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2017-12-13

发电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科院发电监督

孙 军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30)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孙 军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30)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的对象是发电设备,技术监督的手段是监测、分析,即对发电设备进行监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技术监督工作的设计和开展,目前主要还是囿于技术和管理的层面。本文试图结合经济学中诸如委托代理关系、博弈模型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相关理论,就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应该也不失为促进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回归本质的一种有益尝试。

发电企业; 技术监督; 委托代理关系; 博弈; 成本收益分析

0 引言

中国现在采用的是厂网一家的电力体制,无论是电网还是发电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国家发改委也在2007年颁布实施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电力技术监督导则》。10电力行业的技术监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工作,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状态检修,也有别于一般性质的设备诊断。发电企业开展的技术监督就是运用成熟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掌握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变化规律,并反馈至发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部门,进而反过来指导电力生产以及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进一步提高设备产品的质量。实行全过程多方位的技术监督管理,有利于保证发电设备安全、可靠、环保和经济运行。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的对象是发电设备,技术监督的手段是监测、分析,即对发电设备进行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技术监督工作的设计和开展,目前主要是着眼于技术和管理的层面,但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检视发电企业开展的技术监督工作,无疑还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助于梳理技术监督的基本脉络。本文试图结合经济学中诸如委托代理关系、博弈模型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相关理论,就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梳理分析,应该也不失为促进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回归本质的一种有益尝试。

1 技术监督工作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委托代理理论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并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内涵之一。委托代理关系不仅涉及到一般的商业活动,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几乎所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都交织这两个基本的因素。妥善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商业和社会活动中不必要的疏忽和浪费。

1.1 技术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式

中国在实行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之后,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体制也发生了若干改变,原有的技术监督管理体制被随之打破,地方电科院被划归到发电体系之外,原来行使技术监督职能的地方电科院由原来的上下级管理关系逐步演变为纯属商务性质的甲乙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随着发电企业的区域管理模式重新建立,技术监督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内部管理监督转变为地方电科院的外部技术监督,导致双方之间的管理关系弱化和缺失。由于不是内部的职责,发电企业和电科院作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方和代理方,双方存在着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有关技术监督的管理、服务、评价、考核自然弱化。再加之各种外部客观条件也发生了变化,电力技术进步带来安全、可靠、节能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改善,而且发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降低,使技术监督工作越来越薄弱,本该在技术监督中实施的一些检测、试验工作就被丢弃疏忽,久而久之并形成了习惯。

特别是2011年电网公司主辅分离改革、“三集五大”(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持续推进,地方电科院工作重心更是逐渐转向电网侧,电源侧管理机构合并、资源削减,区域管理不断弱化,部分区域技术监督弱化,个别区域形同虚设,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逐渐偏离其本质,工作效能迅速下降。有鉴于此,各大发电集团开始自行重建管理体系,重新构建了集团公司、区域公司、发电企业的三级技术监督网络,形成了新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企业内有效的技术监督体系。如图1所示,在重新构建的技术监督委托代理关系框架下,发电企业是技术监督的主体,作为设备的主人,是技术监督具体工作的实施者,承担直接责任;区域公司是技术监督的管理主体和区域技术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做实”的要求履行管理责任,督导发电企业技术监督体系的建设与有效运转,指导、监督、协调、考核所属发电企业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电科院为发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受集团公司的委托实施技术监督管理;集团公司的火电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制定技术监督的目标、方向及重点工作,指导检查各区域公司、发电企业和电科院的技术监督工作。

图1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委托代理关系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 of technology supervision as conducted at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s

1.2 技术监督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技术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也势必需要克服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首先,通过优化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使各方的利益趋于一致,同时还要职责清晰,落实责任,确保管理到位。发电企业对现场设备特性的了解最为直接,在设备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区域公司在工作协调和资源调配方面具有管理优势;电科院对同类型设备的特性和故障特点掌握更加全面,具有经验丰富的优势。各层级之间加强沟通,形成良好的日常和应急沟通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协调,从而保障技术监督体系的高效运转。

其次,解决技术监督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问题,不妨建立设备诊断数据库,详细记录日常诊断数据和专项诊断结果,准确预测变化趋势,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另外,技术监督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很多导则和标准已多年未修编,与行业技术发展脱节,无法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造成监督工作积重难返,失去了应有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还可以考虑建立相关标准的检索信息库,按照国家、行业和集团的相关标准、规程要求,开展各项日常技术监督工作,保证工作到位,把规程要求的内容转化为技术监督的工作范围。电科院还可以研究行业颁发的规程,核实标准规程是否齐全和先进,以及标准规程的适用情况,原有的标准和原来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是否适用,有没有更好的标准替代,比如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法代替原来的检测、试验方法,但是规程还是用原来的iagram没有修订,新技术也没有体现到规程里去。同时,要利用技术监督平台的优势,做好行业动态、故障分析、标准规范等技术信息的共享,及时将符合要求的分析报告在技术监督平台上进行共享,举一反三,避免类似故障重复发生。技术监督细则大部分是针对老厂的,对新厂不适用,如实验室的建设等,不能把老厂人力资源方式下的管理要求、网络建设平移到新厂,考虑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厂新机制的情况,新厂新模式更应侧重扁平化。有效克服技术监督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应同时兼顾考量以上这些问题。

