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商水平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7-12-13周政
周 政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体育与艺术系,厦门,361000
大学生逆商水平与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
周 政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体育与艺术系,厦门,361000
从逆商的角度,随机抽取2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逆境商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逆商水平,归因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性在逆商中的控制、外归因、延伸和忍耐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女性;(2)正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上,女性倾向于做出外在和部分的归因;而负性事件上女性倾向于做出内在和整体的归因;(3)在自我效能感中的策略性、应变力和执行力三个维度以及自我效能感总分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4)大学生逆商水平与正性事件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事件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大学生逆商水平越高,归因方式越积极;(5)大学生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大学生逆商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6)大学生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逆商水平;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面对各类新鲜事物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恰当应对,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近年来风靡大学的校园不良网贷,不少学生陷入困境,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还出现跳楼自杀的悲剧。面对类似逆境,大学生逆商水平的高低和归因方式是否积极显得尤为重要。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和行为认知、推论与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待逆境的信念或态度。保罗·史托兹将逆商的构成划分为四个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1]。而归因方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等其他因素在解释、推论行为结果时的偏向和喜好。对于归因方式的维度,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三度理论,即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和行为者所处的关系或情境,韦纳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归因的三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2]。通常来说,遇到负性事件时,逆商水平越高的人,归因会更为积极。而逆商水平低的人,会相对消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们有足够的信心确定自己能进行某项活动时,就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进行活动,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不同的个体对自我效能感维度的认定各不相同,这种维度上的差异也使人们在选择任务难度的水平有所不同。本文选择策略性、应变力、动机性和执行力这四个维度作为研究自我效能感的维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对困境时,对自身价值和能力有正确认识,抗挫折能力会相应提高,进而表现逆商水平高,而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又存在关联,归因越积极,自我效能感倾向于更高。
逆商、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因此本文着重探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逆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而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积极的归因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高校共28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测试。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收集有效问卷232份,其中男生109人,女生123人。
1.2 研究工具1.2.1 逆商问卷
逆商问卷采用的是由李炳全、陈灿锐[3]改编而来的“逆境商量表”,共有30个情境、60个条目。在这30个情境中有10个顺境,每个顺境2道题目,由于顺境无法体现逆境商数,所以这2道用于测量个体对顺境的反映情况的条目不加入AQ的计分,剩下的40题由4个维度组成:控制、归因、延伸、忍耐,每个维度各有10个题目,全部题目正向计分,量表采用1~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AQ越高。该量表的α系数范围在0.71~0.81之间,重测信度范围在0.73~0.79之间,李炳全等人的研究已经证实该问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适用于评定中国学生的逆境商。
1.2.2 归因方式问卷
归因方式问卷采用张学军[4]自编的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该问卷包括8个正性事件、8个负性事件,每题是通过7点量表分别测量归因的3个维度:内在—外在维度、整体—局部维度和可控—不可控维度。正性事件总分高表明归因方式积极,负性事件总分高表明归因方式消极。该问卷在正式施测后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分半信度为0.549,以及将问卷与SDS量表求皮尔逊相关后发现该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信度和效度。
1.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由王才康[5]所翻译的中文版GSES量表,共10道题目,每题有4个答案:“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在正式施测后结果显示其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分别为0.87和0.83,表明中文版GSES信度很高。对全部数据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进行因素分析,得出该量表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1.3 统计方法
通过发放纸质问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数据结果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和回归分析。Plt;0.05,作为统计显著性差异指标。
2 结果及分析
2.1 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学生逆商水平、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在男女性别上进行差异性检验。男女性别在控制、外归因、延伸、忍耐、正性事件、负性事件、策略性、应变力、执行力9个维度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分别对应的t值,t1=3.47,t2=3.58,t3=2.71,t4=2.81,t5=3.65,t6=-3.08,t7=2.78,t8=3.45,t9=2.28,p值均小于0.05),其中,除了负性事件的平均分比女生低(M1=90.62,M2=96.70,t= -3.08,plt;0.01),男生在剩下的8个维度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女生;男女性别在逆商总分和自我效能感总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平均分也都高于女生(对应的t值,t1=3.49,t2=3.27,P值均小于0.05)。
2.2 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大学生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1,逆商的4个维度:控制、归因、延伸、忍耐以及逆商的总分与归因方式中的正性事件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事件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大学生逆商水平越高,归因方式越积极。逆商的这4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以及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且逆商总分与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以及总分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大学生逆商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表1 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注:*Plt;0.05,**Plt;0.01,***Plt;0.001,下同。
其次,归因方式中的正性事件与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性、应变力、动机性维度以及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负性事件与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以及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大学生归因方式越积极,自我效能感越高。
2.3 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大学生逆商水平对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预测作用,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3.1 逆商水平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以逆商总分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再以逆商各维度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忍耐、外归因这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从表2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逆商总分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能够解释自我效能感27%的变异量,忍耐维度和外归因维度分别解释自我效能感变异量的23.7%和4.4%。
表2 自我效能感对逆商分维度及总分的回归系数表
2.3.2 逆商水平对归因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逆商总分为自变量,正性事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再以逆商各维度为自变量,正性事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只有忍耐这1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从表3可以看出,忍耐对正性事件存在正向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显著,其对正性事件解释的变异量为22.2%,逆商总分可以解释正事件变异量的23.4%;以逆商总分为自变量,负性事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再以逆商各维度为自变量,负性性事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逆商的延伸维度、内归因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逆商总分能够预测负性事件变异量的49.8%,延伸维度、内归因能分别解释负性事件变异量的35.9%和3.5%。
