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激发医药产业新增长

2017-12-19/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7年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食品药品核查

文 /

2016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医药产业的“新常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系列产业政策,正在将2004年以来医药产业十年运行曲线中跌至谷底的数字急速拉升,医药企业在转型阵痛中开始涅槃重生。

“截至11月份的医药产业运行数据都较好,不出意外的话,2016年医药产业增速开始企稳回暖。”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人士日前表示。

据工信部发布的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2016年1~9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40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整体增速4.40个百分点。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34.14亿元,同比增长10.09%,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6.39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

补仿制药短板

2015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88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8.2亿元,尽管在全国工业整体增速排名中居前,但是以十年为观察周期,其增速首次滑落至10%以下,处于增长最低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尽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三大问题却长期没能得到解决。一是低端产能严重过剩。我国片剂、胶囊、颗粒剂、大输液、冻干粉针5个剂型平均产能利用率为50%左右。二是本土药企生产的约95%的产品是仿制药。在我国,一个仿制药品往往有几十家乃至上百家企业生产,且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高质量药品和创新产品供应不足。一些创新药物尚未实现自给,无法满足百姓实际用药需求。

IMS(艾美仕)数据显示,在2011~2015年间,仿制药的增长率高于全球药品整体增长率4%~8%,而其市场份额在2011年甚至超过50%。美国每年有91%的处方使用仿制药,费用仅占总体药费的19%,仿制药为美国节省了巨大医疗开支。然而,仿制药的发展在我国却不容乐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表示,我国临床用药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许多跨国药企的专利药已过专利期,但价格依然高高在上,有的药品甚至垄断了临床,造成国内用药贵。究其原因是我国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距。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简称“《意见》”)。同年5月,国家总局发布关于落实《意见》有关事项的106号公告,要求药企在2018年底前完成289个基本药物口服制剂的评价工作。“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是历史性补课。”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院长李波说。

事实上,国家总局在引导医药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上拿出了十二分勇气,直面历史难题,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政策组合拳。2015年以来发布的相关政策包括《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关于发布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等。

截至2016年9月30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共接收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2496件,289个基本药物品种的参比制剂备案数为1351个,208个品种已有参比制剂备案。另外,国家总局对2012~2014年已上市药品进行梳理,发布甲硝唑、葡萄糖、氯化钠、左氧氟沙星等282种过度重复药品目录。

“通过此轮去产能、补短板,大量僵尸药品批文将会被淘汰。从更高层面来看,这将直接推动我国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说。

促创新提升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医药产业,创新也是永恒的主题。医药创新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动力,同时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要求。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提升药品高端供给效率,更好地满足百姓临床用药需求。此后,国家总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快车道。先后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总局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等,明确对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注册申请,以及儿童用药注册申请、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药品注册申请等8类申请,实行单独排队,加快审评审批。重点支持三大类药物的优先审评,明确17种情形可进行优先审评。

2016年10月18日,国家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已完成审评任务8868件,是上年同期的两倍。积压的注册申请已由2015年高峰时的近2.2万件降至1.15万件。对创新药、儿童用药、临床急需药、国内首仿药等实行优先审评。目前,已发布8批药物优先审评目录,共计100个受理号。其中,已受理的一些创新药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如进入审评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大分子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抗病毒小分子核酸药物等。

在加速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国家总局还剑指创新源头—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整肃创新研发不规范行为,营造公平、科学的研发环境。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发布,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所有已申报并待审的药品注册申请人,均须按照GCP等相关要求,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对已申报生产或进口的待审药品注册申请药物的临床试验情况开展自查,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可靠,相关证据保存完整,共计1622个受理号。

“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科学、可靠是药物审评审批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技术审评的基本保证。开展临床数据核查是从药品研发源头遏制企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行为。”核查中心负责人说。 截至2016年9月30日,核查中心共组织检查员587人次,组成73个检查组,完成了117个注册申请品种的核查,对其中存在真实性问题的30个注册申报品种不予批准。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表示,今年以来医药产业政策都指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来说,对企业是重大利好。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食品药品核查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我国将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朝阳产业何时能走出发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