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图谱在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7-12-12程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图谱旋律节奏

程方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96-02

“图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谱,它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或动机。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它把音乐材料形象化、直观化、简单化。在《音乐课程标准》1~2年级学段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著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的,即使是不同的体裁,都能使孩子接受。”对低段孩子来说,形象化的东西永远要比抽象的易于接受。课改后的音乐教材,尤其是一年级二年级的音乐课本,翻开后几乎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内容都配有图谱,有旋律线条的、有字母谱,有节奏谱、打击乐谱,柯达伊手势等等,有效运用这些图谱,给我们教学上带来了很多方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我图谱在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下策略。

一、图谱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歌曲教学中最合适的图谱莫过于旋律线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将歌谱中的符头用线连起来,每个乐句的旋律线也自然而然出来了。也起到了一个预先提示的作用。让孩子在歌曲演唱中边唱边划旋律线,更容易唱准歌曲。其次,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问题。歌曲中出现相似的乐句时,学生按照一贯的歌唱模式,总是唱错、混淆。单纯地靠口头说教,意义不大,且学生唱歌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刻巧妙地运用图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唱准、唱好。如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的歌曲《咏鹅》,歌曲为两个乐段,两个乐段各有四个乐句,且第三、四乐句用不完全重复的手法,将第一、二句歌词反复一遍。图谱的设计中,我将四句歌词出示,并用两种颜色划出两段旋律的旋律线,这样学生可以清晰看到两段旋律的对比,高低起伏的不同。图谱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且在演唱中根据旋律线的提示,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点问题。

巧妙地运用图谱,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歌词。如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湖北民歌《牧童谣》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根据歌词的意境,我配了副图画,给了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不仅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歌词,同时也为歌词的创编提供了素材。“(问)天上什么白又白?(答)天上云朵白又白……”图谱能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更符合这一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无疑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图谱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中的另一个重头戏。但同时音乐欣赏也更高深、更抽象。一直以来,如何上好欣赏课也是一线教师们一起研究探讨的一个话题。音乐感知心理、音乐教学心理的研究证明,视觉对儿童的音乐感知效果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图谱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将视觉与听觉艺术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形象。在低段教材中欣赏也多是用线条、色块、形象的图谱来表现音乐形象的。根据不同欣赏内容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图谱来为教学服务。如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颂祖国》,节奏紧凑,舞蹈性强。主题旋律出现了三次。我是这样设计图谱的,出示带字母谱的旋律线以及三幅图画,让学生在每次主题旋律出现时选出适合的图画并说出为什么,从而学生听出情绪的变化以及力度的变化。《单簧管波尔卡》我根据三段不同主题旋律划出相应的旋律图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如《快乐的小熊猫》和《牧童短笛》,我则选用的是通过色块来表现音乐的段落和情绪。在欣赏《大象》中,A主题旋律我选用大象脚印来表示旋律线,B段主题用一条舒展的旋律线来表示。同时配以简单的大象舞蹈和大象唱歌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不同主题表现的印象选择合适的图片。在《袋鼠》中,我则用袋鼠的脚印给出旋律线,同时强弱通过脚印颜色的深浅表现出来。《狮王进行曲》中用带字母谱的小脚印旋律线表现狮子走路的形象,波浪线表示狮子的吼叫声,同时在狮子吼叫声后畫了简单的动物形象来表示狮子一吼小动物都吓得抖一抖。通过图谱,吸引学生注意聆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让学生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和颜色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

三、图谱在感知音乐表现要素中的运用

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力度、速度等是音乐最基础的知识。图谱的运用让这些无形的音乐元素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在一年级教材里可以看到音符的学习有通过形象的小人儿动态来表示的,有通过方格来体现的。在音符的学习中,我通过切蛋糕图谱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音符以及时值。在节奏组合中,我是这样设计图谱的,一个四分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我则旁边画个小狗,提示狗的叫声“旺旺旺”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两个四分音符的节奏,我则画只青蛙,用“呱呱”的叫声来引导学生,两个二分音符的节奏,我则画只猫咪,通过“喵—喵—”的叫声引导学生,两组八分音符的节奏,我则画匹马……在力度记号的学习中,我画出渐弱渐强的符号,并在两端强出标出f,中间弱处标出p,同时在渐强渐弱记号里用表示强弱的●○呈渐变色表现出来,让学生掌握渐强渐弱。同时,教材中用兔子和乌龟的形象表现音乐的快慢,用狮子的吼叫声和猫的叫声对比强弱,用爬楼梯的形式认识音名等等,这些图谱形象好用,有效解决了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的枯燥。

图谱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学习音乐的钥匙,让我们轻松地开启抽象的音乐之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紧紧围绕“音乐”这条主线,巧妙地设计图谱、运用图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为我们的课堂增添光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谱旋律节奏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节奏
给你的信
轻快漫舞
图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7月,盛夏的旋律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