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7-12-15熊坚
熊坚
[摘 要]海南岛四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水域资源,对亲水运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国际旅游岛相关亲水运动产业发展的独特地理和政策优势,分析海岛亲水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实行政府政策调控,财政扶持产业化开发;实行企业集团化管理,公司多元化经营;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亲水运动专业指导人才;打造亲水运动文化品牌。
[关键词]海岛;亲水运动;产业化;集群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060
1 引 言
隨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进一步提升,人们不仅仅局限在海洋丰富的渔业、运输、水下矿产资源开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海洋体育旅游和与水资源相关的亲水运动项目开发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开发海洋体育旅游,丰富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海南国际旅游岛地域环境优越,气候宜人,海洋资源丰富,在滨海发展亲水运动产业前景较好。海洋地域环境复杂,合理开发和强化管理海洋资源及安全保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利用海洋资源进行亲水运动项目开发,既可以扩大体育旅游项目,又可以增加就业,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海洋运动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休闲形式的游泳和潜水以及垂钓,人们在体育旅游过程中追求竞技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的休闲体育运动,参与亲水运动的人群不断增加。深受大众喜爱的亲水运动项目主要有游泳、潜水,其次是滑水、冲浪,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帆船、帆板也是人们比较喜爱的项目。由于大部分亲水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危险性,专业指导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涉及亲水运动项目开发管理和经营必须系统化,才能保障参与亲水运动项目的群体的生命安全,也才能使经营部门顺利运营。海洋亲水运动项目实行产业集群化开发与管理有利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有利于海陆空安全救生救援系统一体化,均衡经营价格,有效利用交通、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等辅助设施,避免经营价格管理混乱,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对海南岛滨海水域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参与海洋运动项目的群体和经营部门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海南岛虽然具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优良的气候条件及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优势,海洋运动开发潜力大,但是,海洋运动项目开发与管理存在居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2 海南岛地域环境和政策优势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部,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南省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合起来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海洋资源面积占我国海洋资源2/3。海南岛处于热带北缘,四季温度平均在22℃~27℃,冬季温暖,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海南省自建省以来特别是进行经济特区建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胜地”。[1]
近年来,国际旅游岛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水上运动项目增加,国际赛事增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海南观看赛事和观光旅游,国际体育赛事带动了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展了交通、通信、餐饮服务行业,增加了就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牵动了国际旅游岛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海南岛海洋亲水运动发展的现状
3.1 冲浪冬训基地落户海南
2017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充分利用海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组建了首支国家冲浪队并在万宁建立冲浪冬训基地,[2]不仅为国家队提供高水平的训练服务,而且为冲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训提供了教育体系,打造针对游客体验、冲浪产业产品研发的国家及国际冲浪中心。冲浪运动项目是2020年奥运会新增加的项目,[3]未来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万宁市利用日月湾国际冲浪比赛基地为龙头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立了冲浪俱乐部和冲浪培训学校。
3.2 休闲潜水运动资源优越
带有休闲性质的潜水运动是人们比较喜爱的水下运动项目,人们在参与潜水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增强水下运动能力,而且可以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识,掌握救生救援知识,还能培养人们团结互助精神。经常从事潜水运动可以发展全身各部位肌肉,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4]
亚龙湾、蜈支洲岛、西岛、大东海的潜水基地水域资源相对较优越(见表1)。亚龙湾的海水清澈诱人,能见度8~16米,部分区域达到25米以上。蜈支洲岛区域的海水能见度达到26以上,岛上植物品种繁多,还有较丰富的淡水资源,海底物种精彩纷呈,珊蝴礁比较完整,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形态各异,绚丽多彩,最适合游泳和潜水。蜈支洲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西岛地处三亚湾,整个岛的面积是2.8平方公里,岛上风景秀丽,椰林婆娑,海岸礁石林立,空气清新,海水清澈透明,是比较理想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大东海三面被山环抱,椰林翠绿,海湾呈现弓形,海底无暗礁,海水清澈,海底沙面较为平缓,风轻浪细,四季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海滨天然潜水和游泳场。
3.3 帆船帆板国际大赛成为常态,帆船帆板运动进入校园
现代帆船运动是集娱乐性、观赏性、探险性、竞技性于一体、已经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最为普及而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娱乐活动。[5]
每年3月举行的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自2010年开始创办以来规模愈来愈大,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多,比赛已经成为常态化。2017年3月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在三亚举行的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被誉为“中国第一离岸帆船赛”,有71支船队报名参赛,赛事历时9天,总里程达820海里(见表2)。海南省的帆船帆板发展较快,在参加2017年5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预选赛中一举获得了10个全运会决赛资格。
