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12-12刘世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读书教材文章

刘世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46-01

小学阅读教学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积累材料提高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感受、分析、理解、评价几个方面突出阅读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的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电视动画精彩画面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失去了兴趣。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上的阅读训练,不会读书,不爱动脑筋,阅读只等老师讲解。阅读品味差,不喜欢阅读,喜欢老师的讲解阅读能力渐渐下滑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营造自由、民主、宽松平等的阅读教学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要爱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问难,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尊重学生不同意见,对学生意见要做积极评价保证课堂气氛的宽松,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

二、重视早读,珍惜早读,提高阅读能力

早读重在突出重点,重视诵读、积累、感悟和熏陶地读,重在整体把握加强整合地读。要突出人文性,实践性。早晨人的大脑非常清醒,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也非常活跃。因此,早读时间应以读为主,教师应结合学生个性差异、阅读基础,将学段阅读任务,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后续知识联系做全盘考虑。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注重读悟结合。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深情诵读中品評语感,体味文章情感,感悟文章语言之美。

三、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在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生活世界,社会实践,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有利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化所追求的亮点。语文教学实践,要以发展学生语文素质潜能为核心,处理好教材与阅读关系。

1.精读细读,逐渐提高阅读能力。精读,坚持用普通话朗读,教师要以语文课标理念为核心,以三维目标为指南以发展学生为遵旨,学生当前学情为根基。搭建精读细读平台才算阅读。动手动笔多练习,读写平台。以突出学生是教材的挖掘者。将范读、默读重点语句反复读的眼看、口读、耳听、脑记、仿写紧密结合。还可以进行读演结合,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教材故事情节之中。比如,在阅读?宴子使楚?一边读一边编成课本剧演练。以收到与课文脉络贯穿同行,与作品语言色彩同感的读书效果。

2.悟练结合融汇贯通,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悟出感想欣然动笔,这是获得知识运用之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化知识,对教材知识的熟计。要熟熟记教材,必须反复的读去记。现在的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把圈点批注,提问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课标?强调重视朗读,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感悟、积累欣赏。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四、从阅读效果上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要达到好效果,首先读熟文章。读时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读字句。声音高低快慢要适中,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读得抑扬顿挫,舒缓有至读出句段的联系。我们只有把学生放得开,学生才能活起来。学生学会安排时间反复阅读,才能养成習惯。对背诵的文章,从量上去完成,从收效上去保证,日子长了,聚沙成堆,积水成河。

读好书求其解。真正会读书的人思维开阔,知识丰富,理性升华。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学的作者怎样捕捉读者心里,与作者共同分享作品思想感情。读思结合,自能感受流水细细,浸润心田。

层面渐进,不断创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阶段性,所以低年级学生培养阅读能力,以多读少写为主。多进行读法引导,把认读字音,了解词义和文字说话写话能力有机结合。高年级以多种方法读悟文章思想感情,悟作品含义。读中遇疑展开讨论,交流见解,解决疑惑抒发感悟,建立思想。最終使学生自己学会读书不等老师讲,自己习作不要老师教。就叶圣陶所说:教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是阅读能力培养成功之点。

猜你喜欢

读书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