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万元成本,1万元成交
—— 拍卖“捡漏”正当时

2017-12-18邹璐萍byZouLuping

宝藏 2017年12期
关键词:邹璐萍石界灵璧

文/邹璐萍 by Zou Luping

3万元成本,1万元成交
—— 拍卖“捡漏”正当时

文/邹璐萍 by Zou Luping

10月,蚌埠的一场拍卖会中,一组配好台座的灵璧小品组合石,3万元的本钱,没成想最终以1万元的价格落锤了。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在拍卖会中其实并不常见,但却也让石友心生感慨:现今的拍卖会中真的能捡到好东西,而且机会多、几率大。

“磬山文化”主创人马宁致力于灵璧石的拍卖已有2年的时间,他说,拍卖会走到今天着实不易,而当下拍品的价格对比于市场,总体偏低,个别偏高,正是拍卖“捡漏”的好时机。

拍卖会有漏可捡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原因共同的影响。

一、现在的拍卖会仍处于稳步发展中,石友参拍的普及度还不高,参加竞拍的人数有限,举办的频率也较低,因此拍卖会中的竞争较小,拍品的价位走势相对平缓,冲高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十分有利于拍友竞价。马宁说,有时一块观赏石在竞拍过程中只有2~3个人叫价,因此很容易以较低的价格拍到。

二、参与拍卖会的人群主要是普通石友,大藏家与大买家或是受时间的制约、或是受地域的限制、或是更喜欢直接盯准“高端货”,因此,除非有大型拍卖活动,否则他们很少出现。而正是如此,拍卖会的价格才更加平民化,攀升速度不会过猛,拍友可以更好地把控拍品的价位走向,有更大的把握空间。

1200元拍出的灵璧石

800元拍出的灵璧石

三、拍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石友接受与认可。在拍卖融进石界的初期,很多石友对这种形式并不了解,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度,有些也只是本着“试水”的心态送拍,因此拍品的品质大都不高。随着拍卖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售石的新渠道,有些石友开始主动将好石头拿出来送拍,这也为“捡漏”提供了基础条件。

4600元拍出的灵璧石

四、纵观石界,卖石难是普遍现象,有些石友急于售石,有些石友急于资金回笼,因此,他们在送拍前就已经做好了低价成交的准备,而这些人送拍的拍品一般都还不错,这就增加了拍卖中“捡漏”的机会。

五、有些拍卖会的目的除了售石以外,还在于为石友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吸引更多的赏石新人,让他们“零距离”感受石头的美,拥有石头的美,而不是单单看到或听到一些高价石的成交案例。拍卖会中会故意“流放”出一些品质不错的石头,以满足大家收藏美石的意愿。

对拍卖颇有心得的高乾龙说,有时举办拍卖会只是为了给冷清的石市“添点料”,活跃一下市场氛围,同时买家能捡漏,卖家能走货,一举两得。其实,在拍卖会中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有时“暴冷”、有时“暴热”,这与一场拍卖会特定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参加拍卖会的组成人群、到场人数、现场氛围,甚至个体因素,比如个人的喜好、心情的好坏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赏石界的拍卖会走到今日,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比如打破单一石种的拍卖形式。除了实体拍卖会,现在还涌现很多微信拍卖群,而且这些拍卖群很快就成为了新的“捡漏战场”,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新人。

“磬山文化”的拍卖群自2017年上半年发展到现在,新成员逐渐占据了总成员的1/3,而且这些人已经成为了拍卖群的主力军,他们热情度高,活跃度高。直至截稿时,群内已经举办过4场拍卖,每期平均上拍25块石头,几乎没有流拍。最高拍价11.8万元,拍卖中1000元~5000元档位的石头最为走俏。而在这些石头中,不少都是低于市场价被石友“捡漏”拍走的。

4700元拍出的灵璧石

为了将实体拍卖与网络拍卖结合起来,“磬山文化”还做了其他方式的尝试——曾在花椒直播中做了一期高清视频的拍卖。拍卖的反应很强烈,大家觉得既新鲜,又有趣,还可以买东西。但是缺点却是拍者无法喊价,且无法保证拍得者按时付款,并且存在一定的售后服务问题。因此,“磬山文化”也在思考别的方式,比如开发APP等。

无论是实体拍卖还是网络拍卖,或是以后可能会存在的任何一种新形式的拍卖,它们都是售石的另一种新途径,拍卖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且由于拍卖中的拍品绝大部分不设底价,因此,石友只要把握好机会、拿捏好尺寸,“捡漏”就在身边。

6000元拍出的灵璧石

50000元拍出的灵璧石

猜你喜欢

邹璐萍石界灵璧
山魂
抗疫时刻,共克时艰,赏石人一直在行动
——中 国观赏石协会及石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沿综述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纪念石友马鸿斌
一衣带水两岸情
螭形供
磬云岫
钟灵毓秀灵璧石
香 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