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2017-12-12严婷

考试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严婷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文化课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此次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改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则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本文中提到的意见与建议来找到更好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能力培养

一、 前言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对于今后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为课堂的重点,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 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由于还处于孩童年代,大多都具有贪玩好动的特点。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是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许多小学生都具有贪玩、好动的天性,使得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这时需要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养成了这种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加以应用,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时不只是一味的求助,而是学会进行独立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

现如今多数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都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很多老师一味按照备课时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在这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们对于案例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对案例习题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以及标准的答案,忽略了其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提问的环节。长期以来会造成学生只是一味的摘抄板书,而渐渐丧失了对例题提出自己不同看法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多数小学生无法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加上老师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与引导,导致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数学试题中的问题只是一味的等待老师给出解题思路与标准答案。

(二) 应试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各个学校都将本校的升学率和学生总体的平均成绩当作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应试模式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的看重考試分数。处于孩童年代的小学生每天也不得不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除此之外家长还为孩子安排了许多数学辅导班进行学习,使得小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也所剩无几,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恶、抵触的情绪。家长与老师的目的只是为了孩子能够考出他们心中理想的成绩与分数,而忽略了孩子在这种高压学习环境下对于数学学习所产生的抵触、抗拒心理。这种抵触的心理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一旦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有了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那么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道路造成巨大阻碍。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被动思考模式,只是一味追求高分数而进行重复式的习题练习造成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落后

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实施“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考试中考出一个理想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很多老师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多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在课堂中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并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游戏活动,借此来提起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授课中的习题讲解、习题练习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不仅顺应了新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改革要求,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 开设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可是现如今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极其不好的作用。这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顺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10以内数字的组成》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碰球”的课堂小游戏。首先老师可以出示一个数字6,再选择一个数字编号为2的球,并对学生们提问:“老师的2号球碰几号球?”(游戏要求必须要将两个球中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得出的数字要与老师给出的数字相同)这时学生则回答:“老师的2号球碰4号球。”多数的小朋友都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迅速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游戏中不仅熟练的掌握了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运算,并且还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给出准确答案。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养成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能提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endprint

(二) 创造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不仅要将学生作为授课过程中的主体,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要求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与解题思路。学生所提出其他解题思路或看法或许并不正确,但是这也表明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与判断进而得出了结论。此时老师要纠正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中产生的错误思路与想法,并鼓励学生进行改正。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不再惧怕在学习过程中犯错,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借助具体案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小学生非常抵触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大多比较复杂、抽象,学习过程非常困难且不易理解。但其实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之处。作为老师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以外的知识进行思考。同时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们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可以以学校春游为例,学校组织学生们进行春游活动,收取每名学生50元的费用,其中车费15元、午餐费20元、租用帐篷等工具15元。对学生进行提问,班级一共45人,一共需要收取车费多少元?班级所有同学的午饭费加起来比车费贵了多少元?让学生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给出标准答案。学生们在具体运算过程中不仅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同时还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做到了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帮助。但是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中很多学校与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小学教育应遵照新课改要求对教育模式进行完善与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教育重点。本文总结、概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给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魏东燕.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才智,2016,12(31):48.

[2]刘丽.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6,06(18):257.

[3]苏秋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創新意识[J].学周刊,2016,10(08):141.

[4]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5):14.

[5]唐志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3,22(17):59.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