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质量长廊里的纤检篇章

2017-12-13王虹

中国纤检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纤检局灵武羊绒

王虹

新近搬迁的宁夏纤维检验局坐落于宁夏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与宁夏质量文化博物馆仅一墙之隔。徜徉博物馆长廊,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古代度量器具整齐摆放,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质量画卷由此展开,一张张孜孜以求高质量的面容渐渐清晰。

一部质量文化史,离不开厕身其间的集体和个人。一部宁夏质量发展史,便是无数坚守质量信仰和岗位的人身体力行之结果。从以微米计量细度的羊绒质量监测到关系孩子安全健康的校服监管,宁夏纤检局作为宁夏地区纤维纺织品领域的质量守护者,将在宁夏质量历史长廊里书写怎样的篇章呢?

守护地方特色产业篇

羊绒产业是宁夏极具地方优势特色的经济名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灵武羊绒产业园和同心羊绒工业园为代表的宁夏羊绒产业基地。灵武羊绒产业园年加工流通原绒100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园区,也是全球原绒聚集区和加工中心。

目前,灵武羊绒产品销往欧美等43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充斥着世界高端羊绒品牌的柜台,“灵州雪”“索罗索菲”“绒点”等一系列自主品牌的国内知名度也逐渐提高,“世界羊绒在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愿景成了现实。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兢兢業业的从业者,更离不开自始至终从专业技术角度审视行业发展,引导、帮扶、督促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宁夏专业纤检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纤维检验局。

说到检验机构对宁夏羊绒产业的贡献,荣昌集团副总经理宋岩江表示自己深有感触:“灵武羊绒园区内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是从最初贩运羊绒开始逐渐走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创业之路异常艰难,纤检局在促使行业发展中作用非常大。灵武羊绒产业之所以有了今天的国际定位,羊绒制品之所以能够走向国际,与纤检局从一开始就按标准严格要求企业密不可分。”

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那场羊绒掺杂使假的质量事件,灵武园区很多羊绒企业老板至今心有余悸,那起事件曾让多少人一夜间倾家荡产,从此一蹶不振。而当时我国还没有羊绒质量监管的专门机构,2001年《棉花质量管理条例》出台后,专业纤检机构逐渐被赋予了毛绒、茧丝等纤维质量监管权。为了预防出现区域性的质量违法行为,防止质量违法行为影响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宁夏纤检局认真履职,多年来从未放松过对羊绒企业的监管:一是每年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羊绒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掺杂使假、损害宁夏羊绒声誉的质量违法行为;二是组织监管人员每年不少于两次深入灵武、同心两个工业园区,对羊绒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环境场所、工艺设备、检测能力和履行质量义务的能力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三是按照上级下达的检验计划,对所有羊绒及其制品进行监督抽验。

宋总感慨,纤维检验局的确为三大集团最初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服务产业的温度。2007年,园区内43家企业整合为以中银国际绒业有限公司、嘉园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荣昌绒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三大集团。集团成立指出,我们检验技术不成熟,纤检机构全程指导,免费服务,通过公证检验、监督检查等方式实地走访、考察企业质检水平;通过现场抽样跟企业技术人员做比对、为企业检测人员免费进行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提升质检能力;通过制定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质量责任和意识。

据了解,如今,灵武羊绒产业园内的大部分企业有了自己的质检部门,三大集团的检验设备和能力更是不容小觑,园区内超过200名专门负责各企业产品质量把控的技术人员都是宁夏纤检局培养出来的。

“几年来先后通过开展基础理论、山羊绒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懂理论、会操作的检验人员,提高了企业的检验水平。”宁夏纤检局副局长胡艳介绍。

“羊绒原料价值高,检验结果对评定羊绒价值非常重要。检验中哪怕是一微米的数据偏差,都将对交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纤检局强大的检验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技术保证,出具的检验报告得到国际客户的广泛认可,因为无论客户拿到哪里做检验,最终结果都跟纤检局的数据一样。”

宁夏回族自治区纤检局副局长杨学介绍,为了发挥纤检功能和作用,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羊绒产业的发展需求,自2011年起,宁夏纤检局通过与灵武市政府多方协调沟通,经过两年时间申请和筹备了“国家羊绒及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2013年,实验室全部设备到位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2014年,该实验室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并开始正式运行,这是宁夏纤检局的一件大事,也是灵武羊绒产业园区的一件大事。目前,该检验中心技术人员全部是纤检局抽调的技术精英,常年24小时有专业技术人员值守。

