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2017-12-12范征宇
【摘要】立德树人应作为教育教学事业的根本任务,面向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的崭新阶段中,教育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理念所开展,作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思想武器。本文即基于这一背景,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基本理念的关键问题展开探索。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立德树人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够面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对于高等教育教学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高职院校在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从教学管理入手,在人才培养中高度融合对职能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面向社会输送一批批高性能的技术性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探索立德树人的新方向与新举措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
首先,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地位是面向社会输送具有高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也是立德树人的可靠保障。在高职院校面向学生所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思想影响,并引导与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因此,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充分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挖掘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思想精髓,找准有凝聚力与吸引力的部分,在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理念下,重视对职业人、社会人的培育,同时重视对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同步提升。
其次,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同时也是树人的根本所在。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新形式下,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键。高等教育不单单应当停留在知识、文化、技能的培育层面,同时还应迫切呼唤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换言之,高职院校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事业真正意义上为学生,乃至为大众所满意,就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 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举措
首先,应当积极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这一载体,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职院校面向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与载体,肩负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作用下,社会环境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以及一体化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也必须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方式与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水平,让思想政治课程下所弘扬的思想精髓能够为学生所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可以通过各种诗词诵读大会、辩论赛等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不断激发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参与式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教育,一来可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二来可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其次,应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功能,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化能够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结合。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营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担当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全方位立体化构建校园文化,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学以及毕业典礼等多种特殊时节,找准时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品牌活动,如"校园科技文化节"、"校园社团巡礼节"、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为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中的落实奠定基础。
最后,应借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志愿者服务的机会,推进社会管理的参与性。高职院校在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各种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契机,如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积极结合立德树人这几工作,提高学生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参与性。通过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不断提升社会素质,培养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精神,更为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建设实践中,从而达到践行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目的。
3 结束语
本文上述分析中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索,首先研究了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为学生乃至大众所满意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针对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积极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这一载体,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功能,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借助于高职院校學生社会志愿者服务的机会,推进社会管理的参与性这三个方面在内的关键措施,望能够使立德树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巩固。
参考文献:
[1] 付胜利,张勃.略论美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1-23.
[2] 穆颖超,白楠.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以云师大文理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7,(6):7-8.
[3] 穆明,陈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6):134-137.
[4] 王军,叶军,田晓放等.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构建中医药文化特色素质教育体系--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7):534-536.
[5] 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01-208.
作者简介:
范征宇(1975年-3月),男,汉族,江苏如皋人,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