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十九大报告现代化建设部署展现党的远见卓识

2017-12-13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现代化

王红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做出“两个阶段”“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已是可期可及,未来征程上的奋斗目标犹如明亮的航灯。

记者注意到,在“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比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安排提前了15年。做出这样部署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两步走”战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进行解读。

“两步走”战略是一个重大、科学且超越的决策

《中国经济周刊》: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如何理解“两步走”战略?

李君如:“两步走”战略既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纲领。新的站位,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远大宏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十九大到二十大,前3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那么,2020年之后我们将如何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同样是十九大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说,这次报告的一个新亮点,就是对2020年到2050年的30年,做出了战略部署。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用两个15年时间,完成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史无前例。新征程,既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本质特征,又表達了党高瞻远瞩的一种战略思考,还向中国人民展现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明天。

《中国经济周刊》:提出“两步走”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李君如:“两步走”战略意义重大。首先,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习近平同志综合考虑现在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部署。

其次,这是一个科学的决策。习近平同志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尤其是考虑到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确定了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

再次,这是一个超越的决策。这种超越性具体体现在,“分两步走”战略计划到2035年,就基本实现现代化,比原来的设想提前了15年。然后在接下来的1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断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提前15年完成

《中国经济周刊》:从“三步走”到“两步走”,目标清,方向明,而且时间缩短了15年。做出这样安排的依据是什么?

李君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跟我们“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提前实现有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中的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也已经实现。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因为前两步提出的10年解决温饱和10年奔小康目标都已经提前完成,在这两个10年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之所以提出20年,既考虑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同时又意识到还有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实际上这个目标在十七大、十八大期间已经完成,在此期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比2000年翻了两番。到了十八大,我们提出的新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也变了。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表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完成,意味着我们离邓小平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个目标,已经提前到来了。

由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提前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也提前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制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要求,大体算下来,到2035年就可以达标。所以就把邓小平提出的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15年在2035年完成。从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十六大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习近平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周刊》: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能否实现?

李君如:任何目标提出来都是鼓舞人心的,目标能否实现要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要靠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实现现代化是有条件的:

一是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正确,不能犯大错误。之所以改革开放将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那么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犯过大错误,尤其是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大的方向上没有犯过大错误。

二是一定要有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现代化不会唾手而得,就是要靠我们自己干出来。

三是一定要从大局出发,保持社会稳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维稳的事情好多人认为是负担,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如果没有稳定,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中国不实现现代化,老百姓就不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辩证关系。

“美丽”寓意生态文明

《中国经济周刊》:十九大做出的第二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之前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两个字,寓意是什么?

李君如: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提法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了“和谐社会”概念,因此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章。十八大以后,寓意生态文明加上了“美丽”,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总体布局上,目标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体现在字面上,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在目标上不仅加上了“美丽”,而且把原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强”字,告诉我们的是,现代化的中国不仅仅指经济上要富有、人民要共同富裕,还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要强大起来。

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强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一洗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全部磨难和耻辱,真正成为一个强国。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在2050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我的女巫朋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