“检验中心能够及时满足企业需求,对扩大区域羊绒产业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宋总评价道。

羊绒产业链从原绒收购到加工纺纱,其间周期长,资金循环慢,因此,资金问题始终是羊绒行业的一大难题,今年更是因国家银根收紧而让很多羊绒企业苦不堪言。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宁夏纤检局积极承担银行质押委托等多项服务,在检验检测环节上予以积极配合,保质、保量、准确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近3年来先后为30家次企业开展质押贷款金额超过30亿元,为羊绒企业融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监管纤维制品篇

近年来,宁夏纤检局的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成绩明显,多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在2016年9月召开的“全国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研讨会”会上,宁夏纤检局就开展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事权划分情况和学生服监督工作在大会进行经验交流。

今年1—7月,宁夏纤检局对全区30家校服生产企业的13.8万件校服进行了抽检,合格率达100%。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宁夏地区校服质量提升明显,款式革新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而且,记者近日走访宁夏部分企业和学校发现,校服生产企业质量意识较强,企业管理者对新标准的理解比较到位,学校能够认真履行校服进货验收制度。endprint

以银川市十八中学为例,今年校服发放当天,校长张淯娟亲自到现场查验检验合格报告。“这个文件夹里收录了2014年以来我校采购所有校服的检验合格报告,我们最关注的是质量安全,因此要求厂家必须出具经专业检验机构检验的合格报告,我们才会收货,否则拒收。”张淯娟指着装满检验报告的藍色文件夹告诉记者。

而该学校连续多年选择宁夏龙凤制衣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其校服供应商,因为该公司在保证校服质量安全,符合不断提高的校服标准基础上,10年来一直未涨价。该公司总经理王婧介绍:“我们每年为银川市10多家学校提供校服,年产量10万套以上。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纤检局的要求保证质量,所有校服必须送检合格后才供给学校;即使有些学校不要求,我们也会主动提供检验合格报告给他们,这是企业长远发展必须要做的。”

更让人欣慰的是,银川市从学生家长到普通市民,都更为关心学生服等校园产品的质量情况,学生服社会共治的氛围正在形成。在一所中学的校服发放现场,一张配有二维码的检验报告异常醒目地张贴在墙上,而排队购买校服的家长和同学则会时不时拿出手机扫一扫,检查将要购买的校服质量状况。这是宁夏纤检局今年在校服质量监管方面的大胆创新,“为防止企业伪造篡改检验合格报告,我们首次尝试在检验报告上加设二维码,每份报告的二维码具有唯一性,让家长和学校验收质量变得简单。”宁夏纤检局局长李文华说。

目前,宁夏中小学生校服覆盖率农村地区达到90%以上,城市地区则达到了100%。为筑牢校服质量安全防线,宁夏纤检局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将所有校服生产企业供应给学校的校服全部纳入监督抽查范围,关口前移,变企业和校方“送检”为质量监管部门“抽检”,从生产源头来预防质量安全风险。

2015年以前,宁夏校服监管是“单送检”,即企业自行选择样品送检。由于对校服生产企业参与招标、供货等情况掌握不及时,监管存在很大盲区。2016年年初,校服“双送检”监管模式推行,即生产企业抽取样品送检,学校收到校服后,再选取一部分送检。但检查中发现,尽管企业和学校抽取的样品都是合格的,但穿在学生身上的仍有可能是不合格产品。为此,宁夏纤检局对自治区的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摸清了全区35家校服企业的底数并全部建立了质量档案。与此同时,经多方征求意见,与教育、工商部门共同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企业按时报备—监管部门及时抽样检验—企业凭检验报告供货—校方凭检验报告收货”方式,规范了校服质量监管流程,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将“双随机一公开”贯穿监管全程,并筹资80万元作为校服监督检验专项经费。至此,宁夏校服监管“全区全覆盖”迈开了实质性步伐。

以往企业送检,还要承担一定金额的检验费,改变监管模式后,由监管部门派人到企业抽样,抽取样品的检验“全免费”。如此既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又可以让企业少跑路,受到企业的高度欢迎和认可。

金秋9月是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同许多新生家长一样,宁夏纤检局局长李文华送孩子去学校报到并领取校服等用品,由于职业习惯他向发放校服的企业问了一下校服的质量情况以及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得知他是纤检局的工作人员,立刻热情地握住李文华的手,“纤检局免费为企业做检验,给我们省了一大笔检验费用,真的是太感谢了。”亲见企业对纤检服务的认可,李文华心里暖暖的。

