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六十载,不忘初心向前
——纪念《探矿工程》杂志创刊60周年历史回顾
2017-12-19周红军
李 艺, 周红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北京 100037)
庆祝创刊60周年
风雨兼程六十载,不忘初心向前
——纪念《探矿工程》杂志创刊60周年历史回顾
李 艺, 周红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北京 100037)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于1957年10月。60年来,曾两度停刊、复刊,几次变更刊名,几易主办单位,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和坚守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陪伴下,顽强地走过了风雨兼程的60年。她在书写自己60年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完成了一部记录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的巨著。当前她正面临着来自学科调整、评价体系、新兴媒体等的冲击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展望未来,将继续坚持注重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办刊宗旨,继续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探矿工程;期刊;创刊60周年;历史回顾
2017年10月,是《探矿工程》杂志创刊60周年。
时光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地质找矿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地质找矿主要技术手段的探矿工程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探矿工程》杂志应运而生了,从此担负起了记录新中国探矿工程技术进步和发展进程的伟大使命。
1 回顾60年历史,曲折坎坷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探矿工程》杂志来说,却是一段历经坎坷、饱尝风雨的漫长历程。60年来,《探矿工程》杂志经历了创刊,两次停刊、复刊,几次变更刊名,几易主办单位的历史沉浮,更深受体制改革、行业变化、学科调整等的冲击和影响,然而正是几代探工人不离不弃的坚守,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使她顽强地走过了60年不平坦的道路。
回顾《探矿工程》杂志60年的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参见表1)。
1.1 《探矿工程》创刊至第一次停刊(1957.10—1960.06)
1957年10月28日,《探矿工程》创刊号——1957年第1期正式出版发行,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刊名(图1)。由探矿工程编辑委员会(设在地质出版社)编辑,地质出版社出版。第一届编委会由任子翔(时任地矿部探矿司副司长兼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任主任委员,张树中任副主任委员,共22人组成。任子翔主任在《发刊词》中明确了杂志的主要任务:一是广泛地交流钻探、山地、探矿机械方面现场的实际生产经验;二是发表和讨论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介绍国外新知与科学动态[2]。
表1 《探矿工程》杂志发展历程表[1]
图1 《探矿工程》创刊号(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
创刊时为月刊,至1959年底出刊27期后,于1960年1月开始改为半月刊,并组建了以郭少英、任子翔为正、副主任委员,由21人组成的第二届编委会。当时的《探矿工程》杂志,和探矿工程专业一样,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959年11月16日,地质部还专门为《探矿工程》杂志向各省地质局发出了“为广泛发动订阅和为‘探矿工程’写稿,更好的发挥刊物指导生产作用的通知”(图2)。
专业发展的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加上全体探矿工程界同行的支持,刊物显示出良好的开端。
当时的栏目有钻探、山地工作、探矿机械,1958年第1期开始增加了“国内外新知”,1959年第4期开始将“山地工作”更名为“坑探”。1959年第9期开始,开设了“探矿工人园地”栏目,主要是刊登一些短小、通俗的文章。
图2 地质部为《探矿工程》订阅和写稿而发布的通知(刊登于1959年第12期)
然而不幸的是,1959年开始,国家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杂志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3]。在1960年改半月刊后,勉强坚持了半年就夭折了。
1957年10月—1960年6月期间,共出刊38期,发表文章840篇。
1.2 第一次复刊至第二次停刊(1962—1966.10)
停刊后,探矿工程生产、科研、教学工作仍在继续,为了弥补探矿工程专业刊物的空白,满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的要求,1962年2月,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设计院资料室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出版了《探工零讯》(图3)。至1963年11月,不定期出版了11期。1964年1月开始改为每月出版一期。内容方面,最初几乎全部都是国外新设备、新器具和新工艺的介绍以及国外文摘,后来逐渐增加了国内的研究成果和钻探生产中技术革新的文章。到1965年底,共出版了《探工零讯》35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促使了《探矿工程》复刊。1966年1月,《探矿工程》复刊,由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文献编辑委员会主办,仍为内部刊物,每月出版一期。
图3 《探工零讯》
但是,好景不长,1966年5月开始的那场席卷全国的十年浩劫,使得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和知识界都受到了重创,《探矿工程》杂志也不能幸免于难,勉强坚持到10月份,共出刊9期(前7期为月刊,后2期为双月刊),又第二次夭折了。
1962—1966年10月间,共出版《探工零讯》35期,《探矿工程》9期,共发表文章552篇。
1.3 出版《勘探技术》(1973—1978)
