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焊工状元到安全守护神
——记辽河油田全国劳动模范谭远红

2017-12-18李凤岐

中华魂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焊工辽河油田管线

文/李凤岐

从焊工状元到安全守护神
——记辽河油田全国劳动模范谭远红

文/李凤岐

1998年底,我与谭远红一起搬进新建的住宅楼,成为近邻,使我走近这位闻名油田内外的辽河油田、辽宁省、全国劳动模范。百闻不如一见,20年里,使我对他逐渐有了了解。

谭远红,老家湖北,从江汉油田加入石油工人队伍,1959年生人。个头不到一米六,但人精神饱满。两眼炯炯有神,让人感觉他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从1975年先到江汉油田,1982年后到辽河油田,从一名普通电焊工成长为油田焊工状元。到1992年改行做安全监察员,成为安全守护神,安全监察“黑包公”,创作《安全生产歌》上传网络,腾讯视频、土豆、优酷、新浪、中国石油新闻等网络都能看到,很受欢迎,成为网络红人。他2009年撰写的《谭远红“反三违”安全警示教育案例》(5万字)和2015年又撰写的《警钟长鸣》(前书续篇,15万字),油田安全环保处印刷下发全油田,作为安全生产的教育教材。

宣传安全生产的网络红人创作《安全生产歌》

谭远红现任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安全监督站副站长,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2年。早在2011年,谭远红就根据自己在安全监督岗位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经历,写了一首关于安全生产的歌曲,它由7字诗句组成,共588字,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安全法规、安全工作责任、违章违纪危害、安全生产知识、亲人期盼等多方面内容,读来朗朗上口,当时在辽河油区就产生极大反响。

而《新安全生产歌》是在原安全歌的基础上今年又重新改版更新,以歌词内容配相应画面,7个字一段视频,共100多个视频画面。提起创作安全生产歌的初衷,谭远红说,通过将安全内容改编成歌曲,以说唱、快板、朗诵、大合唱等形式演绎,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让安全理念和文化既入脑更入心。谭远红找人把安全生产新歌拍成视频,传上优酷网,只要打上谭远红安全生产新歌就能收看。最近,他又自费600元,对安全生产新歌重拍完善,重新上网宣传展播。上腾讯视频,打谭远红安全歌,就能收看。

29本罚款簿和150万元罚款单

自1995年调到安全检查小分队以来,谭远红就一直扎根在基层安全监督的岗位上,21年间,在他眼里,安全工作严是爱松就是害。宁听骂声,不愿听哭声,成为他当上安全监督员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有一次,在油田一个污水泵房改造的施工现场,一名施工人员因为没戴安全帽被谭远红当场抓住,因个人违章罚款50元。当时,这名职工有抵触情绪,谭远红便苦口婆心地跟他解释,不能因为夏天天气热,就不戴安全帽,在架上工作一旦发生磕碰,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天,这名职工在工作时,一块角铁恰巧砸到他脑袋上,幸好当时他戴着安全帽,只受到了轻微的震荡。这名职工专门跑到谭远红家中,激动地说:“要没您罚那50元,可能现在我这条命就保不住了!”

21年间,谭远红共用掉了29本罚款簿,罚款额达150多万元。多人对谭远红不近人情、较真的行为很不理解,然而,他却有自己认识和想法。

“虽然我不愿意罚任何人,但更不愿意对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熟视无睹。”谭远红说,“罚款不是目的,但却是一种手段,我就是要重罚那些违章单位和个人,罚得他们心痛,让他们真正不敢再忽视安全管理工作。”

在严格检查的同时,他注意把安全知识和经验送到基层。

“每次,谭劳模拿着一个小相机,只要在生产现场转一圈,总能发现我们平常最容易忽略的小细节、小毛病。”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金属结构分公司综合车间指导员刘丽营说。

“其实,很多干部职工不是故意去违章作业的,而是他们不懂、不知道。”谭远红深知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这些年来,谭远红以往在施工现场抢拍了不少违章照片,他把这些照片整理汇总后,经常下到项目一线、生产车间、小区以及基层单位进行巡回演讲,图文并茂地反映一些违章隐患案例。

