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管理

2017-12-12王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风险管理部门

王蓉

摘 要: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监督,从而实现对风险的防范工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就审计工作中风险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在降低审计过程的错误率,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1风险与风险管理

我们常说的企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对未来发展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一般来说,企业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运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风险管理主要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中的风险性,使人们更好的追求安全和幸福,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由此发展起来的专门的科学。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就是企业管理的高层和企业员工共同对企业进行的过程,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战略制定和企业各部门的活动中,用于确认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風险,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将风险的管理渗透到整个企业管理各项流程中,同时更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体系以及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管理体系),从而保证风险的全面管理,上面已经简要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准确的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没有终点,整个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2)风险管理要受到管理人的影响,企业管理的成败主要是由企业管理人的影响。3)企业风险管理应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并应以一种企业总体的风险组合的观点来看待。4)风险管理的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规避风险。5)风险管理仅为企业的管理者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保证。

2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

总的来说,企业有必要监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借此来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判断是否能够盈利。内部审计之所以涉足风险管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

近年来,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导致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风险也大大增加。内部审计的工作就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的方式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以及改善组织的经营情况。

2.2内部审计对发展的渴求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不断的发展,也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寻找新企业,同时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风险的管理工作,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3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1)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对风险进行管理。一个部门产生风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将风险传递到其他部门,这就像食物链一样,一环紧扣一环,这样一旦发生问题就使整个企业陷入瘫痪。这在日常审计过程中很常见,一般来说,一些部门为了逃避风险,会出现道德过度,将责任推脱到其他部门的头上,例如:一些采购部门,在购买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材料的规格和型号、质量方面的问题。而这方面真正出现问题时,责任已经推卸到其他人头上了,这些潜在的危险往往是通过销售部门反映出来,最终给企业也带来了损失。但是审计部门却不一样,因为审计部门不依附于任意的结构和部门,审计部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性地、全面性地对风险进行预测,一旦在风险预测中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来指导对风险的管理工作,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处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和短期计划目标调节实现对企业的风险管理。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可以将对整个风险评估的结果直接反映给董事会。这样由董事会来直接对风险进行掌控,同时也能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3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就是对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监督,主要有三个方面:1)可以充分评估风险;2)评价已有风险衡量措施的恰当性、准确性;3)判断对风险规避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3.1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

风险识别是对那些企业、以及机构所产生的的风险进行判断和归类。也就说,判断企业面临哪些风险,并对已有的风险进行整理和规避。即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

3.2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风险衡量主要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应用管理科学技术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内部审计人员要对审计的结果进行检验,来判断审计是否恰当。

3.3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

对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以及已经存在的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针对整改意见提出整改措施。风险的防御是指在降低已识别出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采取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

总结: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工作必然要设计到风险管理领域,同时内部审计也是环境因素和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而言的,主要的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从而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正常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崔青华.浅谈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12):243-243.

[2]张亚琴.论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J].经济师,2009,No.244(6):182-183.

[3]许苑.关于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9):88-89.

[4]舒史广.加强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提升铁路审计工作质量[J].中国内部审计,2011:67-69.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风险管理部门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