“十年动乱”使科学文化出版事业遭到极大摧残。从1966年下半年到1972年底,探矿工程方面的刊物、情报工作几乎全部中断。1973年初,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在万难中恢复其研究工作并致力于专业刊物的恢复[4],用《勘探技术》(注明“原探矿工程”)刊名出版专辑(图4),为内部刊物。1973、1974年每年出版4期,共出版了8期。
图4 《勘探技术》
1975年,经国家地质总局同意,由勘探技术研究所主编,地质总局书刊编辑室编辑,仍用《勘探技术》(注明“原探矿工程”)刊名出版专辑,双月刊,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至1978年底,4年共出版了24辑,为在这几年内报道探矿工程生产科技经验和成果交流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曾大量报道过金刚石岩心钻探等方面的内容,对推动当时新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3—1978年间,共出版《勘探技术》32期(辑),发表文章570篇。
1.4 第二次复刊至变更刊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79—200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探矿工程》也在拨乱反正后于 1979年2月复刊成为公开刊物(图5)。为双月刊,由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主办,地质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79年第1期的“复刊词”中明确了杂志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广泛交流国内探矿生产和科研方面的新成就和先进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探矿工程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科研动态。这与1957年创刊词中明确的任务是异曲同工,再一次强调了《探矿工程》要面向生产,注重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宗旨。
图5 第二次复刊后的《探矿工程》
改革开放后,探矿工程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大量的钻探新工艺、新设备、新器具等研究成果涌现,为《探矿工程》杂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1982年3月,成立了以刘广志为主任委员,李世忠、耿瑞伦为副主任委员,共61人组成的第三届编委会(其中1987年9月20日增补了4位委员)。
1991年3月,成立了由赵国隆任主任委员,王达、李振亚任副主任委员,共30人组成的第四届编委会。
1992年,经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探矿工程》杂志由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主办,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承办,地质出版社出版。同时,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广告经营许可证”,开始刊登广告业务,踏上了探索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地质找矿工作开始走向低谷,钻探工作量锐减,探矿工程施工队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服务领域逐步转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岩土钻掘工程,探矿工程的科研、教学的内容,以及期刊的报道重点也逐渐向岩土钻掘工程方面转移,为了更好地体现探矿工程专业在新时代的内涵,1993年开始在杂志的封面上加上了“岩土钻掘工程”的字样。
1996年,成立了由赵国隆任主任委员,张春波、李振亚、王达任副主任委员,共30人组成的第五届编委会。
1998年,杂志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开始了数字化的进程。
2000年7月,由于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的撤消,杂志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仍由勘探技术研究所承办,地质出版社出版。9月,成立了由王达任主任委员,赵国隆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张春波、甘行平任副主任委员,共36人组成的第六届编委会,后又增补了13位委员。
柔性形变、高速运动过程中残生的附加内应力、末端执行器等都会导致待加工零件受力变形,从而带来其工作的精度的不准确,要求能够在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中,减少代加工零件受力变形的程度。第三是控制环境因素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影响,在现实中,工业生产的场所的温度大小、湿度情况都都会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问题因而要求能够实现定位误差补充设定。
2002年出版了《探矿工程》杂志世纪光盘(图6),收录了杂志自1957年至2001年刊登的全部文章。
图6 《探矿工程》杂志世纪光盘(1957—2001)
1979—2003年期间,共出刊157期,发表文章5520篇。
1.5 出版《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2017.10)
随着探矿工程服务领域向岩土钻掘工程方面进一步转移,岩土钻掘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增加,经编辑部申请,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4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图7)。
图7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会上成立了由王学龙任主任委员,王达任常务副主任委员,甘行平、叶建良任副主任委员,共56人组成的第七届编委会,并召开了编委会全体会议。
同时加快了数字化出版的步伐,相继加入了知网、万方、维普等大型中文期刊数据库,出版网络版,逐渐实现了同时出版发行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的格局。2009年,编辑部自筹资金建设开通了探矿工程专业的门户网站——探矿工程在线(图8)。2010年,通过探矿工程在线网,实现了期刊印刷版和网络版的同步发行。
图8 时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主持探矿工程在线网站开通仪式
2014年10月,成立了由张金昌任主任委员,胡时友、何远信、叶建良、甘行平任副主任委员,共58人组成的第八届编委会,并召开了编委会全体会议。
