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薄书读厚
2017-12-14马三枣
亲爱的小读者:
我们的肚子和脑子都需要吃东西。可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人喂肚子的时候,喜欢抓大的吃,比如,大个儿的“巨无霸”,大个儿的烤鸡翅;喂脑子的时候,喜欢抓小的“吃”,比如,薄薄的小册子,短短的小文章,最好只是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难道是肚子喜欢吃大的,脑子喜欢吃小的吗?根本不是,而是懒惰心理在作怪。这样吃下去,你将撑出一个肥肚皮,饿出一个瘪脑子。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长途跋涉者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请捡一些石头装在背包里。”跋涉者没有理睬。“如果现在捡了石头,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就会既高兴又后悔。”这句话让跋涉者停住了脚步,好奇心驱使他弯腰捡起两块石头。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了,他背囊里放出耀眼的光芒——两块石头竟然变成了价值连城的钻石。他惊喜得一跃而起,但是立刻,他懊悔地长叹一声:“如果昨天多捡几块石头,该多好啊!”
如果你读完了这则寓言,只是叹一口气:“唉,这个傻子,多捡点儿石头该多好。”然后,就把书翻到了下一頁,那你就成了寓言里的“傻子”了。你想想,难道寓言里讲的只是一个傻子跟两块石头的故事吗?跋涉者怕累,只捡了两块石头,这与我们往大脑里装知识是否很相似呢?如果你怕累,只装一点儿知识,将来是不是要后悔呢?今天,多几块“知识石”装进背囊,明天,飞翔的翅膀就增添一份力量。由此,你可以继续展开联想,想到“知识就是力量”,想到成功者的故事,想到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对知识的渴望,想到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是勤奋还是懒惰……这样一来,一则小寓言就变成了一个大话题,够你思考半天的了,也够你写好几篇文章的了。就这样,一边阅读,一边联想,你会把小文章读成大文章,把薄书读成厚书。
如果让你读一本像砖头一样厚的书,你害怕吗? 面对厚书,我们的绝招就是把它变成薄书。课堂上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主题思想,都是把厚书读薄的好方法。但是,课外阅读中,还有一种有趣又有效的好方法——捕捉闪光点。比如,我读过一篇很长很长的小说,许多内容我都忘了,可是有一个小情节却终生不忘:那个磨坊主很有钱,他的母亲却在农村过着贫困的生活。有一天,母亲向他要钱,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金币和银币,递了过去。突然,他的手又缩回了口袋上方,手指慢慢松开,钱币顺着指缝“哗哗啦啦”地落回口袋。最后,他把手里剩下的两枚银币递给了母亲。这就是我捕捉到的小说里的闪光点。透过这一个动作,我看出磨坊主平时花钱是多么大手大脚,也看出他对母亲是多么不孝,他自私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那整本小说,几百页,在我的脑海里浓缩成这一个闪着金光的情节——厚书被我读薄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每读一本厚书,都能捕捉到一个或几个闪光点,把它们收集在脑海里,总有一天,你的大脑会因为它们的照耀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你的笔下会因为它们的活力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可是,有些同学读厚书总像赛跑一样,追着赶着要看后面的情节,一本厚厚的书,他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读完了,结果只抓住了故事情节的空架子,丰富、鲜活的闪光点都从空架子里漏掉了。唉,真可惜,那些闪光点才是精神大餐里的高蛋白呢!
当你再捧起书的时候,试着用用我告诉你的阅读绝招。
你们的大朋友:马三枣
火鸡年仲冬月萧萧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