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和学习风格对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指导性分析

2017-12-16孙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习风格考研独立学院

孙平

【摘要】独立学院的考研学生面临着相对一二本院校的学生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以武汉晴川学院考研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和学习风格的角度出发,对考研学生提出了关于自我、他人及其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考研;认知风格;学习风格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21-02

一、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且就业形势持续紧张,三本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相对一二本院校的学生更大的压力与挑战。由此,部分来自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选择考研,他们希望用更高的学历来换取更好的工作机会。然而,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教学等方面的差异,这部分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以武汉晴川学院大三、大四100名考研学生为研究样本,本研究进行了前期问卷调查,中期和后期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结果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择考、备考、应考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考研院校的选择较为盲目。8%的学生选择国内的专业顶尖水平学校,68%的学生选择国内著名985院校或211高校,且选取某专业排名靠前的211院校,较少有学生会愿意报考一本较为冷门的院校或二本院校。

第二,考研时间的安排缺乏合理性。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数会在大三下学期开始考虑考研的事情,并购买相关专业书籍和资料。但据对大四学生的调查发现,62%的考研学生其实只用了半年时间复习备考,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仅仅考虑考研,并未真正开始复习备考,从而64%的大四考研学生倍感时间紧迫,压力很大。

第三,考研动机不够强烈、意志不够坚定。75%的学生是为减轻就业压力而考研,76%的学生认为考研比找工作更难。对于他们而言,考研等于好工作的敲门砖,但其中43%的考研学生认为为了考研而不得不放弃工作机会,可能会得不偿失,51%的考研学生认为毅力是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36%的学生担心自己毅力不够,11%的考研学生认为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所以没有认真考虑过考研的压力与挑战。

第四,备考计划模糊、变化不定。大三的备考族53%还未制定计划,大四备考族中43%有非常明确的计划,57%有模糊、变化不定的备考计划。

第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42%的考研学生依靠老师获取考研信息、解答考研疑问。根据一些考研成功的学生在访谈中的回答,大部分学生很依赖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一课程的某种模式的教学,从而缺乏自学的主动性、计划性、积极性。比如英汉互译课程,英语专业考研学生倾向于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将翻译的内容进行一稿、二稿甚至三稿的修改,在不断的修改润色中找到差距并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这些考研成功的学生也反映,教师应随时监督学生课后学习,并且应在课上迫使学生多思考多表达。

二、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

认知风格涉及认知过程和个体差异,它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和差异,即:认知风格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心理倾向,它与能力和人格有重合的地方,但也有不同(Riding,1997)。

认知风格反映在学习领域就出现了学习风格这一术语,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互相包含,他们是两个不同而又有一部分相同的概念。学者们倾向于把认知风格看作是较为内层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倾向,而学习风格则是居于外层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风格倾向,它既受到内层人格特质、认知风格的影响,又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认知风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学习风格也是如此。若个体在认知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中总是采用某一种思考或处理模式,认知结果的正确性和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认知与学习风格应被扩展运用。对于认知和学习风格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Dunn夫妇对学习风格做出的24种划分较为全面:

第一类:从环境类来分,包括:(1)对学习环境安静或热闹的偏好;(2)对光线强弱的偏好;(3)对温度高低的偏好;(4)对坐姿正规或随便的偏好。第二类:从情绪来分,包括:(1)自我激发动机;(2)家长激发动机;(3)教师激发动机;(4)缺乏学习动机;(5)学习坚持性强弱;(6)学习责任性强弱;(7)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第三类:从社会性来分,包括:(1)喜欢独立学习;(2)喜欢结伴学习;(3)喜欢与成人一起学习;(4)喜欢与各种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第四类,从生理性来分,包括:(1)喜欢听觉刺激;(2)喜欢视觉刺激;(3)喜欢动觉刺激;(4)学习时是否爱吃零食;(5)清晨学习效果最佳;(6)上午学习效果最佳;(7)下午学习效果最佳;(8)晚上学习效果最佳;(9)学习时是否喜欢活动。第五类,从心理上来分,包括:(1)分析与综合;(2)对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偏爱;(3)沉思与冲动。

此外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学习风格进行分类,如:从感知模式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从认知方式方面,有场依存型—独立型、分析型—综合型、审慎型—冲动型等,从情感和性格方面,有内向型和外向型。

三、思考及建议

1.个人主观因素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对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合理设定个人目标与动机,尽量避开热门的985高校而选定竞争不那么激烈的211院校、一本普通院校作为考研目标,不失为更理智的选择。在选择考研院校时,不防实地考察目标学校的校园环境、学习氛围、就业形式与前景、考研真题与资料的购置等等;在考察的过程中,逐步坚定自己的选择,为树立强烈的考研动机和意志打个好基础。一旦由于考研时间、考研内容的难度等原因导致自己情绪和心态失衡、考研意志动摇时,不防拿目标学校的校园氛围激励自我,重拾奋斗的意志。同时,对于独立学院的多数学生来说,合理的考研备考期应在一年左右,这尤其对于跨专业备考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一年的备考期中,学生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出复习计划,期间根据个人实际备考情况做适当调整;复习过程中,按部就班地分析与整理考研资料和笔记是较为重要的复习方式,若只是机械记忆学习内容,则无法针对考题做具体或全面的分析;分析、发散与综合是较为常用的备考思维方式,既能让学习者把握知识框架,又能使之明晓详细内容,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此外,发掘自己最高效的学习和认知方式很有必要,例如:何时处理记忆型知识,何时处理创新思维型学习内容,薄弱学科需要多久时间、何种方式来加以巩固,强项学科在哪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采用何种激励方式保持自己考研情绪的稳定,何种作息安排来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等等。

2.外界他人因素

考研过程中及时、真实有效的考研信息能让考研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由此,适当寻求家人、老师、学长学姐、培训机构的帮助也很有必要。在对考研成功的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家长的支持是考研学生最安定的心理依靠,老师在知识上的指引和讲解是学生极大的宽慰,学长学姐们的考研笔记和临场经验是高效备考的盏盏明灯,培训机构的资料则是锦上添花的助力了。同时,寻找性情、目标契合的考研搭档也是个很好的选择,这就有了相互激励、相互监督的力量,也有了充分地交流讨论的机会。

3.其他客观因素

当前,多数学校都为考研学生准备了专门的自习室,这为考研学生的复习提供了便利。然而,自习室也有供不应求的情况,或者学生个人倾向独立的、清净的、有空调设备等等的学习环境,或需要融入目标学校学习氛围以激励备考,或喜欢动觉刺激的学习方式等,由此,在就读学校附近或考研目标学校附近,独租或合租考研房,在租房内或目标学校自习室备考也是符合部分学生认知和学习风格的不错选择。

四、结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应明晓自己的强弱项、以及与其他考生之间的差距,弄清自己的认知与学习风格特点,明确所考专业在专业和其他能力方面的要求,明确如何科学备考及应考,才能在考研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施密特(编),徐晶凝(译).应用语言学入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Dunn,R.& Dunn,K..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A practical approach[M].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78.

[3]R·賴丁&S·雷纳著,庞维国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詹慧芳,周梅.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风格及其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以北航北海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风格考研独立学院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考研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