2016年7月,为了更好的加强对期刊出版的管理,主办单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变更为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出版单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
2004—2017年10月,共出刊173期,发表文章4964篇。
2 60年的杂志是一部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史书
1957年10月—2017年10月的60年间,共出版了《探矿工程》204期,《探工零讯》35期,《勘探技术》32期,《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73期。这一套444期杂志,是唯一一部真实全面记录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巨著。她是我国探矿工程事业兴衰的睛雨表、行业动态的记事本、技术水平的标记杆、技术发展的轨迹图、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2.1 探矿工程事业兴衰的睛雨表
《探矿工程》杂志与中国的探矿工程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创刊初期,我国的探矿工程技术水平较低,相关的科研工作刚起步,所用钻探设备多是引进国外的(主要是前苏联的),因此这一时期介绍国外设备和技术的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1958年第1期发表的18篇文章中,就有8篇是苏联专家的文章或对苏联文献的译文,其余的也多是使用国外设备的经验或对其进行的一些改进及效果等。“大跃进”期间,杂志的版面上充满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创卫星速度”等的标题和内容,技术人员署名文章很少,真实反映了当时我国探矿工程行业的形势和状况。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探矿工程工作几乎停顿,杂志也被迫无奈两度停刊。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探矿工程科研和生产得到逐渐恢复,杂志也得以复刊。80年代以后,探矿工程进入黄金发展期,杂志也全面报道了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液(气)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螺杆钻定向钻探技术以及各种岩心钻机、水文水井钻机、工程施工钻机等取得的创新成果。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探矿工程服务领域转向基础工程施工市场,杂志中“岩土工程”栏目的文章随之增多,最高时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进入21世纪,地质矿产勘探工作回暖,钻探工作量逐年增长,“钻探与钻井工程”栏目的文章随之增长,最高时达到近50%。最近几年,杂志刊登的内容也随着地质工作转向新能源、环境、服务民生等领域而发展变化。
2.2 探矿工程行业动态的记事本
《探矿工程》杂志较完整地记录了探矿工程行业历年的大事特事,如:1959年8月1日,我国探矿工程系第一批应届毕业生毕业[5];1964年4月2日,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图9)[6];1999年12月14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启动[7];等等。
图9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报道
1999年,刘广志院士亲自梳理编写了过去一年探矿工程行业的进展和大事,以年度十大新闻的形式发布。后来改由编辑部每年年底组织业内专家和编委推荐、评选“年度探矿工程十大新闻”,刊登于每年的第1期杂志上。目前已连续进行了19年,全面记录了探工行业有突破性和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2.3 探矿工程技术水平的标记杆
探矿工程技术的每一点发展和进步,都可以在《探矿工程》杂志上找到它的主要标记。以“钻孔深度记录”为例,列举出以下几个主要标记点:
1979年第1期报道:浙江三队“三八”女子钻机,使用JU-1500米钻机,金刚石小口径钻探方法,钻进了一个1803 m深孔,创全国岩心钻探的最高纪录[8];
1984年第1期报道:化工部地质勘探公司钾盐大队采用引进设备TXL-IE型钻机在江苏淮安含盐盆地完成一个深度2503 m深孔,创新的全国岩心钻探孔深记录;
2005年第4期报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自 2001年 6月 25日开钻,至 2005年 3月 8日在进尺达到 5158 m时胜利完钻[10];
2013年第6期报道:中国岩金勘探第一深钻顺利终孔,终孔深度4006.17 m,如此超深孔小口径地质岩心钻探,在我国钻探史上属于首次[11];
2017年第1期报道:2016年11月 2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松辽盆地科学钻探“松科二井”井深达 5922. 58 m,成为亚洲科学钻探工程第一深度[12]。
2.4 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轨迹图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探矿工程众多技术方法的研发应用过程,在《探矿工程》杂志都有所记载。
如:1964年第1期刊登耿瑞论的一篇国外深井钻探技术的译文中首次提到了“铁络木素磺酸盐”这种化学处理剂;1965年第10期刊登了李常茂、汪仲英等人《新型泥浆处理剂——铁铬木素磺酸盐的研究》;1966年第2期刊登了卢志才等人《新型泥浆处理剂——铁铬木素磺酸盐的生产试验》[13];1973年第1期刊登了署名六四一厂深井处《铁铬木素磺酸盐泥浆在深井中的应用——5-5-15型深井泥浆》[14];1985年第3期刊登的汪仲英等人《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钻井与成井工艺》[15]中提到了该处理剂在西藏羊八井的应用。由于铁铬木素磺酸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已经不适合现在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实践应用减少,近年本刊对其报道也很少了。
2.5 探工工程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探矿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中,相当大部分的人第一次接触到的专业期刊就是《探矿工程》,发表的第一篇科技论文是刊登在《探矿工程》杂志上,很多人从硕士、博士到最后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成长之路上都有《探矿工程》杂志的相伴。图10是截止2017年10月底,在《探矿工程》杂志上发表文章数量排名前40位的作者(据中国知网,不限第一作者)。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先生在2007年第10期刊登的我与“《探矿工程》杂志 50年的不解之缘”[16],道出了很多探矿工程同行的心声。
