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大学生风险问题研究
2017-12-12黄小荣
摘要:在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后,生产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改变,相比较以往农业社会中的自然风险,机器大生产后人们面对了更多人为的社会风险,例如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有受伤的危险、湖北省某市商场中的"电梯吃人"事故、江苏某市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疑受化工污染地皮影响几百名同学患病等。本文试图归纳我国后发型社会和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类型和应对策略,同时指出"现代性"是风险社会诞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风险社会;后发型社会风险;大学生风险;现代性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带来了各种风险;科学技术虽是第一生产力,但其副产品效应带来了各种风险;政治决策在处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时带来了风险;现代国家大多以民族国家的面貌出现,它们之间潜在的或已发生的军事冲突带来了风险等。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
一、风险社会理论综述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于1986年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标志着风险社会理论的诞生。他认为风险具有了全球性,且其未来造成的灾害无法精确计算。工业社会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特征,同时也生产了各种"人为"风险。
吉登斯没有关于风险问题的专著,但是关于风险也有相关论述。在他看来,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特有后果。他指出,"自然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标志着风险社会的肇始。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具有全球性、人为性、难以预测和难以控制性、二重性等特征。
夏玉珍老师带领的科研团体,多年从事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系列研究,对社会问题、腐败问题、信任问题、现代化发展、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社会风险的分配、预警、干预和治理等角度为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杨永伟(2016)曾运用吉登斯的现代化自主性动力机制原理,加深了我们对于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风险社会的认识。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现代化自主性动力机制的三个方面。
目前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吉登斯的"外部风险"和"人造风险"过于宏大叙事,而个人面临的风险,应归于保险对应的范畴,如何在社会层面找到对应的"风险"呢,既不过于宏大、在"世界范围内担心环境问题、核风险"等,又不失之于个人眼界的踞促。那么,似乎应将"风险"放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讨论为宜。则我国的社会当下存着什么风险呢?本文将"风险"定义为个人、组织或国家面临的潜在危险。此类危险发生过,危害大,且有可能在未来仍将出现。
二、中国后发型社会面临的风险
1.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风险
生态环境在风险理论中也是一个关注的地方,比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转基因食品"和"核电站安全"等等。中国面临的生态安全主要是后发型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被迫上马一些落后产业(特别是高污染性行业和产业,如造纸业、农药厂等)。用发展社会学的"依附理论"也可解释这一现象:发达国家将高污染性产业配置到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风险。
2.经济保持長期高速增长压力的风险
发展中国家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时,面临的外部发展机遇不同,国家决策不同,有的成功将国民人均收入从3000--10000美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如韩国;但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经济发展速度陷入停滞状态。我国的应对策略包括近年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经济结构转型、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缩小贫富差距等政策。大学生面临的经济风险和经济机遇是并存的。受惠于国家的各种创新、创业政策,以及目前"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在增多,但同时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结果的两分法,都会带来各式风险。
3.国家政治环境安定团结的需要和转型期社会矛盾增长的风险
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威胁正常的社会秩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仍然是目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矛盾。但从生活世界来看,概况起来主要有两大矛盾。首先,贫富差距的扩大。如不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缩减贫富差距,势必抵消改革发展的红利,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其次,对于国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在改革开放的国策下,似可借鉴日本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缓解各类社会矛盾,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增长。
4.霸权国家、不友好国家和其他敌对势力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的战争风险
风险社会理论关注核战争的危险,认为在财富、权力、声望等方面占据优势的阶层在面对核战争、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风险时,其转嫁风险的能力和机会将被弱化。全人类将统一接受这类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具体而言,霸权国家借"岛屿争端"企图拖延迟滞中国的复兴之路。国际关系学对这一领域有着更深刻的见解。笔者更关注外在的国际环境对于我国的社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例如,每次日本政府在钓鱼岛或慰安妇等问题上的右倾举动都会给日资企业在华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中日民间的友好交流设置人为的情感障碍。尽管如此,2016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去日本的"买买买"现象可以用"世界经济一体化"来解读,或是"政冷经热"来解读,或者"民众用脚投票"来解读等,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密切,战争风险越小。
三、大学生在后发型社会中面临的风险
身处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国度,在国家艰难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征途中,面对我国典型后发型社会的各种风险时,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的风险有不同类型:
第一,校园生活风险。大学生在校园中面临的生活风险集中在食堂饮食和宿舍消防,即吃、住两方面。高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食材在大规模保存、烹饪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或产生毒性,因此,群体性中毒是高校与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高风险事件。除饮食风险外,在宿舍这样特殊狭小的空间场域中,来自五湖四海的4-6名同学要共同在一个宿舍中生活3-4年时间。大学对于公寓电器安全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火灾风险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生命财物安全,各大高校对于消防安全都是高度重视的。
第二,心理健康风险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领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负面事件或压力事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风险会对大学生和高校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体现在不能正常毕业或取得学位证的学生,或考研失败的学生,按其归因的不同对自己、对母校、对同学产生悔恨、怨恨、嫉妒等负面情绪,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一些校园生活的困扰,如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学生会或协会人际关系紧张,失恋的伤心挫败感,各种竞赛失败受挫等,大学生如不能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势必也会影响到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或扭曲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不平静的,严重时还会给她们的大学生活带来风险。如目前有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为此不惜网络贷款,面对高额的利息,他们手足无措,在被网络贷款公司非法将其裸照公布在网上后,有的学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轻率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风险。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各种社会组织不发达,社会阶层大致只有"士农工商"四大类,阶层内部和阶层之间社会流动的机会小,个人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命运"风险。自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社會化大生产阶段,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有所缓解,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在不断细化,社会流动的机会在增加,个人逃离先赋地位的"命运"风险,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在增加。大学生在高考后填报了志愿、选择了专业,也就选择了未来工作的大致方向。虽然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但是现代社会更偏向于专业技术性人才,如果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堪忧,这将给大学生带来影响一生的严重后果。
四、大学生风险的管控与治理
"风险的管控与治理"理念的产生是在人类征服自然,希望把握自身命运的愿望下诞生。比如在标准化的流水线工厂车间,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和社会组织下,事物的发生、发展是可控和可预期的,就如天气预报一样。
第一,针对校园生活风险,高校后勤部门首当其冲,需承担主要责任。其次,学生处和
第二,心理健康风险是大学生面对的潜在或现实性风险中影响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风险之一。其对策:首先,继续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本省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我校承接了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单位评审答辩会。其次,在经费和时间允许下,将心理咨询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培训计划。这项工作可以首先在学工队伍中开展,待总结了经验之后再向各系部专业教师扩散。最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手段、措施,如系部的二级心理辅导站,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月,校级的心理健康运动会等。
第三,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风险,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有《大学生就业辅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可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参考文献:
[1]杨永伟,夏玉珍.风险社会的理论阐释--兼论风险治理[J].学习与探索,2016,05.
[2]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3.
[3]夏玉珍.论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风险与代价--基于风险社会视角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01.
作者简介:
黄小荣 (1981-),男,湖北荆州人,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辅导员,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思想史研究
夏玉珍,吴娅丹.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J].甘肃社会科学.2007.1
夏和国.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研究[D].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