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时空重塑与空间体验

2017-12-12孙桂杰

今传媒 2017年11期

孙桂杰?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迁,同时也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重塑了时空观念,对人的空间体验也有一定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建立了一个人机之间、人际之间和人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动态模式,这是一种基于情境认知的模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认知框架来协调与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体验弱化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而更倾向于以来直觉思维认知世界。

关键词:移动范式;界面思维;时空重塑;聚合体验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23-03

后现代空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麦克卢汉在《机器新娘》的开篇就说“报纸头版的技术和机械性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技巧相关”,而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是“量子论和相对论”,“它们提供新的信息,使我们了解世界的许多真相,给我们新的解读方式、新的洞察力,并使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1]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共时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就如同毕加索的立体画作一样,所有事物的排列都不再按照时间的顺序连续排列,而是一种非线性的、平面化的界面式组合,它把不相干的事物并排放置于一个平面上,展现于我们的面前,形成缤纷复杂的各种意象,而这些意象同时是人的境遇象征,它以一种全景的方式呈现于世人眼中,构成一幅后现代的空间意象。

一、移动互联网的形成

2014年被称为是移动互联网元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革新,他们共同支撑了移动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的创始要追溯到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中,在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苏联发射成功,这是一个对互联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自此之后,美国国防部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套分散的指挥系统以应对苏联核打击之后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这就是ARPANET的研究。自1970年代到2007年,互联网已经你从一个只支持40个节点的网络进化为一张巨型的蜘蛛网。1991年8月,第一个万维网公共服务在Internet上亮相;1993年,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1994年万维网联盟成立,这个组织的作用是使计算机能够在万维网上实现不同形式信息间更有效地存储和通信。进入新千年之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迅猛,世界迅速地进入了互联网社会,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自身也暴露出来越多的问题:非便携式、移动性差、灵活性不足等,同时由于互聯网的规模扩张过于迅速,网络的扩容与流量增速不成正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紧迫。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美军与盟军之间的通讯首次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到1950年代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前西德、英国和法国退出,这个期间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属于无线网络的初级阶段;到了1970年代,在地理上更加分散的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电来使用计算机系统,这是最早的无线局域网,从这个时候开始,无线网络正式问世。之后的无线通信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由于对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适应,蜂窝移动通讯网、无限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天基网、移动自组织网等开始发挥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力。到今天,第四代移动通信已经普及,移动通信事业也进一步得到拓展,用户可以体验到更加快捷方便和丰富的应用服务。

由于移动通讯终端的飞速发展,宽带接入技术也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对于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接入以获取资讯、与人交流等的需求,移动互联网随之而得到迅猛发展。智能移动终端iPhone3G在2008年6月的推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标志,随之引发全球智能手机的热潮,华为、三星、小米随之跟进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到2017年6月底,我国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3.6亿,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总数超过了70亿,移动智能终端的丰富多样的应用APP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因为其智能化、传感化,它们已经成为人体感官的一部分,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终于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于眼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分不开,如果缺了这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是遥不可及的未来,那么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讯+互联网吗?显然这对于定义移动互联网来说是简单粗暴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相加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既继承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互动的特征,同时又把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泛在网络就是这样形成的,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保持“随时在线、随时互动”的状态,因此移动互联网不仅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相加关系,它是一种乘法的关系,是移动与互联网融合的结果,但是得到的是一个超越移动和互联网的形态。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时代所具有的匿名性、虚拟性被打破,这里不是说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透明的、实名制的媒介,而是说移动互联网建立了一个基于真实身份信息、真实角色信息的社交网络结构,它不再是一个完全匿名的模糊的网络结构,而是正在变得越来越真实、可触摸。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的创立是一个以校园网为依托的社交网络,在这个社交网络中,它要求每一个进入这个网络的个体都需要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这样才能搭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结构,你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生活的状态、生活变动,甚至你的社交系统的变迁也会反映在其中,人的行为、情感、关系网络、需求等都在这里得到详细的呈现,所以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一个与生活无涉的媒介,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与现实融为一体了。

