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内再次阿替普酶溶栓的复发性急性脑梗死1例报告
2017-12-14肖小华徐玮黄正义张继文韩漫夫王传明李宝民
肖小华 徐玮 黄正义 张继文韩漫夫 王传明 李宝民
9天内再次阿替普酶溶栓的复发性急性脑梗死1例报告
肖小华*○☆徐玮△黄正义*张继文*韩漫夫*王传明※李宝民*
静脉溶栓 脑梗死 预后
2013年美国AHA/ASA制定的急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指南指出在3个月内有脑卒中的病史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禁忌症[1]。本文首次报告1例在9 d内2次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且预后非常好的病例,因此,在满足某些条件下对3个月内卒中复发的患者两次静脉溶栓或可取得收益。
1临床资料
1.1第1次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患者男性,52岁,已婚已育,工人,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病史,无烟酒等特殊嗜好,家族史无特殊。患者于2016年4月15日18时在擦地板过程中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讲话不清,持续5 min完全缓解。间隔5 min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家属将患者于当晚19时送至我院急诊,查血压:145 mmHg/80 mmHg,头颅 CT(图 1,2)未见脑部明确病变。神经专科检查:神志清醒,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半身痛觉减退,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4分。初步诊断:脑梗死,且具备静脉溶栓指征,经家属签名同意后于 19:35(起病 90 min)予阿替普酶 70 mg(体重 78 kg)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42 min后患者右半身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症状开始缓解。溶栓1 h后右侧肢体肌力5级,言语清晰,仅遗留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稍右歪。溶栓后24 h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瑞舒伐他汀钙10 mg QN治疗,溶栓后48 h再晚一次NIHSS评分1分,之后9 d内病情稳定。住院期间完善各项常规及生化检查,颈动脉彩超、X线胸片、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TCD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2.8 mmol/L。
1.2第2次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患者于2016年4月25日8:30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时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及言语不清,立即停止检查,持续10 min后完全缓解。于8:50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时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持续未缓解,NIHSS评分:12分。急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 (图11,12),当时BP为180 mmHg/97 mmHg,给予乌拉地尔100 mg静脉微量泵注控制血压,为避免局部脑缺血范围扩大导致病情加重,于9:40再次静脉溶栓治疗。溶栓40 min后患者右侧肢体可活动,肌力4级,讲话清晰,NIHSS评分6分;至溶栓结束时仅遗留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稍右偏,NIHSS评分2分,送回监护病房。患者头颅MRA示左侧MCA M1段明显狭窄,狭窄原因未明,需完善头颅高分辨MRI明确病因,暂加强抗栓力度,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波立维75 mg每天1次双抗,将瑞舒伐他汀加倍至20 mg每天1次。继续寻找危险因素:食道B超、TCD发泡试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均未见异常,风湿免疫十二项阴性。
1.3 TIA发作 2016年5月5日中午12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表达欠流利,持续约1 min缓解;5月6日中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约10 min缓解。5月6日下午3时又出现相似症状,持续5 min缓解。查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 提 示 二 磷 酸 腺 苷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抑制率为 23.4%,因小于 30%表明不达标,故停用波立维。为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6日下午5时静脉泵入替罗非班针5 mg/100 mL,6 mL/h,维持72 h,未再出现TIA发作。于5月9日停用替罗非班针改用替格瑞诺片90 mg每天2次+阿司匹林75 mg每天1次;考虑到少量牙龈出血将替格瑞诺改为90 mg每天1次;5月19日复查血栓弹力图示ADP抑制率为49.8%,达标,MA-ADP为29.8 mm,达标,AA抑制率为94.6%,起效。1.4进一步治疗 待脑血管内皮损伤修复后于6月16日在深圳南山医院查头颅高分辨MRI发现左侧MCA M1段有游离内膜辦,提示存在动脉夹层(图23),于6月20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放入1个WINSPAN支架,从而使狭窄得到改善,保证血流的充足灌注(图26)。