2 技术监督利害关系方的博弈分析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前,发电企业技术监督是由原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统一领导,省电力工业局(省电力公司)直接负责,省级电科院作为监督中心统筹管理,发电厂作为责任主体具体实施开展的。在这种统一管理模式下,职责明确、各司其责、优势互补,保障了技术监督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在设备、技术和管理相对薄弱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委托代理关系的重新确立,其利害关系方的博弈策略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2.1 技术监督的博弈模型

如表1所示,技术监督也可被视为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双方之间一个持续不断的典型博弈过程。根据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mixed strategic Nash equilibrium),可以对技术监督的博弈简化设计如下。

C=实行监督的成本(Costs)

B=实行监督的利益(Benefits)

P=不进行整改的处罚(Penalties)

假设:C<B+P

具体而言,C是指需要由监督方承担的直接费用。B代表被监督方配合监督进行整改而给监督方带来的利益,从被监督方的角度来看,其应该相当于进行整改而由被监督方承担的费用。

表1 技术监督的博弈模型Tab.1 Matrix of game playing for technology supervision

θ=实行监督的概率

γ=不实行监督的概率

从监督方实行监督的视角出发,在θ=1的情况下,实行监督,而当θ=0时,则不实行监督。

ΠG(1,γ)=(B-C+P)×γ+(B-C)×(1-γ)

ΠG(0,γ)=0×γ+B×(1-γ)=B×(1-γ)

ΠG(1,γ)=πG(0,γ)

γ*=C/B+P

γ>C/B+P⇒实行监督,γ<C/B+P⇒不实行监督,γ=C/B+P⇒随机监督

而从被监督方的视角来看,在γ=1的情况下,选择进行整改,而当γ=0时,则选择不进行整改。

ΠB(θ,1)=-(B+P)×θ+0×(1-θ)=-(B+P)×θ

ΠB(θ,0)=-B×θ+(-B)×(1-θ)=-B

ΠB(θ,1)=πB(θ,0)

θ*=B/B+P

θ>B/B+P⇒进行整改,θ<B/B+P⇒不进行整改,θ=B/B+P⇒随机整改

2.2 技术监督的博弈策略

参考技术监督的博弈模型,通过外部力量来实现技术监督的规范和强化短时间内尚难以实现。一是上级监管存在缺失。电力体制改革后,技术监督工作由原来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统一管理的模式,转变为由省级能源监管部门、经信委、国资委等单位均介入的多头管理模式,加之行业上缺乏管理,造成思想不统一,监管存在重叠和缺失。二是社会监督资源不作为。近些年随着地方电科院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其对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不再重视,失去监督职能,工作上不作为,甚至出现监督检查时“只问管理、不到现场、不查设备”的乱作为,对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技术监督的博弈过程中,一是要加强设备诊断。要将技术监督工作和设备状态点检工作相结合,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监控,实时掌握设备状态;要充分发挥电科院的技术优势,不断完善发电企业的设备诊断手段,提升诊断能力。二是要加强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的整治。电科院要通过监督检查、非停分析、应急支撑等手段,做好集团层面共性问题的总结诊断、趋势性问题的提前预警、难点问题的科技攻关等工作。三是要进一步深化降“非停”工作。“零非停”理念的精髓就在于,要形成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内的,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流程来预防故障的发生,这与技术监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致的。发电企业认真做好设备故障的分析和措施制定工作,要做到上报及时、分析深入、措施有效;区域公司要制定机组非停管理措施,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掌握现场的真实情况,全过程督导非停处理及防范措施落实;电科院要做好非停管理的技术支持,参与现场调查、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做好非停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

3 技术监督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的学问,通过尽可能低的成本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效应。技术监督作为一个基本手段,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参数进行测试和诊断。技术监督虽然属于技术的范畴,实际上也需要从经济和管理方面来考量技术监督的成本和收益。技术监督最终追求的经济效益是要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水平,降低能耗,并且绿色、环保、低碳,是系统性、跨专业、综合性的课题。出于节约成本的考量,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大参数高容量机组,没有必要靠人力去现场。但是工作实践证明,技术监督工作是发电企业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必不可少的手段,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二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匹配和有效的平衡。