图10 《探矿工程》杂志发文量排名前40名的作者
3 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探矿工程》走过了曲折坎坷的60年,书写了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历史。《探矿工程》杂志要想跟上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服务于探矿工程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3.1 学科(专业)发展的尴尬现状,使得《探矿工程》杂志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学科的健康发展,是这个学科相关期刊生存发展的基础。原探矿工程学科包括钻探工程、探矿机械、掘进工程。但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已经找不到“探矿工程”,原探矿工程的相关专业也改名纳入到不同的学科名下。目前,无论是大专院校的专业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录,还是行政管理、科研业务管理部门的专业分类中,都看不到“探矿工程”的名称了(目前仅有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保留了原来的名称)。这一尴尬的状况,使得《探矿工程》杂志的影响力也随之降低和被淡化。
此外,与其它专业相比,探矿工程专业各种国家重大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较少,也是《探矿工程》杂志缺乏高质量稿件的原因之一。
3.2 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是《探矿工程》杂志生存发展的“软肋”
现行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引文数量为考核指标的,而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是一项实用型的技术,一般应用于相关“学科链”的末端,被位于前端专业引用的可能性就较少,如地质学中,地质类的文献是不太可能引用钻探方面文章的。而且,《探矿工程》目前是国内唯一一本专门刊登地质钻探技术的期刊,没有“群刊效应”,要获得高的引文数量难度较大。据中国知网期刊检索数据,刊名中含有“地质”的中文学术期刊就有101种,《探矿工程》是跟大量这样的“群刊”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中来对比被引数量(影响因子)、他引率等指标,根本无优势可言。
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中,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在评定职称、学生毕业、项目申报或结题时都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甚至EI、SCI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探矿工程专业高质量稿源流失。
3.3 新媒体的飞速崛起,给传统的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技术的崛起,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图11),这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是空前的,最直接的影响是订阅量大幅下降。随着电子期刊、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形式的涌现,人人自媒体,进一步影响了稿源和广告收入。此外,编辑人员知识结构也跟不上新媒体的要求。因此,目前《探矿工程》杂志和所有的传统纸媒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图11 2016年和1916年人们在街头阅读的情景对比(图片来源于网络)
3.4 经济方面的压力,制约着《探矿工程》杂志的发展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探矿工程》杂志从2003年开始办刊经费主要来自于经营收入。前些年,由于科技期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还比较小,加上地勘行业形势较好,编辑部经营收入完全可以维持杂志的正常出版和编辑部工作的正常运行。但近几年,地勘形势下滑,加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已从报纸逐步向期刊、向科技期刊转移,《探矿工程》杂志的经营收入逐年下降,目前仅为高峰时的50%左右,已难以维持编辑部工作的正常运行。经济的压力严重制约了杂志的发展,一方面,编辑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经营工作,相对用于杂志组稿、审稿、编校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少,期刊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编辑部为了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计划,很多都因经费问题而难以实施。
4 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60年的历史值得回顾和记忆,60年的杂志更是宝库和珍品。展望未来,尽管前行的道路有不少困难和阻碍,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不可或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科技领域的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也需要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当前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勘探开发、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城市地质工作同样离不开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而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台来记录、交流、传播。因此,《探矿工程》杂志将重新上路,不忘初心,继续坚持注重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办刊宗旨,克服和战胜面临的重重困难,继续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最后,值此《探矿工程》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谨代表编辑部,向60年来关心爱护本刊的老前辈以及一直以来信任和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60年间参与了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200多位编委及编辑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1] 本刊编辑部.风雨兼程半世纪 春华秋实五十载——《探矿工程》杂志50年历史回顾[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34(10):9-10.
