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对查体人员健康知识掌握和满意度的影响
2017-12-15冯岩
冯岩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对查体人员健康知识掌握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原则,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查体人员共23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查体人员分为观察组(n=1193)和对照组(n=119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的方式护理。在查体人员领取查体结果后,进行健康知识知晓问卷调查(检查报告知识和常见疾病知晓)和护理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查体流程、检查结果说明)。结果:观察组检查报告知晓率、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满意度、查体流程满意度、查体结果说明满意度分别为94.38%、95.39%、95.73%,95.22%、94.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查体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查体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对查体的满意度。
【关键词】 查体;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健康知识知晓;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127-02
健康体检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体检能够让人们掌握身体状况,最大程度在疾病早期发展阶段检出疾病,为及早治疗提供依据[1]。查体是健康体检的重要内容。随着健康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查体人数快速增长。但是在传统的生理医学模式下,多数医院在查体过程过于强调疾病的生理发现,未能有效满足查体者健康教育的需要。同时,部分查体项目(如抽血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也可能给查体者带来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了查体效果[2]。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查体人员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原则,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查体人员共23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查体人员分为观察组(n=1193)和对照组(n=1193)。其中:观察组男642例,女551例;年龄18~70岁,平均(37.24±7.2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76例,初中384例,高中295例,大专及以上238例;户籍:城市935例,农村258例。对照组男650例,女543例;年龄18~71岁,平均(38.06±7.8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68例,初中380例,高中297例,大专及以上2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查体中采用常规护理,向查体人员告知查体流程,让查体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讲解查体注意事项,比如提前禁食禁饮等。在查体人员对查体等事项存有疑问时,予以必要的解答[3]。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的方式,主要内容如下。
1.2.1 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结合查体人员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提供系统化健康教育。(1)组建健康教育小组,为护理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培训,提升健康教育能力。由各科室民主推荐受训人员。受训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得到科室和查体人员的广泛认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自愿参与业务培训。组织各科室编写常见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指南,并汇总成册,形成健康教育培训资料。依据培训材料,每半年开展一次培训。参与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人员均为健康教育小组成员,组长由体检中心主任担任。(2)多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形成全方位健康教育体系。在接诊台放置健康教育手册,供查体人员及家属免费阅读[4]。利用体检中心等各个科室的宣传栏,宣传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结合“信息医院”建设,通过LED液晶显示屏滚动展示常见疾病知识。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小组为公众免费做健康教育讲座。推出医院的健康教育公众微信号、微博号,探索利用社交工具进行健康教育的新模式[5]。(3)为查体人员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比如妇科查体人员,要求查体前1~3 d禁用阴道药物。在查体前,详细询问妇科查体人员查体目的、近期是否存在不适情况,为查体人员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查体建议。对于老年查体人员,身体功能普遍下降,而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向查体人员介绍各类慢性病预防情况,并要求在查体过程中,携带相关药物,以免发生意外。对中青年查体人员,详细了解查体原因,根据具体原因,予以健康指导[6]。(4)查体完成后,详细向查体人员讲解有关报告和指标。比如血常规检查者,告知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的意义,提高查体人员及家属对检查报告的阅读能力,保障查体人员的知情权[7]。
1.2.2 给予积極的心理干预 查体人员往往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少部分查体人员容易将不适症状夸大,认为自身发生了严重疾病,从而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8]。一些查体人员则由于社会对部分查体设备(比如核辐射对人体有害)的“妖魔化”宣传,对查体的安全性存有疑惑。针对这些情况,在护理中采取了积极的心理干预:(1)针对担忧病情者,引导查体人员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检查。结合查体人员情况,通过“保持积极心态有利于缓解症状”“只要及早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症状可以消失或缓解”“如果不及时检查,拖延下去,这些很微小的临床症状可能真的就进展为疾病”的语言安抚查体人员,并让查体人员配合检查。(2)针对担忧查体设备的安全性者,积极与查体人员及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设备的安全指标,表明设备的核辐射等是在人体可接受范围之内[9]。同时,强调查体的必要性。对于特殊查体人员,比如孕妇等,严格设备的使用。对于经解释无效的查体人员,尊重其意愿,选择本人或家属认可的查体手段,以尽量促成查体的完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查体人员领取查体结果后,进行健康知识掌握问卷调查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健康知识掌握调查包括:检查报告阅读能力和常见疾病健康知识调查两项。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由健康教育小组组织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编写。满分100分,得分>85分为知晓。知晓率=知晓/总例数×100%。问卷信度>0.8,具有较好的信度。护理满意度调查从健康教育、查体流程、结果说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满意/总例数×100%。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观察组检查报告知晓率和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38%、95.3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5.787、12.395,P<0.05)
2.2 两组查体人员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健康教育、查体流程、查体结果说明的满意度分别为95.73%,95.22%、94.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458、4.213、16.361,P<0.05)
3 讨论
查体是现代预防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查体,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更好的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比于普通的健康体检者,查体人员多存有各类不良体征或临床症状,因此在查体中往往会伴有各类负性情绪[10]。同时,查体者还有较大的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并且能够较好的阅读各类检查报告,保障自身的知情权。
但是,受传统的生理医学模式影响,对查体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和心理干预需求目前重视还不够,查体主要局限于检出查体人员是否真正的患有疑似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11]。这样一种服务难以适应优质服务的需要,而且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现代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医学模式更强调对查体人员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认识到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利于取得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心理干预针对查体人员心理维度,可以有效缓解查体人员的各类负性心理状况,防止负性情绪对治疗、检查等环节的负面影响[12]。健康教育则能够让查体人员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有利于破解因护理资源不足带来的护理难题。因此,在查体人员中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对查体人员健康知识知晓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检查报告知晓率、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满意度、查体流程满意度、查体结果说明满意度分别为94.38%、95.39%、95.73%,95.22%、94.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证实了通过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查体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查体人员对查体的护理满意度,肯定了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的临床运用价值。心理干预则能够有效的防止查体人员负性情绪,让查体人员能够更正确的对待查体,积极配合查体。健康教育能够给查体人员更多的社会支持,满足了查体人员对健康知识的需要,符合了预防医学的要求。因此,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具有较好的运用价值。
综上,为查体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能够提升查体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对查体的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涂勤,唐兰,刘诗琪,等.全面质量控制理论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7):2776-2778.
[2]徐云芳,吴永梅,刘汉梅.“6A”护理管理模式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33-136.
[3]魏永琴.大批量健康体检中的护理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2):121-122.
[4]李秀芹.综合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管理的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3(8):160-161.
[5]冯云.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224-225.
[6]陈玉芳,陈香,文雅,等.大型健康体检中的难点与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98-99.
[7]姚晓琴.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258.
[8]王燕玲.新余市中医院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5,37(6):52-53,56.
[9]李娜.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30(1):133-134.
[10]谢华英.护理管理干预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68-170.
[11]毛琦.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对团体人群健康体检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4(4):565-567.
[12]牛祖俊.健康体检中心护理管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62-263.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