二、移动范式的崛起

麦克卢汉经常使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媒介研究体系,“后视镜”[2]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利用汽车的“后视镜”来隐喻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是要习惯性地“倒退着走向未来”[3],麦克卢汉实际上是在批判人的的思维在遇到新鲜事物时候总是被惯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从而无法认清现有的社会情境,他用在“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中,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的产生以及运作会对人和环境产生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当它对某一感官延伸之后,其感官功能会被强化和放大。但是媒介在延伸人体的过程中,人的中枢神经会产生一种对人体的自我保护的麻醉作用,让它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麦克卢汉把这种类似自我催眠的形式称之为“自恋式麻木”(Narcisusnarcosis)[4]。由于这种麻木的状态,人们往往对新技术塑造的环境和体验不自知,特别是在电子媒介时代,因为这种对新的媒介环境的不自知导致了对新环境产生的焦虑感,焦虑反过来变成幽灵迫使人们正面应对“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真相。大部分人紧抱着“后视镜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新环境的变化视而不见,却抱残守缺地紧抓住过去不放。只有当新环境彻底取代了旧有的环境之后,人才能看得见旧有的环境,还是对新环境的体验麻木不仁,也就是说我们具有一种思维定势,总是让我们看待世界的观点落后于新技术的更迭。endprint

受行为习惯和认知惯性的驱使,当新技术出现时,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复制以前的体验模式。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颠覆性力量,各大公司和媒体都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力求在新时代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现实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当他们在探求一种新的线上生活模式和传播模式时,大部分人所做的是不断复制线下的体验,并把他们全数搬到网上,这就形成了一个线下商店或媒体与互联网的机械相加,它带来的结果并不如人意。

以报纸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其生存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他们急需变革传播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模式、阅读体验,以拯救这个日益没落的传播渠道。在初期他们典型的做法是上网以对抗搜狐、网易和新浪等门户网站对受众群的分流,他们在做网站时,并没有对Internet拥有足够的认知,也没有对互联网的传播样态做深入探讨,其网站的模式基本拷贝了报纸的版面格式,以版面名称作为频道分类的标准——头版、社会、政治、广告等,这种频道分类的模式与线下阅读体验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互联网媒体所固有的属性——开放的、共享的特性。

线上商店的模式同样如此,特别是互联网营销、广告的投放等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了传统媒体的做派,而没有想到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候可以使用屏蔽工具对广告进行屏蔽。

这些案例都说明了在面对新媒介、新技术的挑战时,“后视镜效应”会让人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付出巨大的学习费用。因此,在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时,首先学会的是在新的技术情境中思考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融入这个新时代,以避免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焦虑与痛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人人都持有移动智能终端,它们成为人们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主要通道,对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清晰认知将有助于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应对这个瞬息同步又千变万化的时代。移动智能终端具有便携的特征,所以它的体积一般不会太大,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随时随地、瞬间接入”的特性,所以移动终端用户所处的情境具有多元化特征,可能在上下班的路上、可能在饭桌上也可能在某个封闭的环境中,因此用户一般处于多任务操作模式下的多元情境中,同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接入互联网,这种情况下,用户的认知负载会远远高于pc端,这对于用户对信息的理解的程度和密度都提出很大的挑战。同时,移动终端与位置、时间、空间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即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功能,也是基于此,移动互联媒介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场域,这让全社会的模式识别成为可能。麦克卢汉认为,我们只有正视新媒介所带来的巨变,并且保持一种动态的全局观点,才能够减少因为新环境的变迁所带来的忧虑与痛苦。

当普通人因为中枢神经对新的感知体验的自我保护机制而麻木不仁时,艺术家们首当其冲嗅出了新环境的变化。所以,麦克卢汉认为艺术家是对新媒介带来新环境、新体验的感知最为敏锐的群体, “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媒介成为人类生存依赖的新环境。在这一新环境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切都是新的,古老的、传统的、过去的都在逐渐消失、退场或成为艺术品。”[5]这种技术的新变革呼唤一种新的感知模式和体验方式,基于pc端的桌面范式被移动范式所取代。