[2] 任子翔.发刊词[J].探矿工程,1957,(1).
[3] 耿瑞论.《探矿工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34(10):15-16.
[4] 王德崇,田志坤.继往开来,进一步开展科技信息工作[J].探矿工程,1997,(S1):148-151.
[5] 北京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全体应届毕业生.我国探矿工程系第一批应届毕业生的庄严决心[J].探矿工程,1959,(8):2.
[6]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J].探工零讯,1964,(4):2.
[7] 5000 m科学深钻 聚焦地学前沿——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启动[J].探矿工程,1999,(6):46.
[8] 志文.环玉山上女英豪——浙江三队三八钻机创岩心钻探1803米深孔全国最高纪录[J].探矿工程,1979,(1):7-8.
[9] 陈志连.全国机械岩心钻探孔深新记录[J].探矿工程,1984,(1):40.
[10] 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竣工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32(4).
[11] 张敏.“中国岩金勘探第一深钻”顺利终孔[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40(6):8.
[12] 本刊编辑部.2016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1):1-3.
[13] 卢志才,余养成,王汝堂,等.新型泥浆处理剂——铁铬木素磺酸盐的生产试验[J].探矿工程,1966,(2):9-11.
[14] 大四一厂深井处.铁铬木素磺酸盐泥浆在深井中的应用——5-5-15型深井泥浆[J].勘探技术,1973,(1):24.
[15] 汪仲英,汤松然,周韶光.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钻井与成井工艺[J].探矿工程,1985,(3):58-60.
[16] 刘广志.我与《探矿工程》杂志50年的不解之缘[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34(10):14.
ExperienceSetbacksinSixtyYearsandKeeponExplora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Recording—HistoryreviewofExplorationEngineeringonthe60thanniversary
/LIYi,ZHOUHong-jun
(Editorial Board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37, 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tarted publication in October 1957, which experienced 2 times of publication ceasing and resuming, periodical title changing and several times of sponsors changing in these 60 years. For all that, due to the long-term efforts and insistence of all the previous editors committees and editorial staff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walks up to the present with extraordinary paces. While writing down the brilliant 60 years history,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has become a great works wi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record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presenting in front of us. Nowadays, the impacts from subject adjusting, evaluation system, emerging media and fund source have been bringing new challenge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will continually adhere to the publication aims of focusing on practicalit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learning advance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continually to be faithful recorders of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nd 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periodical;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history review
2017-10-31
李艺,女,汉族,1962年生,主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百万庄26号;周红军,男,汉族,1968年生,副主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P634
C
1672-7428(2017)11-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