3.1 技术监督的成本收益模型

Y=F(p,s,m,o)

Y是指对于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成本收益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也可以看做是技术监督的效益。

p-技术监督的目的和原则(Purposes)

s-技术监督的体制设计和机构安排(Structure)

m-技术监督的手段和方法(Measures)

o-其他因素(Others)

伴随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博弈模型虽然发生了若干改变,但其根本目的没有改变,就是要保证发电机组安全、可靠、环保、经济运行。首先,技术监督工作是实现企业精益管理的重要手段。技术监督贯穿发电机组从规划、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的全过程,涉及所有技术专业,是生产管理的基石。技术监督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和燃料管理水平,关系到实现精益管理的成败。其次,技术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技术监督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对设备的状态和参数进行监督,能够掌握设备健康水平变化的趋势,判断安全程度,并主动控制安全运行条件,采取预防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第三,技术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技术监督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治理和监测的有效保障,是对环保系统设计、选型和改进的重要支撑,也是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和检修维护质量的有效管理。第四,技术监督工作是提升企业能效水平的重要手段。技术监督工作能够利用覆盖面广的优势,强化跨专业联合和多专业互补,通过对能耗指标的日常监督和深入分析,查找出企业内各机组和各系统的能耗差异,区分出影响企业间能耗水平的不同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提效建议,实现综合能效的整体提升。

技术监督通过检测设备参数能够反映出设备的变化规律,但设备检测需要依赖成熟的技术手段。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就可以纳入技术监督,如果没有,即使纳入技术监督也没有实际的意义,无非只是形式上的管理。中国电力工业的技术监督起源于原苏联电站部的化学和计量仪表两项监督,并逐渐发展到现在导则要求的十二项监督,有的发电集团已经拓展到了十五项监督。技术监督工作,由过去的外部监督到技术监督的再监督,正式转入现在的技术监督支撑管理。

3.2 技术监督的社会成本

根据技术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网络,技术监督的总社会成本可以由以下几项构成。

TC=C1+C2+C3+C4

C1、C2、C3、C4分别为集团公司、电科院、区域公司、发电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分工时要考虑资源的分配,比如实验室如何布局,电科院对于集团公司、区域公司以及发电企业是一个整体,既要考虑资源的布局,也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有的区域发电企业有技术监督实验室,电科院可以考虑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过渡阶段,还可以考虑与地方电科院的沟通合作。

从技术监督成本的内容来看,总社会成本也可表述如下。

TC*=C*1+C*2+C*3+C*4

C*1和C*2,分别为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本的成本,这两项构成了固定的不变成本。而C*3和C*4则分别代表了激励成本和现场进行技术监督检查的成本,这两项构成了技术监督的可变成本。

有效开展技术监督,有赖于能力匹配的人力资本。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包括发电企业和地方电科院在内的各类技术人才大量流动,摊薄了各层级的技术监督队伍,各层级监督人才匮乏,特别是基层技术监督岗位上人才匮乏已成为所有发电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利于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3.3 技术监督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现场技术监督,也应从可变成本的视角来考量。监督检查一般时间安排两天半,首次会和末次会占用半天时间,包括写报告的时间在内,实际检查时间不到两天。根据检查内容一般要去运行、检修、生技3个部门,一般安排运行、检修和生技各半天,如果有几个专业同时对一个电厂的一个专业时,几个人要相互错开检查部门,这样可以保证时间充分利用。如果遇到时间问题,可以对检查重点进行检查,次要的部分适当抽查。现场检查内容在运行方面包括运行台账、定期试验记录(包括大小修前后)、现场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缺陷、启停机记录、DCS检查设备参数情况、事故记录、逻辑保护及投入情况、报表、与运行专工沟通设备有无缺陷和需处理问题。检修方面则包括设备台账、培训记录、大小修文件包、事故处理记录、试验、与检修专工沟通设备有无缺陷和需处理问题。生技方面包括各项试验(大小修前后,包括试验方法、周期、试验报告的检查)、技改(可研、试验、后评估、运行后情况)、上一年度问题整改情况和总结、本年度计划与实施情况、25项反措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和演练、各种报表、自查和其他院所对电厂本专业做的相关报告(可做参考)、与生技专工沟通设备有无缺陷(缺陷处理情况和相应的措施)和需处理问题、新建电厂调试期的资料和试验、非停整改落实情况。另外,各专业的重点检查内容包括本专业基础标准、细则、现场参数和指标、行业标准和技术的更新等。

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可以有效节约现场技术监督的成本。检查之前应准备好前一年度的检查报告,熟悉电厂的总体情况和本专业上一年度发现的问题。最好在检查之前联系电厂准备相关资料,包括非停情况和设备缺陷。对于技术监督内容中由电厂做的项目,电科院要监管,应具备监管能力。用什么方式监管,是否还采用每年一次技术监督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技术监督评价等,也应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斟酌分析。

