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造凭什么能用一百年
2017-12-13李工真
李工真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
一
德国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十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把当年的照片和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建了200年才建好,结果在二战中被炸毁。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召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重新装回去了,看不出一点被炸毁过的痕迹,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二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它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为“隐形冠军”。
三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其他城市都是历史悠久的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過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由议会投票通过才行;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现在,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德国人建房子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
四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而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且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锅盖盖上去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李云贵荐自《启迪与智慧》2017年第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