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
2017-12-13秦泽斌
秦泽斌
摘要:近些年来,铁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以此来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在采矿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当地植被的破坏,矿区产生的废弃物堆积,人民居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限制了矿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铁矿采选区的生态恢复刻不容缓。根据实际经验,我总结了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的一些技术措施,希望可以促进铁矿采选区的再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铁矿采选区的生态破坏现状分析
铁矿采选之后在原地会形成采矿坑,这些采矿坑形成在铁矿石被开采后,呈盆地状,不再适合植物生长,四周都是十分陡峭的斜坡,岩石裸露,只能移土造林,成本比较大,操作也比较麻烦。
采矿会形成尾矿砂,加上常年排出的废水,就形成了尾矿库。尾矿砂含有铬、铅、锌、砷等有毒元素,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有机质,植物很难成活,即便成活也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尾矿库在遇到大风天气,由于没有防风固沙的植物保护,扬尘四起,造成铁矿采选区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尾矿库坡面地势陡峭,难以施工,加上尾矿砂使植物难以存活,对尾矿库的生态恢复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恢复成功后,后期的浇水施肥等也是一个问题,加上阴雨天气易发生滑坡现象,尾矿库是铁矿采选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
采矿剥岩时产生的山体表土与乱石异地堆积会形成一些陡峭的山丘,这就是排岩场。排岩场的结构比较松散, 所以偶遇阴雨天气易出现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现象,给生态恢复带来困难。但是相当于尾矿砂而言,排岩场的坡面上栽植适当的植物,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乱石坡经过特殊方法处理后,生态恢复也是有望实现的。
二、铁矿采选区的生态恢复措施
铁矿采选区的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而浩大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用特定树种,因地制宜,铁矿采选区的生态才会逐渐恢复。下面根据采矿坑、尾矿库、排岩场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介绍铁矿采选区生态恢复的措施。
1、采矿坑
采矿坑都是岩石,缺乏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只能采用移土造林的方法,把其他地方的土壤搬运过来, 在斜坡基部进行堆积,堆土厚度必须达到1m以上。采矿坑表层岩石铺土完成后才能开始造林工作。采矿坑的树种选择比较多,包括刺槐、条桑、沙棘、柠条、紫穗槐、五叶地锦、柽柳、侧柏、油松等易成活的植物,或者用五叶地锦、扶芳藤等藤本植物,这些植物种植在搬运过来的土壤上,起到覆盖原本斜坡上裸露岩石的作用。
2、尾矿库
(1) 栽树之前,需要对尾矿库的土壤进行处理。尾矿碱性含量大,需要改变原有土壤酸碱度,采用在尾矿栽植穴中添加硫磺粉的方法, , 每穴 3~ 5g即可 ; 硫磺粉可以促进母质的分解与转化, 树苗的成活率提高。( 2)树种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树种选择一定要适应当地气候特征。根据尾矿库的特质,可以选取如刺槐、条桑、沙棘、柠条、紫穗槐、火炬树、柽柳等树种,这些树种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适应能力强、繁殖力强等特点所以成活率较高。树种质量要以一级或特级苗为主, 整株栽植, 不截干, 这样绿化效果可以尽快显现。( 3) 注意不同树种的栽植季节。尾矿库的树种栽植在清明节前后即可, 刺槐、条桑、紫穗槐等也可以在秋季栽植。 ( 4) 尾矿库的栽植密度及栽植规格。尾礦库顶部可以直接造林因为顶部比较平坦。不同树种栽植密度不同要注意区分。例如灌木株如刺槐、条桑、紫穗槐等行距0. 5 m×1 m即可 , 每穴 3~4株; 乔木株行距 1 m×2 m , 每穴 1株。不同地区,不同树种所使用的产品也有不同,要因地制宜地使用高科技产品, 如生根粉、抗旱保水剂等, 栽植初期要特别注意做好根系处理。栽植时要确保植物根系舒展, 不窝根, 扶正踏实,以提高树苗成活率。造林后要及时浇水,注意浇水频率。(5)注意事项:尾矿库的陡面较坡容易垮塌,不把坡面坡度降低至 35°以下就无法开展造林工作。然后在降过坡度的斜坡上铺设一层透孔砖,树苗在孔中成活率更高一点。还有一种方法是台阶式削坡, 把坡面变成一个个平面,每个台阶宽 6 ~ 8 m 、高3 ~ 4 m。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在削坡措施完成后,要以等高线为行向造林,。
3、排岩场
(1)栽植前的土壤处理。排岩场大多是坡面,十分陡峭, 绿化难度很大。采用降坡造林方法的话, 坡度必须降低至 35° 以下, 只有坡体稳固才能造林。栽植穴的土壤准备工作要做好,这样树苗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成活率才会高一点。有些地区没有降坡条件的话,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可以采用沿等高线挖鱼鳞坑的方法来造林。 ( 2) 排岩场树种的选择。排岩场可以选用五叶地锦、沙棘、火炬树等树种,此类树种可以护坡造林,提高水土保持率。还可以选取油松和侧柏等乔木树种作为点缀, 在缓坡部分可以栽植刺槐等灌木从, 这样安排的目的使整个排岩场的坡面乔、灌、草相结合, 造林后的绿化覆盖度可以高达 80%。(3) 树种的栽植密度。坡面基部:杨树栽植规格为行距 2 m、株距 1m ,刺槐栽植规格为行距 1m、株距 0. 5 m , 每穴2株。排岩场其他坡面造林的栽植密度与尾矿库相同即可。还有另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在采矿进行时,将剥岩产生的废料在不可耕作的废弃地上异地填埋, 转换成可耕作的土地。在新的土地上直接造林,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或果树等产生经济效益。这需要矿区提前很久做好统筹规划,在采矿企业开工生产以前就把这些安排好。这样下来,一方面省去了排岩场生态恢复的繁琐环节,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废物得以再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以上列举的铁矿采选区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是经过了科学的研究和多个地区的调查得出的经验成果。通过对铁矿采选区进行系统的生态恢复工作,采矿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可以得到减缓或者消除,以此逐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当然,企业在采矿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要顾及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执法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处罚相关违法企业。绿化工作完成后,要特别注意后期的维护工作,采用封山养林等做法,不能让这些繁琐的工作功亏一篑。
参考文献:
[1]朱丽,田建华.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拉敖包铁矿采选工程为例[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23(02):50-53.
[2]郭江,刘金柱,李玉灵,许中旗. 促进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J]. 中国水土保持,2009(08):49-50.
[3]武焱,朱丽,田建华. 荒漠草原区中小铁矿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拉敖包铁矿采选工程为例[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