近年来,帆船帆板运动逐渐进入校园,部分学校已经将帆船帆板运动列为特色课程之一。三亚市天涯区在2016年已经将帆船帆板运动和游泳运动纳入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成为海南省首个将帆船帆板运动纳入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行政区域。endprint
3.4 海滨浴场繁多
海南东岸线的海滨浴场就有大小60多处,三亚拥有209公里的海岸线,优质沙滩绵延数公里,海水清澈,水温适宜,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90%以上都希望下海游泳,参与亲水运动。亚龙湾海湾较长,海滨浴场的沙滩不仅长度7公里以上,而且宽度达到了50多米,海水清澈能见度达到11米以上,海水温度一般维持在22℃~25℃,一年四季可以游泳。三亚亚龙湾海滨浴场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亚龙湾北面的蜈支州岛面积为148公顷,距离海岸2.7公里,島上拥有淡水资源,各种旅游设施比较齐全,海底珊瑚保存完整,海水毫无污染,参与游泳和潜水的人数较多。相比海南岛北部的秀英海滨浴场、假日海滩、西秀海滩公园、寰岛海滨浴场、白沙门海滨浴场,大、小东海的海水更为洁净,波浪更为平微。
3.5 游艇业休闲旅游正在兴起
游艇业对环境、水域、气候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水岸配套设施,使用消费成本较高。游艇业在发达国家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游艇业逐渐兴起,许多游客希望尝试体验游艇观光,皮划艇运动也得到人们的喜爱,参与运动和消费的人群不断增加。海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海域环境等都非常适合开展驾驶游艇出海垂钓、潜水观光等活动。[6]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我国双人皮划艇项目两次获得金牌后,这一项目迅速进入海南休闲旅游市场,在海口西海岸、三亚大东海等地备受游客青睐。
4 海南岛亲水运动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海南国际旅游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宜人的天然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亲水运动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亲水运动项目发展规模小,项目开发少,项目分布区域比较散,经营管理不完善,亲水运动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化。游泳、潜水等项目配套设施管理不规范,经营个体价格差异性较大,参与亲水运动项目个体受限。亲水运动项目和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健身、康复医疗等辅助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滨海水域环境部分污染较严重,缺乏科学的安全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缺少系统的救生救援和亲水运动项目指导管理专业人才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效益较低。
5 海南岛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5.1 实行政府政策调控,财政扶持产业化开发
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正确引导企业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有效利用资源,调控经营价格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实行财政扶持加大辅助设施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海南丰富的水域资源开发亲水运动项目,发展亲水运动产业化,形成一定的规模,实行集群化发展。规范经营价格,加大水上安全救援系统管理财政投入,建立海陆空联合救援系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海洋运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力求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提高海洋运动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济效益。
5.2 实行企业集团化管理,公司多元化经营
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既要合理利用资源,又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开发与管理要有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的预测。有效整合资源进行海洋运动产业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采用集团化进行亲水运动资源开发可以扩大发展规模,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重点运动项目,发展精品项目和特色项目,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健全配套设施,融健身、娱乐、休闲、培训为一体,完善管理体系,形成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亲水运动产业和旅游产业管理方面采用公司多元化经营,分类管理。在一定限度内灵活运用管理模式和经营价格,避免服务成本过高造成经营混乱。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5.3 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亲水运动专业指导人才
亲水运动资源开发过程中,与城市发展和体育旅游业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亲水运动产业发展要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同时城市的发展也要为产业区的发展留有空间,合理配置亲水运动资源开发产业区,使多个产业区能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根据海南气候和水域资源及参与群体特点,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培养游泳、潜水、帆船、帆板、滑水、冲浪专业指导人才。融合高校资源、旅游业、服务业,建立系列亲水运动训练基地,使竞技运动与休闲运动相结合,开发更多的亲水运动项目,使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海南高校和中小学培养更多的亲水运动指导人才。亲水运动项目经营实行信息化管理,规范和创新经营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完善体育产业结构升级。
5.4 打造亲水运动文化品牌
国际旅游岛每年来自国内外观光旅游的游客参与休闲亲水运动的达到90%以上,在海南以亲水运动为特色打造亲水运动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三亚海水质量优越,温度适宜,可以重点建立潜水基地。加大投入海滨浴场的辅助设施建设,建立高标准救生救援应急系统,建立滨海环境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安全优质的海滨浴场。完善亲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改善海滨浴场交通设施,增加健身、娱乐、休闲的文化活动设施,打造亲水运动文化品牌。融合亲水运动产业与旅游服务业发展,形成亲水运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0-01-04).http://www.gov.cn/zwgk/2010-01/04/content_1502531.htm.
[2]海南组建国家首支冲浪队备战东京奥运 万宁建冬训基地[EB/OL].(2017-03-31).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7/03/31/031041600.shtml.
[3]滑板冲浪等五个大项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EB/OL].(2016-08-05).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8/05/c_129207562.htm.
[4]蔡国松.浅析休闲潜水运动的锻炼价值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J].科教文汇,2011(1):145,156.
[5]郑伟涛,李全海,马勇,等.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特征与制胜规律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6):44-47.
[6]李霞庆.海南游艇产业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1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