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教材的整合策略

2017-12-12陈惠珺

考试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

陈惠珺

摘 要: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原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是教材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拟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整合为例,阐述教材的解构与重构的模块化整合、工作化整合、生活化整合、趣味化整合等四种策略,进而推动中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教材;整合;策略

一、 背景和目的

传统中职计算机教材的特点是重理论、操作步骤详细,但案例不够实用,针对性不强。我国近年加大在中职教育方面的投入,而社会对于中职类学生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中职学生的质量却没同步提高,大部分学生存在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学习的自制力差、学习无压力不努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中职毕业生学到适合职业水平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整合策略

所谓教材整合,就是把原教材进行解构与重构,和谐优化教学系统的过程。依据不同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解构与重构,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课程的热情,快速有效地接受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愉快的学习中提高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例,谈谈教材整合的四种策略。

1. 模块化整合

“模块化整合”就是依据学科特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解构与重构。整合的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核心,在兼顾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基础上,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对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项目引领型课程。在教学内容呈现上,依据职业岗位信息能力要求呈现教学基本内容,在模块设计上根据专项能力划分模块,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来设计。现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例,以项目为载体,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进行整合重构为“认知计算机、认知Windows、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网络基础及应用”6个模块,22个项目,形成“项目引领型”教材。整合后教材涵盖了计算机基础技能、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能力。如第二模块“认知Windows”整合(见表1)。整合后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为辅线,以项目为载体,克服了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缺点,以情境教学、实际演练为鲜明特色,面向应用,关注过程,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要求,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2. 工作化整合

“工作化整合”就是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教学理念,将教材内容加以工作化改造,把教材内容“化”为工作来进行学习的过程。即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整合的总体思路是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来整合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知识本位学习转换成能力本位学习的教材,整合成“做中学、学中做”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任务驱动型”教材。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学习情境构建”四个阶段,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加以梳理组合,并进行教学化改造成各项工作任务,整合形成6大模块、25个工作任务的任务驱动型课程体系。如第三模块“Word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整合(见表2)。整合后的教材主要特点是以“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和信息素养为标准,以典型就业岗位为例,在分析典型职业岗位基础上得出中职生必需的计算机通用基本操作技能,通过选取合适的职场任务为载体,将各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具体职场任务中并进行教学化改造,引导学生适应职业环境中的计算机应用。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习的引导和探索,不给学生设定固定的思维模式,赋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3. 生活化整合

知识源于生活,人人都是生活的主角。生活化整合就是寻找教材中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为题材,以活动为载体,架起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桥梁,整合构建成以校园生活元素为活动载体的活动引领型课程体系,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生活化。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通过“梳理计算机知识与生活原型对应关系——融入生活元素知识点与技能点的活动领域归纳——生活化学习领域转化与呈现——生活化活动情境构建”四个阶段,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具体应用、个人计算机组装、网络组建和使用因特网的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活动领域主题并进行教学化改造,形成6大模块、25个活动主题的活动引领型课程。如:第四模块“Excel电子表格處理软件应用”整合(见表3)。整合后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介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使用到的计算机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获得认知和启发,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的意识增强,这样教学活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趣味化整合

趣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活力。“趣味化整合”以学生趣味元素为引导,以竞赛通关为主线,将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教学内容重新“序化”,构建“竞赛任务引领型”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基本思路是“梳理知识点与技能点——依据知识点与技能点设置任务——任务归类整合成关卡——关卡归类组合成竞赛项目——竞赛项目构建成模块”五个阶段。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兴趣引导立体化新教材)》(2011年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作者:丛书编委会),就是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将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教学内容重新“序化”,课程重构为“展现自我、改变生活、促进学习”3篇。第1篇“展现自我”: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Windows自带的影音制作软件制作电子相册,Word、PowerPoint的具体应用,以及制作个人DV。第2篇“改变生活”:主要介绍了个人计算机组装、Excel的具体应用,以及网络组建和使用因特网的相关知识。第3篇“促进学习”:主要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及如何在网上查找和下载资料等网络应用。如:第1篇“展现自我”的整合,整合后教材基本框架见表4。该整合后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借助“游戏通关”的理念,以趣味性竞赛为引领,增强了教材的磁性和课堂的吸引力,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其中各竞赛任务侧重于学生个性、生活、学习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职业任务不仅巩固了竞赛任务中所学的技能,同时引导学生适应职业环境中的计算机应用。

总之,教材(课程)的解构与重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的策略不同,重构的教材结构体系也各有千秋。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改革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对原有教材进行解构与重构,编写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的教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教学、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芷,刘永胜.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16,(32):81-84.

[2]丛书编委会.计算机应用基础(兴趣引导立体化新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