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通用方法研究
2017-12-14郑朔昉吴新立
孙 熙 郑朔昉 吴新立
(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8;2.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2)
航空工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通用方法研究
孙 熙1郑朔昉1吴新立2
(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8;2.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2)
针对航空工业企业的设备维护管理现状,在对TPM研究的基础上,按照PDCA质量循环理论,探索了从设备自主维护入手构建设备自主维护管理体系的通用设计流程及方法,并描述了流程中各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用以指导企业对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企业维护管理水平。
设备自主维护管理;TPM;流程
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及设备复杂性的增加,企业维修成本逐年增加[1]。这种现象在航空企业中尤为突出,航空企业由于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导致企业设备种类和数量十分繁杂,又因缺少先进的维护管理模式,导致了每年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而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理念的出现,刚好符合设备密集、种类繁杂的航空工业的强烈需求,用先进的维护管理理念进行设备管理,正是实现航空企业精益化及高效化的重要途径[2]。
有关设备自主维护理论和改善方法的研究不少,但缺少企业构建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通用实施流程方法的研究。本文在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航空工业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及制造特点,利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的PDCA管理循环理论,提出了航空工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的流程设计方法,以及流程实施和运行过程描述和要求。
1 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流程构建
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流程构建的核心是PDCA循环,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3]。根据PDCA循环理论,首先把整体的构建流程划分为4个阶段,计划和执行阶段是对设备自主维护准备、执行及主要流程要素的设计,检查和改进阶段是在设备自主维护的基础上,对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针对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及持续改进过程的分析与设计。针对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流程的构建要素,在4个阶段的基础上将流程展开为以下8个步骤:构建责任执行体系、评分确定设备类别、制定设备维保标准、编制设备维保计划、实施设备自主维护、检查设备自主维护、开展维保统计分析和改进设备维保体系,最终实现一个PDCA的闭环。
2 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流程描述
2.1 构建责任执行体系
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因此为了切实解决企业设备维护保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设备自主维护真正落地,企业应构建良好的责任执行体系。
首先需要构建以推进设备自主维护为目标的组织机构。其次要开展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建立技能训练场所并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要使职工都能很好地了解设备自主维护的内容,采用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营造浓厚的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收集生产现场设备维保现存问题,组织头脑风暴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并对问题进行分析。随后依据设备管理和技术要求,组织策划、定义设备自主维护相关人员的责任范围、点检周期、点检方式、使用工具和具体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与使用单位协商确定企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考核指标、指标值、考核办法等。
2.2 评分确定设备类别
在实施设备分类评分时,应由设备管理部门确定设备清单,组织设备使用单位、生产指挥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等单位相关人员,运用历史数据分析等工具,对设备清单表进行分类评分。评分标准应按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可替代性等方面综合评分、排序并分类。
2.3 制定设备维保标准
评分确定设备类别后,设备管理部门需组织设备维保标准的编制,明确责任范围、设备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方法、点检标准(数据/要求)、点检周期、点检时间及使用工具和具体要求的相关信息;制定具体可实施的设备维保标准。设备维保标准应由设备技术员采用“五定法”,依据规范要求编制,并到设备现场模拟演练、收集问题和修订设备维护标准,确保可操作性。
2.4 编制设备维保计划
为了解决设备自主维护实施的时间节点与维护质量、设备保障抢修、生产安排等资源协调的问题,企业要以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要求为基础,并基于单位实际生产情况,制定满足设备保障维护质量的设备维护计划,对于已使用信息系统的企业,可直接在系统中生成设备维保计划。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时,必须做好全面收集设备数据工作(诊断分析技术的应用,根据磨损规律进行判断),要基于设备历史基础数据,尤其是关键重点设备或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以便制定的设备维护计划针对性强、实效性高,要注意对新设备、封存设备、待报废等设备进行综合考虑。
2.5 实施设备自主维护
实施设备自主维护是整个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落实设备维护标准和计划的执行。企业在实施设备自主维护时,应首先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设备机电人员等实施人员对维护标准进行培训学习,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按照设备自主维护点检指导书要求,对设备需检部位进行点检维护和清洁。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人的感官,通过视、听、嗅、味、触或借助简单工具及设备上的仪表状态显示,判断设备的技术状态,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并减少故障与损失。当发现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时,主要是通过设备不合理报告单和启动警告装置反映设备故障,通知相关人员,申请设备维修。设备不合理报告单应包含“设备点检或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或“需要改善的问题点”,异常现象的发现与解决是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修订设备自主维护点检指导书/点检表的依据,导致设备出现停机的故障问题必须填入设备故障时间表。
2.6 检查设备自主维护
为了促使设备自主维护按标准和节点实施落地,确保设备自主维护实施效果,企业可通过开展设备自主维护检查与考评的方式来推动设备自主维护实施和管理执行。
企业每年可按月检、季检或年检来组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通过调查、巡检、监控平台等多种方法查看维保计划是否按标准执行到位,检查考核单位设备自主维护实施进展情况,逐层进行检查和考评,组织设备管理人员,按管理者标准作业的要求对分厂/车间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和指导,解决现场问题,并下发检查问题清单并通报,督促设备使用单位组织问题整改,也为设备管理提供考核依据;同时,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主管也需按管理者标准作业,对设备自主维护实施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记录并考核,并将发现的问题梳理统计并组织闭环整改。
2.7 开展维保统计分析
实施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优化设备并进行预防性维护措施,使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开展一个阶段的设备自主维护后,必须定期开展维保统计分析,将设备故障隐患、重复发生的异常进行根源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必须对停机状况进行确认,并定期收集统计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记录表,并组织设备数据汇总整理,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等工具,对二、三级执行情况统计报表、故障原因根源分析统计表和设备自主维护进行统计和梳理;其次,根据设备点检记录,统计点检质量情况及设备易发生故障点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推进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落地,并根据效果推进针对性的知识固化和动作标准化;最后,应将维保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纳入设备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规范管理和动态分析,形成常态机制。
2.8 改进设备维保体系
企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的构建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逐步实现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的全流程精益。
企业需要始终聚焦设备自主维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列出问题清单。设备管理部门要及时梳理汇总各单位的问题,并组织各单位成员参与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填写问题识别表,判断问题是否可立即解决,明确涉及的流程、责任部门、改进措施及完成节点,并组织相关流程及制度的改进改善和措施实施推进。
企业可以根据推进的实际情况,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对问题识别分析,制定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改进方案[4]。同时,也可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推广有实效的经验,提高企业设备自主维护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逐步完善现行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机制[5]。
3 结束语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挑战,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实现精益化制造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结合航空工业企业制造特点基础上,按照PDCA循环的核心理念,探索了一种从设备自主维护入手逐步形成设备自主维护管理体系的通用流程构建方法,用以指导企业对设备自主维护和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 Wineman T. World class maintenance management[M]. New York:Industrial Press,1990.
[2] 高丽君,孔造杰. 全员生产维护下的设备自主维护[J]. 工业工程,2003(02).
[3] 李瑞丹. 创新过程PDCA循环运用初探[J]. 标准科学,2009(5).
[4] 徐红辉.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自主维护[J]. 科协论坛,2011(08).
[5] 肖保生. 设备管理系统[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T-65
C
1003-6660(2017)03-0023-03
10.13237/j.cnki.asq.2017.03.006
[收修订稿日期] 2017-01-10
(编辑: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