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和应用
2017-12-12吴翔
摘 要:本文展开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及应用探讨,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电力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线损率过大,严重影响国内电力系统的发展。根据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对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加以研究是尤为必要的。本文首先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加以阐述,同时重点研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电力系统;应用
前言:自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后,我国各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此新的发展形势下,电力系统发展中的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作为新兴的一种电能计量方式,在电力公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电力公司节约电能资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及应用,能够为日后提升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研究价值。
一、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
(一)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特性
在信息化时代下,电能计量封印对于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电能计量封印的作用,对其加以创新是尤为必要的。目前,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逐渐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分析,能够发现其具有鲜明的特性。第一,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不能够被重复性使用[1]。主要原因在于,其多用于监测电能资源在使用中是否存在漏电或是被窃电的现象,需要实际的电力操作检查。因此,其通常作为一次性使用工具。第二,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其作为监测性工具,由电力工人依靠手动操作即可完成工作,使用方便快捷。
(二)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根据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深入分析,发现部分电力公司为了提升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应用水平,通常会在电力计量管理部门中,采用以数据处理为基础和依据的先进技术。一般来说,手持终端设备便是其中作用较为突出的通讯电子识别设备[2]。该终端设备在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被应用时,通过读取二维码或是数字芯片的方式,实现对电表、计量柜、电能互感器等电能计量设备的准确识读。同时,在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持下,可以从不同程度上完成对电表的加封和检查,从而提升电力公司对电能资源的管理水平。
二、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入库及回收应用
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时,首先要对电能进行入库处理[3]。计量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应计划进行发封印的采购,并向电力供应商提出型号和封印数量等。供应商则根据计量部门的需求,按照基本订单进行封印生产和交货。在对其进行封印交易时,供应商应在检查无误后,向计量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光盘。计量部门在收到封印后,应由质量检查人员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检查封印的质量并将其验收入库。同时,要注意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回收。对于未使用或未拆开的封印要及时加以回收,并将其整理到管理部门进行保管。根据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对封印的需求,将封印及时的发放给他人。
(二)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加封和检查应用
将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对其进行加封和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加封过程中,计量检定加封流程一般需要在计量室完成。计量检定人员应根据封印的实际情况,领取需要检查的封印,并对表计进行检查。对检查合格的表计进行严格加封,同时采用终端扫描的方式,在加封上打印条形编码和编号,以此完成對计量封印的加封。在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检查中,用电检查人员应深入现场,通过对比表计条码的扫描,明确现场检查表计封印的现状。同时,对待检查的封印编号加以扫描,并将数据传输回主站,经由主站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对用电情况和计量加以调查。由此,通过对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用电检查,明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结语:在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被研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于电力公司中。从某种角度而言,作为新型的电能计量方式,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能够有效实现对电力公司电能资源使用计量的测评,有效辨别窃电行为,从而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为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的特性和终端设备功能方面,展开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同时,从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入库、回收、加封及检查等方面,研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关于新型智能电能计量封印相关内容的探讨,可以为日后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周婧莹,于宏涛,卜首文,等.新型计量封印的启封设备设计[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4(22):252.
[2]周振柳,李丰鹏,郑安刚.轻量级安全的RFID电能计量封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30(02):304-310.
[3]张密,郑安刚,邹和平,等.新型计量封印及自动加封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52(05):1-5.
作者简介:
吴翔(1985,2-),男,湖北荆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配网,营销,电费回收,网改,电能计量等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