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卍字灯会的文化价值及品牌开发
2017-12-13宿好军
[摘 要]卍字灯会是极具生命力和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价值。金昌必须站在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深入挖掘卍字燈会的特色,走品牌化路线,建设卍字灯会永久性展演场区,将其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共同促进与卍字灯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代表金昌形象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
[关键词]卍字灯会;文化价值;品牌
金昌地区的卍字灯会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厚,充分反映了金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极具生命力和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既要保护又要发展,挖掘和弘扬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其打造成代表金昌形象的知名文化品牌。
一、卍字灯会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卍字灯会主要流行于金昌市永昌县毛卜喇村,因表演时灯阵形似一个卍字,故以卍命名。据考证,卍字灯会原是明代北京灯艺之一角,明朝时毛卜喇村的李发仁先生在北京灯门外做小商,日闲便入内绘图谱,前后长达3年,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绘成一角带回家乡,让村里的乡亲排练、表演,从此在永昌生根开花,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经过500年的流传演绎,卍字灯会已和金昌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结合,深受群众喜爱。如今,在北京已寻找不到卍字灯的踪影,而在永昌却成为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的优秀代表项目。卍字灯会文化带有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能性和区域风俗文化特征,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卍字灯会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作为金昌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资源,卍字灯会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许多传统民俗文化如元宵节舞龙狮、赏花灯、看表演的民俗活动受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等的影响,逐渐远离民众的视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金昌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卍字灯会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近年来,金昌市永昌县对卍字灯会等非遗项目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了详实的文字资料,拍摄了专题片,确认了项目传承人,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保护,努力使卍字灯会得以良好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由于人们对这一特殊民俗项目的陌生与漠然,卍字灯会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支撑,面临文脉断代的危机。
民俗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发民俗资源,关系到一个地区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也是民俗文化赢得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力,形成产业优势的重要一环。卍字灯会作为一种鲜活的民俗文化,荟萃了金昌民俗文化的精髓,其审美元素、表演形式、游玩活动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民俗性,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号称“西北一绝”。永昌民间小曲《绣荷包》里唱道:“毛卜喇的卍字灯,压定十三省”[1]。然而,由于资源认识上的误区,至今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产品。要传承和发展卍字灯会,不能仅仅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而应对其进行新的定位,突显其内涵特色,将其打造成为金昌的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形式向外推广,以此来传承和发展其文化传统。
二、卍字灯会的独特文化内涵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灯会相比,卐字灯会艺术特色鲜明,在形式、题材、审美元素、文化内涵方面,都表现出浓郁的金昌地区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的文化特质,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文化价值,是其他灯会文化不可替代的。
卍字灯会的灯场图谱绘制及摆布科学而讲究,闹灯时选一大空场,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19排,每排19杆,共361根。杆与杆相距2米,杆高2米。在主场正中竖一主杆,高7.8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360盏灯象征农历360天,也象征360尊佛。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绳子联结、幕布遮蔽,观灯者按规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如盘旋迷宫,趣味无穷。在进、出口正面扎一彩门,直距20米,用12生肖灯做成彩灯屏障,上有灯联。彩门灯联自有讲究,从正月十三到十六各挂一幅:正月十三为上元一品,象征天官赐福;正月十四为中元二品,象征地官赦罪;正月十五为三元三品,象征水官解厄;正月十六为天下太平,象征百病不生。彩门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每天一字,分别为“荣”、“华”、“福”、“贵”,用360盏花灯组成。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象征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灯山”,也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
