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法施工在廖家沟水源地取水泵房工程中的应用
2017-12-13王扬汪亮刘伟
王扬+汪亮+刘伟
摘 要:廖家沟水源地取水泵房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沉井法,这不仅弥补以往传统施工方法的不足,而且还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多样性问题,这对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工程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工程情况大致介绍,然后分析了廖家沟的地质及自然条件,接下来探究了沉井下沉施工技术,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已有偏差及时纠正,实现平稳下沉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廖家沟 沉井 取水泵房 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1.前言
本文以廖家沟水源地取水泵房工程为分析案例,探究沉井法在这一工程活动中的应用,具体介绍如下。
2.工程介绍
该工程地处扬州市湾头镇某村境内,其中,取水泵房(如图1)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平面大小为43m×29.5m,底面高程为▽-6.5m,刃脚底面高程均为▽-11.2m,顶部高程为▽7.6m。廖家沟该工程沉井临近中沟河,地下水源较充足。该泵房周围增设防渗透帷幕,规格大体为双排Φ750高压旋喷桩875根,间距495 mm,桩长23.7m,搭接295mm(底高程▽-16.4m,顶高程▽7.4m)。止水帷幕内部所设置的降水井数量为15口,降水井距离止水帷幕1.6m,井深31m。并设置回灌井数量为两口,井深14m,位置于泵房北侧、帷幕外侧,距离止水帷幕7.5m。此外,观测井设置位置为泵房中心处,井底高程为▽-13.2m。
沉井施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沉井制作,第二部分即井体沉放。对于第一部分,应首先对其进行分节处理,并合理调整结构高度,该工程地基最大承受力为 145kPa,沉井设计高度为18.8m,平面尺寸为43m×29.5m,即两次制作,下沉和接高分别为一次,工程后期浇筑对象分别为展示柱壁、沉井底板、管道镇墩、传力支墩等。沉井分节情况:首节即▽-11.2 m~▽-6.5m,制作高度为4.7m;第二节为▽-6.5m~▽3.7m,制作高度为10.2m;末节为▽3.7m~▽7.6m,制作高度为3.9m。
井刃脚制作高程:取水泵房不同深度土层存在稳定性差异,分析工程勘察报告可知,二层土层相对稳定,二层以上的土层强度逐渐提升,二层、三层、四层的地基承载力分别为115kPa、145kPa、201kPa,分析不同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情况,外井壁挖掘深度约为4.9m,回填58cm厚砂垫层,之后浇筑18cm厚C20混凝土垫层,其中,刃脚踏面高程▽2.9m,下沉至▽-11.2m,深度为13.2m。经计算可知,要想迎合泵房沉井制作稳定性需要,则外井壁设置厚度为58cm,砂垫层厚111cm,参照的设计标准为KJ-1/2。
3.地质条件及自然条件
施工工程地层的土质类型主要为素填土、淤泥质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不同类型土质的颜色、厚度、密实度、层底标高等不相一致,其中,素填土层厚为0.4~5.5m,正常土层厚度为0.6m。层底标高为4.64~6.48m,土层颜色为灰褐色,土层密实度较低,土质较松散,土层承载力大约为65kPa。粉质粘土颜色多为黄灰色,厚度在0.4~2.1m之间,正常为占0.8m,层底标高为3.26~5.88m。
该工程地表水系相对发达,距离廖家沟较近,周边塘沟数量较多,水深在1.1~3.1m之间,最大水流速为3.38m/s,最小流速为0.9m/s,平均流速在1.13~1.43m/s之间。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微承压水,第二种为空隙潜水,雨水季节性变化明显。地下水位年变幅1.4m左右,降水量较多时,极易发生水浸现象,因此,该工程设计地下水位时应总结分析最高、最低水位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置标高为5.8~6.8m之间。
4.沉井下沉施工技术
首先,合理布置坐标点,具体设计水准控制点,同时,对所布置的各个控制点全面保护,细致检查、重复检测控制点,并设置混凝土观测桩于合理位置,常见设置位置为深井中心轴线处,进而沉井的位置变化情况能够被及时监测。
