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荣 安守行业品人生
2017-12-14昊辉廖严力
昊辉+廖严力
人物简介
张增荣先生,港九罐头洋酒伙食行商会有限公司福利副主任、中荣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创业至今四十多年,一直从事食品零售及批发行业,将公司打造成为了香港行业内知名的本土老字号,业务包括代理如联合利华一类著名企业的产品,也经营自主品牌。
香港是享誉世界的“美食天堂”,拥有多元的饮食文化,食品市场的发展欣欣向荣。张增荣先生深耕行业近半个世纪,坚持着“做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在岁月悄无声息地推移中,他把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打造出广大消费者有口皆碑的食品品牌。同时也沉淀出一种处事不惊、澹泊从容的智慧,转化成苦心的良言,关心他人,温暖社会。
几度变迁 打造业内老字号
在住宅林立的香港九龙油塘区,人来人往的街道两旁坐落着不少久经岁月的老店铺,它们就像一个个慈祥的长者,安处一方,默默地迎春送秋,为此地的居民提供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其中,就有张增荣先生打理的中荣行。
在店裏,一瓶瓶调料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已经包装好的各类食物错落有致地摆好了,空气中弥漫着乾货、酱料等的味道,並夹杂着一种由岁月沉淀而来、沁人心扉的芬芳,让到访者感到了别样的温馨。看着店内众多来来往往、频频回头的顾客,张增荣先生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因为眼前的景象,令他感到满足和欣慰。
最早的时候,张增荣先生与合夥人开了一家小型的杂货店,即今日中荣行之前身。他们勤勤恳恳,诚信待客,生意慢慢有了起色:“我岳父之前是一名杂货推销员,我看他做的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所以也投身到行业之中。起步阶段,我和很多创业者一样都遇上了资金问题,因为是新入行的人,很多供货商不认识我,所以要求我付现提货,结果用了不少资金,限制了周转。”为了早日摆脱资金问题,张增荣先生过上了一段能省则省、能拼则拼的时期。同时,张增荣先生的岳母也不断鼓励他,常常说道:“现在不要放棄自己的事业,再加把劲就可以了。”就这样,张增荣先生一点一点地奠定了事业的基础。“那时我们也有做煤油生意,因为有个拍档熟悉该领域,後来碰上了香港的石油危机,我们获得了中国石油的代理权,顺势做大了生意。”有了足夠的资金,业务也随之增长起来,当初那家较小的店面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他与合夥人便把店铺搬到秀茂坪的一家小型写字楼中,租用了六个铺面,销售杂货和煤油。
不久後,张增荣先生因与合夥人经营理念不同,遂终止了合作,决定各自朝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自立门户後,张增荣先生专注於食品的零售与批发,店裏琳琅满目的商品,虽然大多售价不贵,卻是周边街坊日常所需的,货物的销路也有了保障。
另一个生意机遇也随後而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内地发生了一次‘移民潮,许多来自内地的人蜂拥而至,到香港安家谋生。”在大量的新移民中,不少人在香港举目无亲又经济困难,不得不到山区搭建木屋居住。而地处观塘区的中荣行,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许多新移民首选的购物店。
张增荣先生回忆说:“我们当时常常送货到木屋区,跟那裏的居民交往多了,也会额外帮他们一些忙,如搭建或修缮房屋。”虽是小小的举动,但顾客们都感受中荣行的友善与诚意,於是时不时地到店裏帮衬一下,閒话家常。久而久之,这家具有人情味的食品店成为当地居民心中熟悉的一个名字,他們在移居其他地方後,仍不忘中荣行,进一步宣传这家给他们带来温馨回忆的食品店。
当屋村的市场开始缩小,张增荣先生也产生了再次搬店的想法,这次,中荣行在茶果岭落地,他租了一家大铺,入了很多种货物,进一步扩大了生意规模。虽是老闆,但他从不以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身份自居,而是和太太一起,亲力亲为地收货、送货、售货,忙碌起来堪比员工。熟客们都把他视为店裏的“活招牌”,不自觉地把他与中荣行联繫在一起。
