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探究
2017-12-12霍景荣
霍景荣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冶金行业也在突发猛进的发展。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然而近来,因为冶金机械设备屡次出现劣化、损耗等现象,严重提高了冶金行业的生产成本。且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也有上升之势,为了保证冶金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落实好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下面将结合冶金行业机械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探讨维护和管理策略,以保障冶金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治金;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F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1-0054-02
当今,冶金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金属材料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各个冶金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纷纷实行内部改革,引进机械设备,以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1]然而,冶金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维护成本都十分巨大,加之冶金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很容易出现设备恶劣化、损耗等现象。这样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加大生产成本。为此,本文将结合冶金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损耗情况,提出相应的维护举措,并通过加强管理,保证冶金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大提高。
1 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和劣化
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冶金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下面将就冶金机械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1.1 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
通常,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情况分为两种: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是非人为的因素,即机械设备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或者被时代淘汰;有形损耗是指由于碰撞或者磨损造成的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的。当冶金机械设备出现损耗的情况,往往无法正常工作,带来的经济价值也骤降。引起设备出现损耗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冶金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这是由于冶金企业一味的追逐经济效益,为了让金属冶炼的产量达到最高,让机械设备承担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此以往,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另外在运转过程中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由此加快了设备的老化,缩短了使用寿命,也造成了生产成本大大提升。
1.2 冶金机械设备的劣化
冶金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在于设备的恶劣化。所谓冶金机械设备的劣化在于设备在运转或者闲置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原有功能,或者功能大不如同种的新型设备。这种劣化的冶金机械设备显然无法满足快节奏的冶炼生产需要。应对设备劣化的情况,企业主要采取两种补偿措施:①直接更换。采用新型的机械设备取代已经劣化的机械设备,这种方法在采购、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②运转过程中及时进行维修。这种方法是一种局部性的补偿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下缓解冶金机械设备工作的压力,然而已经劣化的机械设备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中,仍然会出现问题。这种局部性补偿只需投入较少的维修成本,就能一定程度下保证冶金机械设备的经济价值,相较于直接更换设备,能够省下采购的成本。然而,这种劣化设备与新型设备相比劣势很多,长此以往,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无论是冶金机械设备的劣化和损耗,都会让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劣化和损耗现象都会让机械设备的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不仅需要适时的维修,而且这种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不如前,带来了维修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型的机械设备而言,这种已经劣化和损耗的冶金机械设备会让操作设备的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也直接影响了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2]
2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手段
前面提到冶金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劣化和损耗的现象,会让冶金企业承受莫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在出现经济损失之前,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维护。
2.1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标准
冶金机械设备在维护的过程,首先需要设置维护标准作为机械维护工作的依据。在设置维护标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科学的设置。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设置设备的维护周期,可以设定为每周检查一次,另外每个月都需要进行彻底检查。仔细检查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任何细小的问题都不能忽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2)机械设备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统计检查出来的结果,具体内容应该包括①故障出现的次数;②故障的具体现象;③如果故障反复出现需要统计是否具有周期性。(3)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法和维护机制。针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找出关键性问题,潜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枝末节也要仔细处理。
2.2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手段
针对冶金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维护手段作为支撑。维护手段就其作用时期可分为出现故障之前的预防措施以及出现故障之后的维修措施。
2.2.1 出现故障前的预防措施
在故障出现之前可以通过预知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两种维修手段。所谓预知性维修技术就是故障出现后能够及时的找出故障位置,之后持续对故障部位进行监测,并将相应的故障信息反馈给维修人员的维修措施。这种措施能够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以采取相应手段。而预防性维修是指维修人员经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出现之前提出相应的维护举措。预防性维修可以对冶金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3]通常预防性维修包括以下几点的内容:①多方面的检测,包括定点检测、细部检测以及定期检测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②制定相应的预防检测方案,针对检测出来的情况,预先提出预防性对策;③分析检测情况并记录,平时检测出来的问题,需要编制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并做好记录工作,以供日后参考。
2.2.2 出现故障之后的维修措施
当冶金机械设备出现了故障后,为了让其能继续保持工作状态,需要进行事后维修。事后维修体现了维护人员以往的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维护人员,另外,这也是对维护人员的警示,弥补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漏洞。然而,事后对设备进行维修,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让设备继续运作,但是其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加强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
对于冶金企业来说,除了采取相应的机械设备维护手段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保证维护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为了让机械设备在投入工作后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并减少维护的成本,需要强化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4]所谓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选取过程和投入工作过程。在机械设备的选取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在最大限度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机械设备的投入工作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运用设备,不仅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方便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冶金机械设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维修工作。维修工作不仅能够提前发现故障,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为此,需要加大对冶金设备的维修管理力度,使设备能够正常地运作。
4 结语
在冶金产业中,冶金机械设备的成本占据很大比重。为了避免因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让冶炼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只有这样,我国冶炼行业才能更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才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勤庆,吴世圣,田遵建,赵方新.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关键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7:20.
[2]刘方杰.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4:176-177.
[3]李东鑫.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163.
[4]郭运玲.浅谈如何保养与维护冶金设备机械与液压系統[J].科技创新导报,2011,05: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