4 改进技术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出发,始终坚持技术监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要实现两个“回归”,即“管理回归”和“本质回归”,从而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和信息不完全对称的问题,实现技术监督为设备安全、可靠、环保和经济运行提供坚强保障的目标。“管理回归”是技术监督工作方式的回归,就是打造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火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新型委托代理关系,使各方利益趋于一致。“本质回归”是技术监督工作内容的回归和到位,要回到导则和实施细则上来,创建规范的的技术监督体系,建立确保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制度和规范,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通过信息共享为技术监督工作提供持续推动力。

从技术监督的博弈模型考量,要做到合理分工和差异化管理。分工的原则要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和电科院自身的技术能力,电厂能做的尽量让电厂做,新厂新模式和老厂老机制的能力不一样,要差异化管理。对于电厂没有技术能力做的,可以由电科院来做;对于电厂虽然有技术能力做,但是电厂没有仪器的(如一年就做一次的),也可以由电科院来做。通过技术监督的合理分工和差异化管理,让电厂知道哪些是应该自己做的,哪些是可以找电科院做的。

立足于成本收益分析,技术监督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调配资源。要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确保人员、设备、措施到位,尤其对于服务距离较远的区域,要制定专门的保障措施,确保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响应速度满足要求。电科院是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的承担单位(或者说是技术监督平台),代表集团公司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电科院要在集团公司领导下,转变角色,调整工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机制建设,打造成集团最高技术权威单位,培育“区域全覆盖、专业全覆盖、过程全覆盖”的技术支撑力量,培养出若干名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数十名集团内的技术带头人,大量的能够解决现场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与发电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加快推进资质体系建设,以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保障,开展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实验室体系建设,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技术监督的成本,提高其预期收益。

5 结语

与时俱进地推进技术监督回归,也是重新规范、提效技术监督的有利契机,参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设计和开展技术监督,运用委托代理关系、博弈模型、以及成本收益分析这些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有助于技术监督观念的转变和顶层设计,观念的转变就是技术监督要落到实处,不要倾向管理化,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做该做的事;顶层设计就是建设合理有效的技术监督体系,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资源。

[1]Ackere,Ann van.“The Principal/agent Paradigm:Its Relevance to Various Functional Fiel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70(1):83-103.

[2]崔志光,常金旺,刘红权.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要点解析[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4,6:48-50.Cui Zhiguang,Chang Jinwang,and Liu Hongquan.Analysis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of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J].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4,6:48-50(in Chinese).

[3]Guttel,Ehud and Shmuel Leshem.“Bargaining around Cost-benefit Standard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3,103:55-67.

[4]李小煜,谢国强.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68-169.Li Xiaoyu and Xie Guoqiang.“Review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nova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Groups” [J].China High-Tech Enterprises,2017,1:168-169(in Chinese).

[5]Meulen,Barend Van der.“Science Policies as Principal-agent Games: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th Dependency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cience”[J].Research Policy,1998,27(4):397-414.

[6]Ozkan-Canbolat,Ela,Aydin Beraha and Abdullah Bas.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Strategic Innov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Sciences,2016,235:685-693.

[7]王森,张应田,周连升,等.发电机组技术监督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8-10.Wang Sen,Zhang Yingtian,Zhou Liansheng,et al.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ower Generating Plants[J].Resources Economization and Environment,2016,10:8-10(in Chinese).

[8]张勤,刘峰.浅谈电力设备的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J].华北电力技术,1998,10:22-25.Zhang Qin and Liu Feng.“Full Process Technology Surveillance Management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J].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1998,10:22-25(in Chinese).

[9]赵军.论发电企业技术监督体系中各主体的地位和责任[J].神华科技,2009,6:35-38,88.

Zhao Jun.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rincipal Part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System of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J].Shen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6:35-38,88(in Chinese).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y Supervision at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s

SUN Jun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30,China)

Technologysupervisionhasbeenconducted at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s on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 by means of equipment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So far,this kind oftechnology supervision merely falls into the spher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This paper attemptsto analyze the technology supervision from such economic perspectives as principal-agentrelations,game playing,and cost-benefit analysis.Based on this analysis,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Hopefully,such an economic analysis oftechnology supervision could be a step forward to rationalize and revitalize the technology supervision as conducted at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s.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 technology supervision;principal-agent relations;game playing;cost-benefit analysis

F426

A

2095-3429(2017)05-0072-06

10.3969/J.ISSN.2095-3429.2017.05.018

2017-08-03

孙军(1966-),男,内蒙古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能源经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电科院发电监督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夯实监督之基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