然后,做好下沉准备工作。首节沉井下沉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管理下沉活动,第二节混凝土强度应在设计期间达到75%,在下沉之前应检查水井完成状况,在降水一周后组织下沉活动,同时,全面观察降水井运行状态;观察弃土场,做好弃土场杂物归类工作,确保所用水被充足供应,主要供应源即廖家沟;优选水泵,确保所选水泵满足数量、质量等相关要求,其中,所选水泵数量为八台,水泵每小时供提供压力为11~15kg/cm2的水源约450m3;沉井之前,还应对各种管路、高压泵全面检查,针对结构构件全面清理;做好通道预留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顺利出入,与此同时,合理设置栏杆以及位移观测点;逐一封闭孔洞,做好水平支撑工作,以免工字钢发生形变;施工工作者该应进行技术交底,这对后续施工工作安排具有依据作用;沉井下沉为了避免出现断续作业现象,应尤其注意夜间施工工作,对于停电计划应事先通知,做好电能持续供应工作,全面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最后,做好排水下沉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供水方式主要为高压水泵供给式,利用泥浆搅拌法完成外排、下沉操作。这一施工技术能够吸收多量泥浆,同时,还能完成垃圾清除工作。
5.沉井下沉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
沉井下沉过程经历的阶段较多,需要做好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初沉阶段,应做好混凝土垫层工作,同时,雇佣专职人员全面观测,一旦发生垫层倾斜现象,应合理调整。混凝土垫层有效凿除后,应坚持有序化开挖,并全面监督、及时监控,合理调节沉降速度和沉降量,大大提高沉降平稳性。如果沉降过程中出现沉降系数过大现象,那么应通过加大摩擦阻力的方式适当降低系数。在常规下沉阶段,应适当增加锅底深度,并将这深度控制在1.8m之内,同时,适当地基反力,提高施工速度。对于终沉阶段,即下沉深度超过1.8m,并且四周控制差超过22cm时,这时应及时纠正,并每間隔60分钟打印检测报告,确保沉降工作有序进行。endprint
(2)纠偏措施
由于沉井下沉过程即纠偏过程,做好这一阶段的纠偏工作能够优化下沉质量,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即基层土质厚度不一,基层石块障碍较多;挖土均匀效果较差,同时,土层间的高差较大;下沉系数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极易发生突然沉降现象;流砂管涌现象大大降低了沉井稳定性;沉井周围土质稳定性较弱,进而间接影响受力效果。面对现存偏差问题,解决措施具体包括:及时清除障碍物;确保展示井体出土保持平衡状态,土层高差合理控制在0.8m之内,终沉高差小于0.45m;针对性压住水头,以免发生流砂管涌现象,确保下沉施工活动顺利进行;针对已发现的塌陷区域及时回填,短时间内确保土体稳定性;具体分析偏差现象以及原因,在短时间内控制偏差于合理范围。
对于重偏差,常用纠偏措施即通过重物进行侧面加压,以此解决倾斜问题。纠正方向失衡的沉井时,应做好及时、适当位置的填土工作,确保偏差问题快速得到纠正。上述已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偏差现象,施工单位还应合理设计标高,标高设计为0.9m最为适合,与此同时,纠偏速度应尽量放缓,确保沉井缓慢、平稳下沉。除此之外,还应做好沉降监测工作,即针对沉井本体、周围土体、降水情况以及周围建筑物等具体监测,最终实现沉降偏差的及时纠正。
(3)应急措施
沉井下沉期间存在下沉、突发性下沉等问题,导致下沉发生的原因即沉井自身质量较轻;沉井和沉壁间的摩擦阻力相对较小;下沉系数相对较低;下沉过程中障碍物阻碍等。对此常用解决措施包括:增加沉井重量;增大摩擦阻力,其中触变泥浆的适量加入能够增大摩擦;针对性的清除障碍物。导致突发性下沉的原因主要为挖土量未能合理控制;并且锅底面积过大;沉降阻力在特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持续挖土后,摩擦值会不断增大,进而极易发生突发性下沉现象,导致泥沙大量进入沉井。解决这一应急问题的措施即合理控制挖土量;适当挖掘锅底大小;采用有效方法控制流砂。处理障碍物的常用措施:应用掏空法拿取体积较小的石块,应用展风镐法清理体积较大的石块。
6.结论
綜上所述,廖家沟水源地取水泵房工程施工中及时应用沉井法,不仅会带动廖家沟经济发展,而且还会提高沉井法应用率,有利于基础工程高效、低成本、优质进行,有利于促进我国基础工程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军堂.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沉井施工关键技术[J].桥梁建设,2015(06).
[2]赵维春,徐晓波.盲板封底法在污水提升泵房沉井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