2讨论
3个月内有率中史的患者不予溶栓的排除标准限制了溶栓的应用,本例患者选择再次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理由如下。①时间就是大脑:在血栓形成的早期,血栓块与血管壁粘附不牢,容易溶通;另外溶通时间越早,缺血核心区范围越小,半暗带可恢复区越大。本例血管完全再通,第2次发作如放弃溶栓,会导致患者右侧肢体瘫痪的后遗症;②患者既往无高危因素,血管壁损伤小,可能经受9 d内2次溶栓;③家属理解,充分配合。超越指南的有瑞士KAHLES等[1]报告19例3个月内两次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对于3个月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青中年患者,在无明显危险因素,尤其伴有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对侧肢体瘫痪完整,无意识障碍,不积极溶栓预后不好等条件下早期两次静脉溶栓可取得收益。
图1~2溶栓前头颅CT(4月15日):未见异常病变。图3~4第1次溶栓后24 h头颅CT(4月16日):左侧基底节区可见斑片状低密度灶,大小约1.6 cm×1.1 cm,边界模糊。图5~10 溶栓后7d头颅MRI+MRA(4月21日):头颅MRI示左侧苍白球-尾状核体部FLAIR、DWI均为异常高信号灶;头颅MRA显示LMCA M1段重度狭窄。图11~12 第2次溶栓前头颅CT(4月25日):左侧基底节区可见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缘模糊。图13~14 第2次溶栓后24 h头颅CT(4月26日):左侧基底节区见稍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图15~20 4月30日头颅MRI+MRA:左侧苍白球-尾状核体部FLAIR、DWI均为异常高信号灶;头颅MRA同前。图21~225月6日第3次发作时头颅CT:与2016年4月26日结果相仿;图23 南山医院高分辨头颅MRI血管壁成像(6月10日):左侧MCA M1段血管断层显示游离内膜瓣,提示大脑中动脉夹层。图24 颈部动脉彩超(4月18日):未见斑块及狭窄
图25血管内支架术前DSA中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像,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夹层,且不均狭窄。图26血管内支架术后DSA中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远端分支血管增多
本例患者经高分辨MRI及DSA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造成局部血栓反复脱落及远端血管低灌注状态,是两次缺血性卒中的直接原因,因无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危险因素,其病因可能为自身纤维发育不良、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外伤、感染等[2]。相关文献发现常规抗栓治疗的脑动脉夹层患者仍有缺血症状发生,经DSA检查发现夹层内存在血栓,故血管内支架治疗逐渐被认可[3-4]。该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重建血管狭窄,有效防止夹层进一步发展至血管闭塞,进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通过本例的急性脑梗死的诊疗经过的报道,我们有如下体会:①本例男性9 d内2次溶栓成功再通属国内外首例报道;②在满足某些条件下对3个月内卒中复发的患者两次静脉溶栓或可取得收益;③“时间就是大脑”的治疗理念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是本例成功的关键;④对因颅内动脉夹层所致的反复缺血事件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或可获良效。
[1]KAHLES T,MONO ML,HELDNER MR,et al.Repeate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Early Recurrent Stroke:Challenging the Exclusion Criterion[J].Stroke,2016 ,47(8):2133-2135.
[2]JAUCH EC,SARVER JL,ADAMS HP’JR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3,44(3):870-947.
[3]SUH DC,KIM JK,CHOL JW,et al.Intracranial stenting of severe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stenosis:results of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J].AJNR AMJ Neuroradiol,2008,29(4):281-285.
[4]宋晓微,薛素芳,李潇颖,等.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及病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3(11):142-144.
10.3969/j.issn.1002-0152.2017.06.015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深圳 518000)
△ 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深圳市南山医院神经内科
○☆ 通信作者(E-mail:tu_xi8888@163.com)
R74.3 (
2019-12-22)
A (责任编辑: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