表3 归因方式各维度对逆商分维度及总分的回归系数表
2.3.3 归因方式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以归因方式分维度及总分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只有负性事件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从表4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负性事件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解释自我效能感变异量为31.4%。
表4 自我效能感对归因方式分维度及总分的回归系数表
2.4 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温忠麟,叶宝娟提出的中介变量的检验程序[6],以逆商水平作为自变量,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一步:以逆商水平为预测变量,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以逆商水平为预测变量,以负性事件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三步:以逆商水平和负性事件作为预测变量,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和图1。
表5 自我效能感对逆商水平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6 负性事件对逆商水平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7 自我效能感对逆商水平、负性事件的的回归分析结果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计算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见表8所示。
表8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自我效能感对逆商水平、负性事件对逆商水平和共同回归中的自我效能感对逆商水平的t检验都是显著的,所以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在共同回归中的自我效能感对负性事件的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间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706×0.386/0.520=52.4%。自我效能感对逆商水平的回归系数在引入负性事件后由0.520下降到0.247。统计结果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中介效应模式图1,此图中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分析系数和显著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逆商水平为起始变量,其对自我效能感的两条显著的影响路径中:其一是直接影响路径——逆商水平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其二是间接影响路径——逆商水平通过负性事件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直接路径影响效果和间接路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
图1 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模型
3 讨 论
3.1 逆商、归因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两路光电容积脉搏波结合法利用人体两个不同部位,如手指、手腕、耳垂间等。根据测得的两路脉搏波信号特征点的脉搏到达时间差(Pulse Arrive Time Difference,PATD),通过PATD模型来估算血压[14]。该方法相比ECG与PPG结合法,在设备复杂度上更加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佩戴多个传感器,且传感器的时间同步要求度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测量难度。
社会文化中,男性的期望是独立自强、自信和有抱负等,而女性更多偏向温柔贤惠、依赖性、多愁善感等,社会角色的期待使得男性更加争强好胜。当男生犯错误时,会受到相对严厉的惩罚,相反女生会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对待,久而久之,男生心理承受能力比女生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能够比较客观和全面地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并且倾向把原因归结为外界因素,而女生更倾向于把败因归结为个人因素。张学军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4]。除此之外,社会角色的期待也使得男生更努力地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男性相比于女生来说会更为大胆和自信,这与李娜[7]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大学生逆商水平、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回归结果分析
3.2.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逆商水平的相关、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表明逆商的四个维度以及总分与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和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逆商总分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逆商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逆商水平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会调动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同样,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有正确认识,在抗挫折方面,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二者相互影响,这与严培晶、陈渝诚[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3.2.2 大学生负性事件与逆商水平的相关、回归结果分析
数据表明负性事件与逆商的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逆商水平对负性事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逆商水平低的人在遇到较大困难和挑战时,往往会降低自己要求甚至放弃追求,而逆商水平高的人,会积极应对,成功的欲望以及执着的追求会鞭策着他们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2.3 大学生负性事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回归结果分析
负性事件与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以及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负性事件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归因方式越积极。面对失败经验时,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产生对行为结果消极的期望,多次负面情绪体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相反,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让他觉察到自己的表现和目标的差距,反而变得更加积极努力[9]。
3.3 大学生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关系
结果表明,当负性事件引入回归方程后,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变小,但仍然显著,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极有可能是逆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潜在的一个中间变量。大学生会面临来自学业、人际、社会期望、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正确看待压力、合理地应对压力对大学生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和困难挫折具有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相反大学生如果采用消极、逃避的方式应对困境和挫折,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挫败感,学业倦怠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和认知,对于追求成功望而却步。因此有意的创设一些困难情景可以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他们做出合理归因,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在逆境中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优势,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4 结 论
大学生男性相比于女性在逆商中的控制、外归因、延伸、忍耐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女性;正性事件上,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做出外在、部分的归因;负性事件上女生更倾向于做出内在、整体的归因;男性在自我效能感中的策略性、应变力、执行力等方面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逆商水平越高,归因方式越积极,自我效能感也越高;负性事件在逆商水平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挫折或者危机情景,引导学生面对逆境时积极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姜威,陈健.论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16-120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5-128
[3]李炳全,陈灿锐.逆境商量表在中国606名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8):605-607
[4]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研究生院,2002:15
[5]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2001,7(1):37-40
[6]温忠麟,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7]李娜.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1:13
[8]严培晶,陈渝诚,庞书勤,等.护理本科生逆商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33-35
[9]闫凤霞.大学生归因风格、成就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应用心理学院,2015:18-21
(责任编辑:武艳芹)
敬 告 作 者
经中国知网授权,我刊已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在初审时都要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后,凡重合率超过20%(含20%)的稿件一律退稿。若初检遗漏,文章发表后进入相关数据库复检时,重合率超过20%(含20%)的一律不进入数据库,对已进入数据库的一律删除,且发表费用不退。科研诚信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基本的职业操守,希望各位作者坚守职业操守,诚信投稿,谢谢合作!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1.009
G641
A
1673-2006(2017)11-0043-05
2017-07-04
周政(1988-),湖南衡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