多年来,谭远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00多场,对5000多人进行安全培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大家分享。

专挑重担的“焊工状元”

谭远红1975年刚刚16岁就进入江汉油田参加了工作。入厂后他拜江汉油田劳动模范刘道准为师,成为一名电焊工。刘师傅手把手教他焊接技术,他笨乌先飞,勤学苦练,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电焊技术上。他克服了文化底子薄等各种困难,刻苦钻研技术,用4年时间实现了自己既定目标,成为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优秀电焊工。1982年来到辽河油田后继续努力,在1987年油田举办的技术表演赛上,他一举夺得“焊工状元”。1988年,盘锦市和油田质检部门在对他的焊口进行多次检查之后,一致同意对他焊接质量实行免检。

一日苦战创下日焊口百道纪录

1984年3月下旬,油田曙光区计量站间管网工程需要支援,谭远红等人被紧急调去。4月1日,施工区域所在苇场就要放水,到3月29日还有100多道管口没有焊接。管口焊不上,影响工方回填,勘探、钻井、运输单位也受影响,会给油田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必须在一天时间里拿下这100道管口!谭远红咬着牙,下了一个至今想起来都后怕的决定,主动向领导请战,一些人听说他要在一天内完成100道焊口,都说他疯了。为了能早起早干话,他当晚睡在了施工现场。第二天早4点不到,司机和民工准时来到了施工现场。电焊工最怕大风天气,而天公不作美,这天有七八级风。司机和民工站在风口,拿着铁板为他挡风,以保证焊接效率和质量。由于风大,焊接坑又挖得小,他几乎是趴在地上近距离进行作业,每焊完一道管口,他们赶紧向下一道管口跑。中午完成60多道焊口,下午的时候,他疲劳到了极点,仍然躺在地上坚持工作。傍晚7点,第100道焊口成功对接,当他回到队上时,大伙看他的模样,许多人都感动得哭了。在油田当过电焊工的人都知道,100道焊口,那相当于5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在次日的验收中,他焊接的管口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85%,试压一次成功。经过公司领导的确认,他此次任务,创下了油建二公司电焊工日焊口速度最快和质量最高记录。

劳动模范谭远红

劳模的“免检”待遇。

1985年,谭远红已经连续两年被辽河石油勘探局评选为劳动模范。在当时油田作业一线,他的名字被很多职工所熟悉,事迹也被很多作业队树立为学习的典型。当然也有人不服气:“不就能干活嘛,整个油田能干活的多的是! ”其实,这劳模的称号不是光能干活就拿得了的,还得把活干精细。他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他赢得了认可,高超的焊接技术也使他享受到了“免检”的待遇。1985年5月下旬,辽河油田重点工程——新开河管线穿越工程开工,工程中有12道管线对接口需要焊接,而且要求质量必须达到最好标准,都要采取X光照像检查。队上安排3名电焊工去完成这项任务,结果经检查,焊口质量都不合格。后又派几批人去焊,都没达到质量标准。此时公司领导不得不把谭远红调到新开河工程工地。谭远红到来后,并未急着干活,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前几次同事失败的原因。经过对管线厚度等综合因素的调查,他最终拿出了“二遍成型”的焊接方法。第二天他开始工作,第一道焊口焊接完成后,没有发现任何缺陷,照像检查达到质量要求。公司领导当即决定,新开河穿越工程中的管线对接口的焊接任务全部由谭远红一人承担。12道管口焊接完成,经现场检查,均合格,不久X光照像检查结果也出来了,质量完全达标。当时负责检查的油气处主要领导就说:“谭远红,我佩服。以后在咱辽河油田,只要是远红同志焊接的管口,一律免检。”

