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营林技术之间的联系探讨
2017-12-12吴占军
吴占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针对其所生活的环境越发的重视起来,近年来,随着我国气候的不断恶化,世界范围内温室效应愈发的严重,植树护林成为了我国创建生态和谐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森林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森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的明显,病虫害营养贫瘠砍伐森林火灾干旱等特殊自然状况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森林的生长繁衍。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森林养护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和营林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未来的森林养护工作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营林技术;病虫防治;联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42
据统计,在我国持续了数年的森林养护工作中,森林植被的病虫害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我国林业工作者们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林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原有的园林养护工作中大都应用传统的化学农药进行有关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是在新的环境背景下,传统方式的应用不仅仅会对环境造成加大污染,也会影响实际森林养护工作中营林技术的顺利落实,由此,如何有机的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机的和营林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我国森林养护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下文将以我国某省森林养护工作为例,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和营林技术应用的探究。
1 病虫害防治以及营林技术的概述
1.1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我国森林养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项目之一。日常的病虫害防护工作能够通过化学制剂的施放,帮助林木抵御病虫侵害,传统的化学防治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1.2 营林技术的概述
营林技术,是指通过对原有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针对该区域的森林进行科学的种植。养护工作,将培育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林业发展的质量情况,目前常用的营林技术通常为林木养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2个部分。
1.3 营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护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森林体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森林防护技术已经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其森林系统的实际需要,病虫害防治和营林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项不足,并为从根源上抑制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出现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营林技术不仅仅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局限于发生病虫害问题后的处置问题而是从预防开始,力求为病虫害的防治打下夯实的基础。
2 优化营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根据实际的森林养护经验,本文認为提升营林技术在森林养护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应从营林技术的科学高效运作做起。林业建设养护工作是一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的项目,所以,想要获得更好更高效的营林收益必须从其科学性入手,例如,在实际的育林阶段,根据森林区域的实际地理情况选择更加适宜当地物种环境的树种,合理利用有限的地质资源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与此同时,比较选择性质优良的幼苗进行培育,并针对其繁育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整治,避免因为环境的不适造成苗木病虫害问题的繁衍扩散。
提升森林养护者针对病虫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落实森林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工作。例如,在实际的防护工作中,从提升森林幼苗的基础品质情况,从基础上改善苗木的病虫害抵抗能力的同时增加幼苗的成长能力;从提升森林管护人员的专业养护水平入手,定期组织专业的系统的森林养护专业论坛讲座,致力于提升森林养护人员对于森林病虫防治重要性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的森林养护工作中,应重视完善新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单一的树种种植虽然在短期看来便于养护、防治病虫害、营林工作的进行,但是单一树种的抵抗力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在面对严重的天敌侵袭时所受到的影响往往更加严峻,所以,营造多物种共生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的自体和谐抵抗能力尤为重要。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地相对比较贫瘠,这种情况的产生使得在西北地区大都以白桦的种植为主,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并存在较为严重且难以根治的病虫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西北林业管护人员通过多样化树种的方式进行维护,并获得了相对比较好的效果收益。
3 结语
就森林系统而言,森林病虫害问题是威胁我国林业建设的最为主要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坚持防大于治方针,将可能存在的威胁通过营林养护技术扼杀在萌芽中,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林业发展的顺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黎晓刚,章智刚.浅析营林技术与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关系[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
[2]梁艳梅.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营林技术的关系[J].现代园艺,2015(22).
[3]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