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7-12-12郑建存

考试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文具盒口诀算式

郑建存

摘 要: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实践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学生的情况,既要调查全班学生的特点,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例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并且要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许多因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会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实践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学生的情况,既要调查全班学生的特点,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例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并且要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许多因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关于小低年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共性,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学生有机会动口、动脑、动手,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参与教学活动,以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广泛、丰富多彩地加深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精神。例如组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配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教具或进行测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和记忆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教学乘法口诀,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要使学生既算得正确、迅速、灵活,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规律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加法算式中,9+9=18,9+9+9=27,……9+9+9+9+9+9+9+9+9=81,找规律,相同的地方都是加法,加数都是9。不同的地方加数增加一个,它们的和就增加一个9,增加到9个9相加和是81。乘法算式,9×2=18,9×3=27,……9×9=81,相同的地方都是乘法,被乘数都是9,乘法的个数增加一个,它们的积就增加一个9,一直增加到9和9相乘积是81,比较9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9+9=18,9×2=18,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得数都是18,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口诀二九十八,同理得出九九八十一。九的口诀还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几九的乘积就是几十减几,如六九五十四就是60—6=54,这样既加深印象又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口诀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口诀的来源,根据数据特点,揭示规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增强了思维力,想像力和记忆力,会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启发发现运用口诀的规律,只要多加练习,会很快达到熟练,收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利用这些方法,促进学生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

(一) 用“合并”和“去掉”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如用死记硬背去教“1+1=2”,学生也能够接受和掌握,但一遇到数字比较大时,就不那么容易接受和掌握了。如果用直观教学法效果就大不相同。在讲“1+1=2”之前,教师先把图意完整地叙述一遍,然后把画有一个小朋友拿雨伞的图贴贴在黑板上,他的前面再出现一个小朋友,这时教师讲:这天放学后下雨了,那个拿雨伞的小朋友看到前面那个同学没有带雨具,他马上跑过去用雨伞遮住了那个同学。那么现在雨伞下有几个小朋友?这样边说边移动图,使学生既看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合并”的结果。充分理解“合并”的意义。最后让学生口述: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个小朋友,用加法计算。

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加减法,不如用“剪剪”、“贴贴”。教师用硬纸剪成7个圆圈,把7个圆圈贴在黑板上,在7个圆圈外面画个方框,表示原来有7个(同学们拿出7根小棒),然后老师又拿去了3个,并在拿去的地方用虚线画3个圈,表示“去掉”(学生和老师同时进行)。这样使学生既看到原来的总数和去掉的数,又能看到剩下的数,所以学生就很容易说出:从7里面去掉3,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同学们用眼看动手做的方法,加深了“合并”、“去掉”的深刻含义。

(二)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用“直观教学”法最好。

九年义务教育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基本口算教学。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常言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这一见就能使学生直观地对知识加深理解,找到规律。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加法表,就不能找到规律,计算20以内的加法费时费力,如果引导他们仔细看表,就能发现很多规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教材,安排了不少适合一年级特点的“折一折”、“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填一填”、“试一试”、“想一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知识。但也有难度比较大,问题的对象不太明确的习题。如:河东村原来有17户买了汽车,今年又有20户买了汽车,……?读了这道题之后,依题中给出的两个条件:原来……又……同学们脱口而出:一共买了多少辆汽车!这时我没有马上告诉学生对与错,找出学生最熟悉的事让学生进行讨论,帮助理解。如出一道:我们班上学期有15个同学买了文具盒,这学期又有20个同学买了文具盒。……?然后让上学期买文具盒的同学站在一边,这学期买文具盒的同学站在一边。这一站,使同学们明确了是多少个同学买了文具盒,而不是买了多少文具盒。那么,这道完整的应用题应是:我们班上学期有15个同学买了文具盒,这学期又有20个同学买了文具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买了文具盒?概念明确了,问题对象明确了,那么前面所说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愉快教学

(一) 实施愉快教学不能停留于表面的兴奋状态,而应利用学生的愉快情绪,调动他们求知的强烈欲望和学习的高度积极性,也就是强化认知兴趣,使兴趣得到升华,达到更高的境地。比如教学“凑十法”时便可如此进行:老师先在投影仪上摆学具棒,演示9+2的凑十过程,做到精准点拨,接着再请几位学生轮流通过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老师再给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边摆边说:“看大数,分小数。看到9想到1,把2分成1和1,9+1得10,10加1得11,所以9加2得11。”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摆给大家看,说给大家听。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展了学生的表达与操作能力,使兴趣得到升华,知识形成技能。以后的8+3,7+5……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身得到成功的喜悦,思维与自学能力得到发展,学习目标轻松完成。

(二) 认定目标兴趣浓。

教学中目标的认定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概括化,如画龙点睛,让学生一目了然。但目标认定的方法却各有不同。如果仅仅是利用小黑板和贴纸条直接出示,会显得呆板、教条,课堂气氛不活跃,利用电教手段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目标的认定可以这样进行:发给每桌一张胶片,告诉他们以前都是老师考学生,今天请同学们考老师。让学生任意写几个最简分数放到幻灯上,老师能立刻用红笔画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电化教学的优势就在于此,全班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老师做他们出的考题。对于老师圈出的分数,学生经历怀疑——检验——信服三个阶段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便会怀着浓厚的興趣进入导学达标阶段。

四、 精心设计练习,不断发展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持久维护和不断发展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小学生,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注意力很难持久。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可以不断发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如速度比赛练习,同学们紧张兴奋,个个争取第一个做完;一题多解练习,同学们积极思考,多方面思考,挖空心思想新的解法;编题练习,同学们随时都可以找个算式练练,还养成了平时对应用题的认真思考和理解。小学生好胜心理决定着他们对数学竞赛更感兴趣。为了一次数学竞赛,他们到处搜集各种类型的试题,相互研究,共同探讨,不断争论。因此,每搞一次数学竞赛我都提前告诉学生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使他们对数学研究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

文具盒口诀算式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么写算式
我的文具盒
怎样熟记口诀
好玩的算式谜
文具盒里的宝贝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巧用口诀求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