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7-12-12王丁丁
王丁丁
【摘要】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说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
【关键词】计算机毕业网;基础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47-01
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能否具有迅速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计算机知识逐渐面向低龄化、普遍化。中职的计算机教育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有了新要求,那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纵观当今的世界形势,对于新型人才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储备,而是需要更多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近二十年来,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理念是强调应用,但是计算机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普遍浅显,无法深入,学生在内心也无法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往往通过单一的说教方式来讲解基本知识,实践操作组织较少,并且给予学生自我创新的时间较少,学生思维逐渐固化,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二、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仅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思想。很多学校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使用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新知识几乎每天都有,就像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间已过数百年,已经不是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了。因此,教师应走在知识的最前沿,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关注科技、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新闻动态,给学生最新的信息,课程讲完之余我会把在报纸、新闻、网络上看到的讲给学生听。比如:2016年,谷歌研发的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打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这是智能领域的一个新突破,通过这样的新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比如:复旦大学实验室已经实现”灯光上网”技术,不需要WiFi网速可达150M。以后的生活中,点亮一盏LED灯也许就能上网,网络的覆盖面可大大增加。这种种让人难以想象的技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答案是很近。这些信息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跃跃欲试,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你我身边,只要敢去想,敢去尝试。
三、教学方法需要创新——互动式教学与创设问题式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1.互动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讲解,这样会让理论知识掌握起来更加直观。如在教学Flash中遮罩效果的制作时,就运用了实例和实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学生展示已做好的遮罩效果图,探照灯效果、变色文字、水波荡漾等。让学生感受遮罩的广泛应用和无穷魅力。同时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引出遮罩感觉,又利用挖空的纸片与学生进行现场模拟遮罩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遮罩的层次与出现的形状有着直接的关联,并提醒学生注意层与层的位置,引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行思考,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2.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
问题式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去研究问题,从而使思维得到发散,产生创新的点子,并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例如在教授Excel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数学中的函数公式,再加上计算机中固有的公式格式,自己将计算的函数写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清晰记忆这类问题,还能将两门学科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得记忆加深,而这样的思维发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老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尝试设计以下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内容,讨论交流。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亲自设计每一个模块的作业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学完一个模块,自我设计一个作业,作业完成好的同学,在全班内展示,使班内形成互相启发,互相交流的良好学习气氛。
四、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环节。那么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应进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向学生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将以往应试型的学习,改变为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开发程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就可以从事一定的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培养复合性的人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学校的功能演变来看,中职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
六、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教育部高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指导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路子会越来越宽广,但任重而道远。因此,要认真研究各校的具体情况,综合各院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制定适合学校具体情况、具有特色的改革方案,在教學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力求符合时代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利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晓慧,王一凡.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吴黎兵.计算机实验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