三、移动智能终端的范式转换与时空重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迁,新的媒介环境的生成,手机并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打开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它重新塑造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时空关系。

“范式”这个概念最初是被用于社会理论的阐述,后来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被用来分析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库恩虽没有对“范式”下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是范式常被用来作为“一套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或者“模型或模式”而被学界认可,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认知框架,对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交互都有深刻的影响,我们依据不同的“范式”提供的认知框架来完成个体社会关系的构建以及人际互动。李明伟在其博士论文《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论证了技术研究学派成为传播学研究中是一个合法研究范式而存在,于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学术研究一般被归之为技术范式下的媒介研究。[6]

从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虽然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移动互联网”突出的“移动”性改变了互联网时代“移动性差、灵活性差”的问题,突出了移动的“随时随地、永远在线、即时互动”的特性,将移动互联网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真正的泛在网络。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范式转换的时代,在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看到“pc时代”“后pc时代”这样的字眼,这是一个从pc时代到“终端时代”过渡的时期,2014年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元年,新的计算范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性范式,重新塑造着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认知框架和时空关系。

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要么移动,被社会裹挟着进入未来,要么就轰然倒塌像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命运。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互联的深度融合时代,它创造了用户的新体验,也重新塑造了时空关系。

由于移动终端所具有的便携性的特征,同时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人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穿梭,这就带来了一种聚合体验,也就是将多种不同的数字体验揉碎之后整合到多种移动设备里所形成的整合体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聚合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变得具有延续性,而不是人与不同设备之间产生独立的不同的体验,比如用手机的体验与用电脑的体验的不同,人们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自由切换时得到的体验是一致的,这种无缝相连的聚合体验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实现的。

无缝的跨平台体验的产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重塑了一个由不同智能终端形成的数字生态系统。传统的体验模式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体验,不适用于移动范式,它假设人与计算机之间是一种静态模型,人在其中成为体验的主体,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模式来完成任务,这种人机之间的直接交互性已经被移动范式所改变。移动范式为主导的环境中,人的体验不仅限于单一设备或平台,而是针对整个数字生态系统,是一个针对整体的概念,人机交互的静态模型不再适用,需要建立一个人机之间、人际之间和人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动态模式,而人在这个动态模式中始终保持一个建构与重构的过程,這种动态的交互模式超越了静态模型,是一种应对更复杂根据动态的数字新环境的需求。这种动态人机交互模型是一种基于情境认知的模型,每一次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都会带给人不同的全新的体验,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认知框架来协调与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因此这种交互体验弱化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而更倾向于以来直觉思维认知世界。

四、结 语

在数字环境中,还有一个重要元素是在跨平台的无缝体验中不可缺少的连接或关系,也就是这一环境的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交互结构。比如在Facebook中,如果没有朋友构成你的社交网络,那么Facebook便是一个无效的结构,这就是关系或连接的重要性,同时连接对于跨终端的持续体验具有重要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跨终端的持续体验,实现内容的同步性。当我们在kindle阅读一本书时,放下kindle进入电脑的kindle程序依旧可以从kindle上中断的部分继续阅读;当我们在不同设备上登录同一账号的视频播放器时,不同设备上会保留播放记录,点开任意一个都可以在中断点继续播放视频,这就是一种跨终端的持续性体验的具体表现。

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全新的体验——跨终端的整合式体验,它使得人在数字环境中实现了自由穿梭、无缝连接。移动智能终端成为人身体的延伸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而是可见的、可触摸的现实,它拥有摄像头、传感器,人的感官、中枢神经都随之而延伸,并通过互联网连接、交织成为一个网络结构。数字生态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它构成了人、机、事物、世界之间的交互的技术环境,重塑了时空关系、流动的空间与当下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7.

[3] 同上.

[4]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0.

[5] 陈默.媒介文化:互动传播新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

[责任编辑:传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