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里,那些蹭热点变成“网红”的人

2017-12-14六神磊磊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少府夫子大唐

六神磊磊

董庭兰

这位董老师,他是陇西人,和李白杜甫同时代的琴师,据说特别会一种西域的乐器“筚篥”,还会弹七弦琴。

要成为千古留名的大众“网红”,登上今天的小学、中学课本,董老师还差关键的一步!

终于,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出手了。他的名字叫高适。高适写了一首小诗,叫做《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此之后,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董老师的外号——董大!

由于这首诗太有名了,董大也被搞得家喻户晓,所以榜上有名,位列第四。

第三名:杜少府

这位老兄姓杜,做了一个官叫做少府。

“少府”是一个很小的官,就是县尉,换句话说,也就是杜科长。整个大唐王朝不知道有多少个少府,按道理他是没什么可能出名的。

可是他偏偏有一个朋友,叫做王勃,给他写了一首诗。写诗也就罢了,还写成了千古名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的牛就不多讲了,我们以后专门来讲。反正大家记住见到它拜一拜就是了。更妙的是,王勃还把这哥们的字号写到了题目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当时,别的当红诗人也植入过好多少府,杨炯植入过王少府,张九龄植入过李少府,可惜都没红,只有杜少府红了。

杜少府是大唐第一个出差成为“网红”的人。

第二名:元二

元二的情况,和杜少府很像,但他的蹭热点逆袭程度,比杜少府还惊人。

查了清朝人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根本没有元二,一点不提。查《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的,说:“元二,名未详”。

一个姓元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

可是人一旦要红,那真是谁都拦不住——某一次,元二要去出差到安西去,一个诗人朋友跑来送他。他的名字叫做王维。

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因为那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没什么可说的,只有请元二来领这个亚军。估计他多半会无奈摊手: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红的!

第一名:岑夫子、丹丘生

一千多年前,有两个人物,被李白无意中提了一笔,然后就蜚声华夏,名扬千古。

这对哥俩就是岑夫子、丹丘生。

岑夫子叫做岑勋,丹丘生叫做元丹丘。

其实,李白作为天下第一神文案、大唐三百年第一号大V ,做植入有时候是很谨慎的,轻易不给人蹭热点的。

然而有一天,李白喝醉了酒,诗兴大发。他拿起笔来一阵狂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首诗,就是不朽的名篇《将进酒》。

他太兴奋了,一不小心,把岑勋和元丹丘植入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就这么一笔,哥俩红了,红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这俩人蹭热点可不止这一处。李白就给元丹丘写了很多首诗。

至于岑勋,更是高手,每蹭热点必是顶级爆款。

他还在大唐另外一个顶级文艺作品里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

它叫做《多宝塔碑》!而执笔录下它的人,叫做颜真卿。

今天,每一个学书法的孩子,只要学颜体的,往往都躲不过多宝塔。他们都要规规矩矩写下这行字:“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这才是蹭热点的最高境界。不蹭則已,一蹭惊人。

(编辑:李跃)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府夫子大唐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梦里大唐知多少
寻迹大唐
夫子的挑战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夫子之文章
少府,心脏急救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