卍字灯会属于岁时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灯展定于正月13—16日共四天,过去三年两展,暗寓三阳开泰,一盏盏彩灯承载了民众的祈祷与愿望。花灯制作精细、装饰美观,造型基本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象征四时、五方、六合,其上装饰则多象征寓意;主色调是红色,辅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诸色交相辉映,缤纷璀璨,体现了传统吉祥文化。灯会中既有传统宫灯、纱灯,也有形态各异的生肖灯、走马灯,彩灯的题材内容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名著、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闹灯期间有舞龙、舞狮、跑旱船、唱小曲、踩高跷、扭秧歌、节子舞等民俗表演,每一个民众都可参与其中,欢歌笑语,场面盛况空前。
卍字灯会之所以长久地受到民众的青睐和喜爱,是因为它装扮出喜庆祥和的狂欢气息,是一种生命的象征,是一种人们祈盼幸福安康的情感表达,是当地人民精神情感的一种外在的物化形态。整个灯会表演所隐喻的深层含义,映射了人们请愿还愿、祈福的情感过程,具有丰富而特殊寓意,其功能和地位是其他灯会所不具备的,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价值。
三、挖掘和打造卍字灯会文化品牌
金昌拥有如此独特的灯会文化资源,却没有能够让这个形象变得丰满、充实、可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将卍字灯会塑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更没有形成金昌的城市文化符号。
1、弘扬卍字灯会的文化品牌内涵
一个文化品牌使外界的人们能够得到文化上的认同,必须要有其明确的文化主题,使其能与当代民众的文化价值认同相契合。卍字灯会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具有充分的当代利用的价值元素,即其蕴含的平安吉祥的文化因素。
一个地区的民俗,其地域特色越鲜明,原始风格越浓,历史氛围越重,生活气息越足,就越是一种吸引人的特色文化资源。卍字灯会中“卍”所含有的这种文化意蕴,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具有生命力的品牌。因此,应深入挖掘卍字灯会的文化内涵,走品牌化路线,利用各种形式对外宣传,扩大知名度,使其在全国灯会艺术中独树一帜。同时,对卍字灯会进行整体的包装,培训专门的表演队伍,通过走出金昌,甚至是走出国门的方式来充分展示卍字灯会的品牌形象。
2、建设卍字灯会永久性展演场区
卍字灯会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发展金昌文化產业的优势所在。目前,卍字灯会的表演,在时间上仅限于春节期间短暂的几天时间,空间上仅是在永昌县民俗文化馆内展有灯会的模型,这对于卍字灯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卍字灯会的内容决定,其展演必须要有一定的场所,必须建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展演场区。
按一般的理解,展演场区应定在其发源地最为恰当。其实,这种认识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因为卍灯会的发源地毛卜喇村位置偏远,且自然环境较差,没有其他可吸引人注意力的地方,若将展演场区设定于此,势必会影响到向外的扩展,最终只会是一个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不到文化产业的高度。因此,必须站在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尊重文化产业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与骊靬文化产业园区相结合,在永昌县城区周围建设卍字灯会永久性展演场区,打破展演的时间限制,为卍字灯会提供一个永久的家。在不举办灯会展演期间,可举办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跑旱船、唱小曲、节子舞等。
3、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促进卍字灯会文化产业
据史书记载,卍”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印度、波斯、古希腊、古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最初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后来被普遍作为吉祥的标志,象征着吉祥、幸福、光明、神圣等,受到各民族的普遍喜爱和推崇。后来佛教将“卍”字继承了下来。在佛教中,“卐”字是“瑞相”和“万德吉祥”的标志,含义为“吉祥之所集”。
结语
金昌境内的圣容寺,在河西地区、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是金昌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卍字灯会的文化特点决定了,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发展卍字灯会文化产业,将其与旅游结合起来,带动卍字灯会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王君明.永昌的民间小曲.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3]永昌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4]刘颖.民俗文化的城市文化品牌效应.群文天地,2011(10);
[5]闫庆玲,张家琪.让“卍”字灯的魅力重现于世.金昌日报,2013-4-16;
[6]肖永晖.永昌“卍”字灯会的传承与发展.金昌日报,2017-2-9。
作者简介:宿好军(1969--),男,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研究和文学评论,同时进行小说创作,现任甘肃省金昌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