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明初的转折
——汉族移民入滇史略
2017-12-13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杨开院
□ 文·图 /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杨开院
云南明初的转折
——汉族移民入滇史略
□ 文·图 /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杨开院
在大多数的云南汉族家里,如果家里有老族谱,那么老人家肯定会拍着族谱上的灰尘告诉你:“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是我们今天了解云南历史和文化另外一面所不容忽略的问题。
在云南,那么多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从南京来,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来?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他们又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这些疑问的大背景。
移民: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
重翻历史,其实说“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并不是没有依据,明朝是云南历史的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我们先来看看移民的前奏曲。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虽已平定,但云南地区仍然拥戴元宗室,誓死与明朝抗衡。
刚开始,朱元璋认为云南偏远,不便用兵,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对云南招降屡遭失败,朱元璋只好决议武力攻取。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当年九月,30万兵马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
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个月后,昆明城被攻破,再过3个月(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试图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的差异。云南少数民族占绝对优势,各民族各有领袖,自成部落,且拥有武装。往往明军一过,当地民族便揭竿而起,趁虚反抗。这样,将内地的政治体系应用于云南地区无疑是行不通的。
鉴于此,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县并州,例如把现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来管理,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来管理。
经过调整,云南的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的压力也就大为减小了;对行政版图进行调整后,接下来就实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质与内地一致;第三就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
军事移民与军屯
这些移民如何进入云南的?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数千里,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古代,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性质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
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实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
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战事结束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
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以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如此强大的军阵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与此同时,守军将士的粮库出现了亏空。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统帅沐英也进退维艰了。
不过,他很快发现解决的策略:云南地广人稀,土地十分富饶,只是缺少会耕种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来专门种粮,就不用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运粮来了。
1386年,他将这个想法写成奏书,呈递给朝廷。朱元璋阅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准备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购买健壮耕牛万头。这样,从北路而下,士兵赶着耕牛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南了。
这批士兵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打仗,打仗之余还要拉着牛耕田种地,这就是著名的“屯种听征”。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总人数达15万之多。因为军事征伐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云南的军事移民逐渐减少,除了“三征麓川”和万历年间的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外,便无大规模军事征调活动。
是“罪徒”,还是国家功臣?
第二种移民方式是罪徒移民。这类人,数量无法统计,但也是明朝“新云南人”的一员。
所谓罪徒移民就是把那些触犯国家法律的人赶出家乡,迁徙到外地,这是一种除死刑之外最严重的惩罚方式。自秦汉以来,罪徒移民的惩罚就存在,历史上也称为“流放”“发遣”“刺配”“谪戍”“充军”。明代的法定惩罚体系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制,也就是有五种惩罚方式,其中流刑又分为三等,分别为流放二千里、二千五百里和三千里等,都杖一百,不再拘役。
与明以前的历朝相比,明代充军实施规模最大,在明朝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充军的法规发展持续不断,相应的发往外地的罪徒移民也持续不间断。流放、充军的人口一般都到“烟瘴、极边、边卫”之地,云南既是明朝的极边之地,又是当时著名的烟瘴之区,这类移民在移民总人口中自然占有很大比重。
有明一代,内地官员谪迁至云南的最早案例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监察御史章良因罪迁云南府任儒学教授,当时距明军平定云南仅有半年时间。后来,那位平定云南的“征南将军”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他的家属也被流放至云南,在此生活至今。历史的风云变幻总是令人唏嘘不已。
明朝一代,流放、充军云南的“罪人”,既有朝廷重臣、富商大贾,也有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这些人被迫远离家乡,在漫长的入滇之路上应该是万念俱灰的吧。路途多险阻,征程多意外,无数人在途中丧生,坚持下来的多是那些身体硬朗的人。这些人来到云南,或开赴更远的边疆,镇边卫国,戎马一生;或登上荒凉的高原,开山拓坝,辛勤耕耘,用收获充实冰冷的生活;或是独辟寒舍,揽众讲学,用思想的火花重构生命的蓝图。
此外,明朝进入云南的移民还有“非官方”性质的自主移民,如为逃避徭役而背井离乡的移民、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难民、为经商而四处奔走后定居的商人。这些移民进入云南,加入了开发云南的阵营中,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杨姓家族的族谱,最近一次修订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家谱记录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杨氏男性祖先世系情况。杨姓后人认为,他们于明初从应天府迁移至此,最初的迁移目的是保卫祖国的边疆。
清平洞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境内。1583年,明朝廷命邓子龙等率军前往云南抵抗缅甸洞吾王朝军队的入侵,在此地打败缅军。
昔日的他乡,是今天的故乡
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云南后,很多人意识到回乡无望,便做好了葬身此地的准备。很多人仍然盼望着重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努力寻找出滇之道,留下了众多感人的故事,如“宋氏邮亭题诗”“刘谨三进云南万里寻父”“杨状元充军”等等。
千里殊途,且险且茫,回不去的人们只好安身立命,有条件者以文字记下了这次大迁移的始终,记录下远方先人的名字,以保证血缘清白、世系不乱,久而久之便成了家谱。目不识丁者只好将祖先的故事以口头方式传给后人,希望子孙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无论以哪种方式,这些远离家乡的汉人们成功地做到了思想上的落叶归根,不负祖先使命。
三征麓川
麓川为元、明时期的地名,大致位于现在的德宏州瑞丽市。元朝时所设置的行政单位,隶属于金齿(今保山)。明代云南西南的“白夷”(傣族)贵族思伦发、思任发、思机发数次积聚力量,试图建立“麓川王国”,与明朝抗衡。明朝分别于1441年、1443年、1448年发动了征伐麓川的军事行动。
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
“洞吾王朝”是缅甸的封建王朝之一,存在于16世纪—18世纪。
明嘉靖年间,洞吾王朝大举对外扩张,向东侵犯云南境地。1583年,明朝廷命邓子龙等率军前往云南抵抗。在今施甸姚关地区打败缅军,阻止了其进一步的侵犯。
(责任编辑 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