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微型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12宋龙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设置教学内容教材

宋龙斌

【摘要】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活动容量小的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属于“经济适用”型课,它没有减少教学的任何环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问题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更有利于解决具体情境中出现新问题的能力。在微型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微型课的基本特点,采用问题化教学,更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微型课;问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15-01

什么是微型课?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活动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备课,现场授课。微型课属于“经济适用”型课,它没有减少教学的任何环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常说的微型课指的是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由于没有学生,老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在自问自答的模拟环境下进行的,是在假设学生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原生态的课堂真实情况,更不能客观反映一个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整合并真正的呈现能力,所以,常规的没有学生参与的微型课无法甄别一个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

什么是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PEI:Problem Enriched Instruction)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78)论及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时说:“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陈述都当做是对某个问题的反应或回答,而要理解这个陈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可见,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整合为有价值的问题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缺乏解决具体情境中新问题的能力准备,更没有发现问题的敏感与习惯。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问题化教学设计,它以设计教学问题为切入视角,强调教学问题集的系统性,层次性,序列性,并为教学问题的设计提供支架模板,以帮助教师检验教学问题集的有效性。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被大多教师所意识到,并且在常规课教学中已有很多有效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能够针对一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不同深度的相关思考问题,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到各个层次组的学生需求,而且可以诱发他们在不同层面的思考与不同的求知方向,以此来促使其保持思维的深刻性和连续性。如果能够更加合理地运用,也势必将发挥它的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展现授课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能够显示自身教学水平的真实程度,能够让微型课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问题串,引人入胜,等等。

那么在微型课教学中,怎样把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然后加以应用呢?

一是教师在设置問题时要吃透教材,整合课程资源,明确教学方法,要当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就是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一种在创造,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问题化教学思路。“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又可以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让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探索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

二是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探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只有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及行为设置问题,组织教学,我们才能克服那种所谓的以表面活动为基础、以及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指导,同时也才能克服那种造就刻板答案与表面化知识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反对设置的问题都是要学生回答是什么或者是回答对还是错的问题,反对不经过思考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问题,反对设置问题脱离教学主题和重、难点,反对设置的问题不能为学生提供可探讨的载体和素材,更不能设置的问题指向不明,针对性不强。

三是将教材知识设置为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微型教学过程中呈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链,必然能激发学生不断探求知识的欲望。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进行问题设置梯度性的操作?

一是可以用面向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问题设计模板,即“四何”问题分类法,具体就是“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再具体一点就“是什么”(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形成的原因或出现结果的原因),怎么样?(评价),怎么做?(启示、经验或教训)。

二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问题结构通常分为识记了解、理解运用、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面对基础组的学生,问题主要是较为基本的概念和浅显的问题,强调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一般性运用,重在学会模仿;第二个层次主要是面对中层组的学生,问题为具有发展性的和稍有变化的,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培养其一般的数学思维,重在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面对发展组的学生,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能力性,重在培养其思维的严谨和广阔,发展其抽象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境创设来完成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四是问题的设置要结合教学内容,同时要具备“新”、“奇”、“趣”,以疑促思,以奇促趣,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动力。

综上所述,是笔者近几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也是自己在实践问题化教学方法体验中的浅显探索。虽然稍显“嫩绿”,但也恰恰说明是正在“成长”着的。希望更多同行可以思考、探讨问题化教学方法在微型课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和心得。

参考文献

[1]闫金库.中小学教育[J].基于模块教学下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策略探究,2013年8月总第144期

[2]胡小勇编著的《问题化教学设计》.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置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