而十几年後,张增荣先生再次搬迁,搬到了今天的位置,並陆续取得与大型的食品品牌合作的机会,成为联合利华、家乐、多多芝麻糊等产品的代理,与强者联手,可见其在业内形成良好的信誉度。另外,他还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包括麵条、生粉、开心果等等,销路可观。他对岳母心存感激:“我能有今天的成绩,要多谢这位长者不断在精神上给我鼓励。”
对张增荣先生而言,中荣行的成就固然能带来喜悦,但更多的满足来源,则是坚守着这份事业,耕耘着自己喜爱的行业,让这份执著,变成对生命的承诺。
睿智明理 寄语後辈真心意
“现在工作上让我比较开心的是,公司在同行中算比较有名气,子女们也健康成长,並在生意中帮了我很多忙。”张增荣先生心怀幸福和感恩地感慨道,自己的事业多年发展稳定,还可以在中英街另开商铺,不仅是自岳父到孩子们一家三代人努力的成果,也有幸得到一群好员工的支持,“员工是企业的双手,公司能运营顺利,离不开员工们的辛苦和奉献。有的员工已经跟了我二三十年了,他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工餘时,张增荣先生跟同事相处起来有说有笑,业务巨细、家长里短、趣闻轶事,都是他们畅谈的话题。若工作上出现了问题,作为领导的他不会指责员工,而是把对方叫到办公室,各自敞开心扉,平等沟通。“做错事的人,应该要得到相应的训导,但我们要尊重他们,要是辱骂,会伤及双方的感情,这样的结果与我淡化上下级、以朋友身份与同事相处的理念不符,所以我会尽量听取同事们的解释,之後大家齐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责任归咎到某个人的身上,造成公司上下不齐心。”endprint
俗话说,和气生财,在张增荣先生看来,不仅要做到对内和气,还要实现对外和气,方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於同行,他友善待之,倡议大家相处融洽,相互学习,资源可以互通有无。而不要因利益形成对峙,如同敌对的双方,警觉对手,进而勾心鬥角、恶性竞爭。
作为潮州人的他,还善於从地域文化中汲取智慧。举功夫茶之例:闽南、潮汕人皆好此道,是因人们端坐茶桌时,能放鬆聊天,並趁着泡茶短短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从而选择最优的谈话形式,最终营造令人愉快的氛围,促进大家形成共识。小小的一杯茶,其实饱含着诚意与尊敬,是宗族先贤总结的智慧。
对社会,张增荣先生更言,“和”乃发展之源:“近几年来,香港受到了许多衝击,这是因为人们减少了发展经济的注意力,而转至制度方面。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一些年轻人对祖国的概念只停留在过去,对内地吹毛求疵,卻不知道在发展方面,香港的速度已经滞後,需要與内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他希望,香港的年轻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懂得,三五年看不到成果的项目,也许在几十年後会收获巨大的成果,甚至在後面数个世纪依旧产生影响,“国家与社会将来都会变好的,只是需要时间去改变,而这些改变往往未必是立竿见影的。”
由於在内地与香港皆有商铺,张增荣先生对内地了解较多,也看好祖国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他相信内地许多省市都有长远的发展机会,能带给香港年轻人更多成长。不过他也告诉有意向到内地发展的人们,最好先做相应的准备,先对内地文化有所了解,否则盲目北上,很容易陷入无助的危险情况,因此建议年轻人们既保存香港开放的思维,又培养长远的目光,才能跻身势头兴盛、竞爭激烈的内地市场。
专注一个行业,可以沉淀出一种智慧,让人可以用与众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张增荣先生在食品行业中,悟出了行业的价值,懂得了随行业产生的情谊与内涵,还从生活中提炼,品味到平凡又巧妙的美好。因此人生的乐趣得以增加,随着岁月的推移,也有了新的精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