律,我们也可以通过别的现象发现调钓上的缺陷。比如跑鱼,偶尔跑鱼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多次跑鱼就一定要重新查看一下浮标了。还是以调平水钓2目为例,这样的调钓说明铅坠已经到底了,如果钓送标鱼,当鱼轻柔地吃起鱼饵,因为鱼饵的重量没有作用在浮标上,所以浮标没有反应,然后鱼抬头、上行,浮标也不会有反应,直到鱼的行程等于子线的长度才会带动铅坠上行,在此之后浮标才会和鱼的上行同步。显然,这时提竿已经晚了,虽然能够中鱼,却也能大量跑鱼。用这种调钓法,最好松开挡着铅皮座的太空豆,尽量使送标鱼出现黑标的标相。

浮标上拉后果然和预想的一样,上钩也开始中鲫鱼了。不过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鱼饵不能离底,一旦离底超过三四厘米,上白鱼的概率就明显增加了。都知道鱼饵到底后,会因为雾化或者小鱼啄食等因素而不断脱落,然后浮标就会缓慢上升。当时我一粒鱼饵的重量大约压下浮标4~5目,有10厘米左右。所以只要浮标开始上升我就立刻换饵,用这个办法既能做窝养窝,又能最大限度地钓鲫鱼。它的缺点是不太休闲,要始终不停地搓饵上饵。不过还有招——另开一块鱼饵,比较黏硬的,和先前的鱼饵交替使用,在保证窝内始终有鱼饵残留的情况下,用黏硬饵钓一会儿,就可以稍稍放松一下,想钓白鱼钓白鱼,想钓鲫鱼钓鲫鱼,鱼口好就勤快点儿,用正常状态的鱼饵多钓几条;口不好就用黏硬饵,把等待的时间延长,人就能休息一下。

钓鱼这事吧,鱼是活的,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我们要做的是善于适应情况,善于随着鱼情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成熟起来。我说的这些算不上窍门,就是要告诉新手朋友们,教条主义是钓鱼的大忌。没有哪种钓法、钓组,也没有哪种饵料和状态可以一直从春钓到冬、从南钓到北。

猜你喜欢

白鱼鱼饵鱼钩
金色的鱼钩
鱼饵
狡猾的白丝鱼
性命
云南归来话珍肴——油煎鱇浪白鱼
看不到鱼钩的鱼
鱼钩
多看一眼都不行
秘制鱼饵
多看一眼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