截至2017年上半年,该局共对宁夏29家校服企业的400多个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检,涉及600多所学校,占到全区中小学校总量的近30%,已经完成的任务中,实现了校服出厂前批批抽检,到校后件件合格的目标。

除校服监管外,宁夏纤检局多年来一直将幼儿园床上用品、学生公寓床上用品的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工作。连续三年来共组织检查了银川市270家幼儿园,强制撤换不合格被褥并没收1793件不合格絮棉制品,及时将检验不合格情况向教育部门和社会通报,引起了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学生用品质量的重视和关心。

坚守纤维质量工作篇

宋岩江一再强调,灵武园区之所以有了精品羊绒的国际定位,之所以被国际客户认可,得益于灵武羊绒产业链各环节对原料质量把控的到位,这一切完全依赖于纤检局有这支技术精湛、履职能力强并深切关心羊绒产业发展的纤检队伍。

“围绕质量核心,强化行政职能,扛起纤维及制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责任,是过去两年多来宁夏纤检局的工作亮点和重点。而做好质量工作,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李文华强调。

杨学是这支队伍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成员。1988年从皮革保养专业毕业至今,已经从事质量工作29年的他,形容自己对质量工作是一往情深,一直希望将自己所学质量理念和质量实践分享给社会各界和企业,为社会总体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杨学始终不忘初心。从产品质量培训员到技术负责人,从助工到高级工程师,从科长到副局长,无论岗位、职位如何变换。杨学总是不放过一切与质量相关的学科学习,从技术、标准、法律到管理,他平时几乎无不涉猎;而且总是愿意将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同事,和他们讨论交流;这一切体现在工作上,则是杨学一直强调的抓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理念和要求纤检局做好质量教育,落实好质量责任,夯实标准、计量工作的行动;而且他一直积极倡导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卓越绩效管理。

杨学执着的质量坚守得到了回报。这一点不仅可以从羊绒企业对宁夏纤检局工作的认可得到体现,也能从他这些年所获得荣誉和成绩中得到证明。近年来,他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得全国质检系统“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多次获得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先进个人,起草的《宁夏滩羊二毛皮制品》获得宁夏标准创新贡献奖,主持的《回族服饰质量要求》经国家质检总局科技立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17篇,2016年获得“自治区质量贡献奖”……

此外,杨学其实还有很多身份,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技术委员会委员;阿拉伯国际标准(宁夏)研究中心专家库专家;宁夏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会员等。

胡艳也是这支队伍中的骨干之一。检验技术的领头羊,对工作踏实执着,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这是同事和领导对胡艳的描述。参加工作20年有余,胡艳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技术过硬的行业能手。自她承担起检验科的管理工作后,科室不断地引进新项目、拓展新领域、创造新纪录,为此她曾多次被评为全区质监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无论是在纺织厂还是在宁夏纺织纤维检验局,纺织专业出身的她从未因自身专业优势而不思进取,而是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她先后阅读过上千份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论文,参加了几十次的各类学习班,学习内容包括纤维鉴别、羊绒纤维及其制品的检验、棉花质量检验、织物物理检验、纺织品化学检验等等,涉及检验工作的方方面面。当年为了考取棉检师,她一有空隙就拿起一团棉花用手扯、用眼观,用三个月时间突破了棉花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件事至今是同事茶余饭后的谈资。

2015年,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胡艳从科室负责人变成宁夏纤检局副局长,她一直说自己技术还过得去,管理方面比较欠缺,这样始终谦卑的态度,恰好是她修养的体现,殊不知,过硬的技术就是她做好管理的最有力武器。

当然,在杨学、胡艳带领下的宁夏纤检局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兢兢业业、坚守质量事业的纤检人,如自治区优秀公务员叶芳芳等,总之,这些人始终倡导“质量第一”的理念,工作中时时刻刻践行着提升产品质量的行动,如区别生活用品和非生活用品的产品质量,明确进入学校的重点要求和标识规定,引导企业推进创新管理等。他们身体力行,书写着宁夏纤维质量提升的新篇章,满腔热血,每天为产业质量提升奔走呼号,在源远流长的质量历史长河里,他们或许渺小,但不可或缺。endprint

猜你喜欢

纤检局灵武羊绒
羊绒鼯鼠新物种被发现
壳聚糖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研究
内蒙古:纤检局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
绵羊绒不等于羊绒
至柔羊绒
灵武长枣水提多糖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中国再生资源(灵武)产业示范基地隆重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