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存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
2017-12-15李红
李红
[摘 要]企业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角,但是在这个舞台上,企业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财务管理从资金运行的角度侧面地反映了企业运营的状态,所以企业在经营中的各种挑战都会给财务管理带来不同的风险,甚至会使企业经营陷入瘫痪状态,因此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内降低财务风险,以此增强企业内外竞争力是企业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189
在新的形势下,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要求,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就必须改善内部环境。强化财务管理是企业改善内部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目标说起,强调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其存在一定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方案。希望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1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内容:包括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运营,再到资金的分配。这几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基础,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保证。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財务管理体系。
目标:在筹集阶段,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在运营阶段,企业运用自有和自筹的资金,对不同的资产进行统一使用、调度、管理,使资金达到统一配置,并且使其利用空间最大化。在分配阶段,要选择恰当的利润分配方式,在保证各个方面利益的同时,要确保资本处于最佳状态,以此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 发挥好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经营再无边境可言,新的跨国公司、新的中外合资公司的引入,其经营模式有了重大改变,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作用也有了创新,那就是站在资本经营的理念下,将企业财务价值理论应用到产品的产销存中来,包括后期的售后服务,使得企业的整个资金链条都具有连续性,确保资金在企业运营中的畅通。
3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
3.1 决策失误,引来重大财务风险
许多企业缺乏决策的正确性。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而盲目投资,没有具体的调研方案以及可行性报告,更没有稳妥的筹资方法,结果负债迅速增长,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断裂,“三角债”形成。如最近有家省级银行倒闭了,原因就是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导致银行无法正常经营,结果只好破产,这给债权人、债务人、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3.2 内部关系不协调,导致资金极大地浪费,引发财务风险
许多企业内部关系不和谐,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有利益互相争取,有责任相互推诿。如由于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不定期地沟通与协调,所以使资金不能统一使用与分配,甚至出现了有的部门为了个别利益而损失了整体利益的现象。如重复购入固定资产,为了争夺资金而篡改资料等。这样不但浪费了资金,还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甚至还影响了资金的安全性。
3.3 财务核算不正确,导致虚增资金,引发财务风险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要求企业及时地定期地做出资产减值准备以及计提工资,同时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方法进行调整,并且还明确地指出了各种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年限。但是许多企业还是我行我素,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执行,尤其是国企,由于资产的投入资金来源于国家,所以投入与使用相分离,这导致许多资产明增实亏,隐形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3.4 监督不到位,引发财务管理混乱
内控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没有具体行动。财务管理只停留在数据逻辑关系平衡上,缺乏真正的理论分析与财务实践。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财务的账目及种类不断增多,财务报表的数据里,相互渗透,不能够一目了然,再加上缺乏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一塌糊涂,甚至出现了为了名利、为了业绩而虚增收入与利润现象。上述这些情况,谁都心知肚明而不愿意挑明。由于缺乏监督,导致财务工作质量越来越低下,财务风险越来越高,这种畸形怪胎还将越来越重,实在让人担忧。
3.5 缺乏风险意识,风险应对不到位
其实财务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风险应对,因此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后果不堪设想。三角债出现,不但影响企业食物链之间的关系,还影响社会和谐与秩序。但是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有着政府这样的“拐棍”,在高收益的驱使下,不计后果,甚至在财务管理中,都没有考虑到风险的存在,更谈不上对风险的预测与评估,风险应对似乎成为天方夜谭。这样一旦风险出现,就会找银行、找财政,这样的企业,尤其是国企比比皆是。
4 改进的措施与防范
总的来说,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是账务、资金、人员的统一体,力争做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使公司的人、才、利最大化。同时财务总监要亲自参与财务体系的管理,并且让财务体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具体如下。
4.1 强化人员队伍建设
一说起人员素质队伍建设,许多人就会想到专业培训,其实这仅仅是一小方面,这只是自己专业知识的扩展而已。随着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完善,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学习一些法律、统计、经济,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样一来可以使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德道,二来也有效地从源头规避一些风险,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企业也要从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给予极大的奖励,以此鼓励他们工作中尽职尽责的积极性。
4.2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要成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并且将内部控制很好引入进来,同时为了使内部环境的优化,必须做到合同、预算、资金、存货、授权五大信息的透明。其次财务体系在确保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下,要注重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分析、利用等环节的开发,要将财务管理从原来的提供数据型扩展到提供数据分析型。另外,财务管理体系要体现出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原则。endprint
4.3 引进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内外的协调管理
为了更好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同时也为了更好将上述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使之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在提高人员素质,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要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软件,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就是生产资料,企业如果能将网络技术与时代通信及管理一体化,那么在企业内部,实现管理现代化、监督透明化,效益与公平趋近平衡,则会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在外部,企业快速地预测市场,及時地掌握客户经营状况,那么企业在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既可以获得收益,又可以规避坏账等各种风险。
4.4 风险机制以及风险预案要到位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财务体系中,风险管控一定要突出,并且到位,否则财务体系就谈不上完善,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并且将风险管控贯穿于资金运行的筹集、使用、分配等各个环节。如在筹集阶段,计算出最佳资金使用量,确定好最佳资本结构,综合考虑平均资本价值,根据公司所处的阶段,选择最佳的融资手段,将中长短融资手段最佳组合。在资金的使用阶段,一定注意集中使用资金,并本着在保证基本资金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急需建设项目的资金,同时要关注项目进度与资金使用的额度比例等,要测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资金的分配阶段,首先要保证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次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利润分配,以此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我们说无论是哪个阶段,都要首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并且分析,进行评估,拿出合理的风险预案,以此将风险降到最低。
5 结 论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的核心管理地位,我们不能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看到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果。那就是真正地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了财务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于雪.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J].价值工程,2015(4).
[2]张敏翔.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商品与质量,2014(10).
[3]戴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
[4]朱宇峰.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1(17).
[5]陈小青.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几点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
[6]彭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中国市场,2017 (10).
[7]金红梅.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4 (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