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框架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发展
2017-12-12李艳梅
李艳梅
摘 要:互联网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更是唱衰之声不断。本文利用SWOT分析框架对地方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针对性提出了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策略,以期对地方新闻传播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SWOT分析;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54-02
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又以地方院校首当其冲,各种唱衰之声不断。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格局,为适应国家和行业需求,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致力于转型发展。SWOT分析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战略分析工具,利用它可以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以一种“匹配”的观念形成相应的战略。[1]利用SWOT分析框架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制定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策略。
一、地方院校新聞传播教育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当下的学生都是在新媒体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新媒体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清晰的认知。加上如今传播的极大开放性,使得学生们可以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自由转换,在对媒体的掌握和理解上能够更加快速、更具优势。
地方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对地方经济和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知和切实的体验,在对当地社情民意以及受众需求的了解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使得地方院校在培养对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与建设的人才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地方院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虽有着天然接近性的优势,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1.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大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参考重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在培养目标上大多仍致力于为传统媒体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等人才,这一定位本身就不够清晰,且体现不出地方特色。毋庸置疑,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上是无法企及重点新闻院校的。因此,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上如何区别于重点新闻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如何区别于职业院校,充分发掘自身特色,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2.办学条件较差
地方院校大多偏安一隅,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地方财政拨款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新闻传播教育的投入和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有别于其他文科教育,教育教学中需要投入大量经费采购实验设备、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办学投入不足会严重制约实践经费的投入和实验设备的采购更新,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
目前,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多以刚毕业的博士、硕士为主,这些教师虽有理论深度,但缺乏实践经验,面对现实问题往往无法精准有效地给予学生建议。受制于办学条件,新闻传播业界的有实践经验乃至有多媒体、融媒体经验的老师则更是难求。
4.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地方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会参照重点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这种设置方式很难把准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自身的优势。还有些院校在设置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时会考虑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往往是老师能开什么课程就开什么课程,这导致课程设置上不成体系,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培养。2013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出台,明确了新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当前的媒体融合和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2]2015年,国务院、教育部等连续发布两大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进行了部署。这两大文件的连发,使得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国家层面对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视,也在政策上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众多传统媒体转型,对懂新闻传播规律、懂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各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开通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需要大量既懂得新闻传播规律又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创新型人才,这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四)威胁(Threats)分析
地方院校新闻与传播教育机会与威胁并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开始取代记者写稿。机器写作又被称之为“机器人新闻”,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利用算法和自然语言生成器对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处理的一种 “文本自动生成”技术。[3]机器人在写作速度、对数据的抓取分析上有着记者人工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因此面对机器人写作的到来,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是值得地方院校深思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很多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这与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对现实有着深刻感悟能力的人才的核心目标愈发偏离。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面对技术的进步也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发展
对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进行SWOT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中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遇、勇敢挑战,从而制定科学的转型策略。endprint
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发展既要做到坚守,更要实现转型。
(一)“固本”教育,坚守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
新闻传播教育应用性极强,加上当下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媒体的职业新闻人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等情况,一味崇尚技术的应用,屡屡出现新闻失实、报道业余等情况。业界的乱象也投射到新闻传播教育中,新闻传播教育也开始出现技能化和工具化趋势。
新闻传播教育虽然必须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但新闻媒介所具固有的文化属性要求其必须承担起公共服务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从业者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坚持为公共利益服务,对社会拥有全面、准确和深刻的认知。相应地,新闻传播教育也必须坚持“固本”教育,传承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宽广的知识视野和高尚的人格修养。过去一直强调的“通才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等要求在新闻教育改革中不应弱化,而要继续坚守。[4]
机器人新闻等新新闻形态的出现,引发了大量关于人工智能取代记者的讨论。目前来看,机器人新闻的应用虽然在部分消息的写作上对记者有取代的可能,但在涉及对社会的思考等深度报道方面仍然无法取代。因此,面对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还须坚守“固本”教育。
(二)立足地方,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国家政策层面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鼓励与支持,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天然接近地方的优势,就必须立足地方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地市级和县级媒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媒体从业人员总数的74. 3%。”[5]这一统计数据充分表明了地方媒体对人才的急需情况,作为扎根于地方的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充分重视这一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充分重视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对接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才能很好实现其存在价值,挖掘其潜力和特色,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在转型过程中,应充分调查当地媒体和行业发展的现状,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与著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区分,立足为地方培养输送既懂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又懂网络新媒体技术,且能对接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等需求的人才。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充分貫彻服务地方经济与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
(三)抓住机遇校企共建,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互联网+时代,地方传统媒体不断探索转型路径,各企事业单位、影视文化产业机构也纷纷开通自己的微博、微信等,这就使得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极为紧俏。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克服办学条件等先天不足的困难,抓住机遇进行发展可以走校企共建之路。
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可以在地方媒体单位、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机构等机构内设立实践平台或基地,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熟悉实际生产活动,更好了解业内动态和自己学习的短板所在,从而更好更深入进行探索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校内实践平台和实践设备不足等问题,使学生能更熟悉技术的发展,积累技术经验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如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结合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专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实践教育小学期,除设立校内指导老师外,还从地方媒体单位、文化产业机构、影视公司等机构内聘请校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院校新闻与传播教育在转型过程中的校企共建,还可以与地方媒体单位、影视机构、文化产业机构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地方机构的人才需求的愿望,联合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罗霆.媒体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 张晋升.今天如何培养出新闻实践需要的人才——融合转型中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J].中国记者,2016(1).
[3] 韩立新.机器人记者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冲击[J].中国传媒科技,2015(3).
[4] 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7(3).
[5] 高有祥.地方院校应有的独特气质与使命[N].光明日报.2015-12-22.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