1989年8月下旬,局党委发出“奋战40天,日产原油达到38500吨,向40周年国庆献礼”战斗号召的日子里,谭远红的三中队正在双南进行管线铺设施工。谭远红早上2点50分就上了工地,早上大家上班时,衣服被露水打得尽湿的谭远红,已经焊了9道焊口,完成了一个人近一天的工作量。下午5时多,开始焊这段管线的最后一道焊口。可焊到一半,管线突然滑到沟里,大伙都说明天干,谭远红坚持要干完。吊车过来,吊起管线,焊完最后半道口,已是6点10分,这一天,他共焊了31道焊口,完成正常工作量的3倍。下班时,他是被人搀上班车的。第二天去省开表彰会,上路不久,他就乏瘫了。工作节骨眼上,“连轴转”、“玩命干”,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谭远红来说不知有多少次。谭远红可说是个具有传奇般色彩的人物,他16岁参加工作,从1978年起就连年被评为公司标兵、劳模。1984—1989年就14次获局、省、部和国家授予的荣誉称号。他大量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事迹,如同一行行激越的音符,谱成了高昂的奉献之歌,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三中队老师傅说:“远红是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哺育出的好后代。”青年工人说:“没见过当年的铁人,但远红就是活脱脱的铁人形象。”

雷锋式工人远名扬

谭远红参加工作前,只读过两年小学。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和电焊工技术,他买来了《新华字典》、电焊工技术书,还有《雷锋日记》,其中《雷锋日记》他一遍遍抄写,都能背下来。他说,不但要学文化,学技术,更要学做人。几十年来,他踏着雷锋足迹前行,他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由于工作性质,油建职工常年野外作业,握焊枪,抬管线,与火和铁打交道,衣破衫烂自是难免。可在三中队,百多号人穿着整齐,职工们说,这多亏了谭远红和他买的那台缝纫机。那是1984年初,中队职工连续突击施工,有时几个星期回不了家,不少人衣服破了,有的人用风湿膏贴上,有的人大针脚缝上,谭远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花165元钱买了一台缝纫机,并给大伙定条规矩,急穿的衣服随到随补,不急用的星期五晚上集中补。从此,队里的同志不再为补衣服犯愁了。从1984年起到1990年初,谭远红利用业余时间为队友们缝补衣服每年都在600件以上。此外,谭远红还利用边角余料,自已添钱买些材料,为队上职工制作或购买了单杠、双杠、篮球架、排球网、吊环、台球桌等体育健身器材,使大家业余时间可以娱乐和健身,受到了同志们欢迎。衣服光补还不行,脏了还得洗,他又用公司奖给他的250元奖金,给队上买了台洗衣机,供大家洗衣服用。队上职工宿舍20多个暖水瓶是他添的,各门口整齐适用的竹椅是他做的。每搬一次家他都修路,清扫厕所……多年来,他十多次当选各级先进,除证书和奖章珍藏外,奖金都用在公益事业上。谭远红心中不只装着中队职工,还装着全油田、全社会。盘锦地区受灾,他两次捐款相助,戒严部队进京,他一次捐款300元。他还为修复长城捐款,仅有记载的捐款就有7次,至1990年初总额已超过1800元。谭远红学雷锋,做好事,这么多,这么细,正如队里老工人徐洪柱说的:“俺们刚刚想到的,小谭做到了,俺们没想到的,小谭也做到了,他做的好事实在是数不清啊!”谭远红这位1975年11月湖北江汉油田管道二处招收的年令最小的焊工,1982年3月随队开赴辽河油田,其间埋头苦干,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成长为“油田骄子”,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共青团中央“新长征突击手”、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辽宁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省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模范共产党员、辽河石油勘探局劳动模范等荣誉。1995年初,他从一线焊工岗位调至机关做安全监督员,20多年来,他又创造出新的工作业绩,在辽河油田树起一面安全旗帜。2014年4月,又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予“最美职业工作者”称号。

猜你喜欢

电焊工辽河油田管线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工艺探索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油田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探索
电焊工
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技术及方法研究
Theshiningblackpearl
电焊工波力
马龙县总工会:基层工会举办电焊工技能竞赛
浅谈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