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区落地看中国绿色金融的三步走
2017-12-12田慧芳
田慧芳
绿色金融承担着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行业,倒逼产业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2017年6月14日,中国出台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由制度建设正式进入落地实践阶段。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整个体系建设分三步走:高屋建瓴的政策设、计,试点先行到全面落实以及最终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顶层设计先行,
打造全方位绿色金融制度框架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第一步是制度建设先行。自2007年起,中国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政策,目前已经建立了针对绿色信贷的指导方针和统计系统,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中国人民银行还设立了相关系统跟踪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绿色金融已经逐步在中国生根。尽管有进步迹象,但绿色信贷占银行总信贷资产的比例始终不足10%,来自资本市场和私人资本的规模更为有限。此外,政策设计多以限制性政策为主,缺乏对绿色项目的激励,不利于吸引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要实现国家环境目标,每年至少需要2万亿元的投入,这要求中国政府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系统性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建设。欧美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至少需要在四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战略设计、法律规范、组织保障以及融资创新。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也基本沿着这些思路进行。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7年6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又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绿色金融标准化确立为金融业标准化工程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至此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环保企业在内的三位一体、激励和约束并举的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初步完成。
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最大范围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包括鼓励银行信贷模式和产品创新;通过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发挥国家对绿色投资的引导和政策信号作用,将私人资本吸引到绿色领域,为绿色信贷提供重要补充等。二是创新推动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包括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尤其是绿色IPO、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股票指数产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以降低绿色信贷和投资的成本,提升融资便利性。三是加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建设,持续提升市场透明度,包括设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绿色认证和评级制度、建立金融业环境压力测试指引以及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共享机制等,打破绿色投融资瓶颈,为绿色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四是推动绿色金融领域能力建设,包括金融机构产品研发能力、专业人才培养、监管有效性提升等。
特色试验区引领,
由点到面逐步推动全面落实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第二步是从点到面,逐步推动制度落地。考虑到全国各地区发展水平、能源资源、地理位置的巨大差异,中国采取了一贯“摸着石头过河”和“干中学”的思路,以区域金融创新改革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为出发点,引导地方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开展绿色金融试点示范,摸索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以及不同地方特色板块的特色经验。被选出的五大试验区分别是金融业较发达的浙江和广东,生态资源优势显著但欠发达的贵州和江西,以及位于丝路核心带、农业相对发达的新疆。
这五大试验区的相同之处:一是都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市场创新。比如江西银行和九江银行都是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非试点发行机构,浙江安吉农村商业银行是全国首个建立绿色专营机制的地方小法人银行,衢州在2016年首创“安环险”试点等;二是都将从“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政策保障”六个方面展开探索,制度创新是重点;三是都可享受财税金融、土地管理、科技人才等优惠政策。
广州是入围的首个一线城市,具有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花都试验区主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探索,包括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新能源汽车金融产品创新以及跨境融资业务的审慎开展。探索目的之一是建立绿色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模式;之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境内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绿色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之三是探索如何从境外融入资金,包括支持外资企业的境外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绿色债券等。
浙江湖州和衢州都是金融和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地区,探索重点是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助推产业链整合,加快传统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型。目的之一是利用大数据支撑,将互联网与绿色金融结合,构建绿色金融信息库;之二是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之三是推动银行、证券等机构与各级政府积极合作,以多种模式设立绿色发展专项基金,包括特色小镇基金、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绿色发展产业基金等。
江西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重点是如何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目的之一是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权、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绿色工程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之二是推动大型健康养老、医护等绿色保险项目建设;之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发行綠色集合债券,调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可获得性。
贵安新区建设的探索重点是如何让绿色金融引导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具体包括:创新绿色惠农信贷产品,支持都市现代农业、有机生态农业、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排污处理等农业产业项目,以及通过大数据技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绿色企业(项目)库等。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生态条件相对较好,近年来尝试过创新风力(光电)发电指数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产品等。因此新疆哈密市、昌吉州试验区将利用在农业、自然资源、清洁能源、能源相关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探索绿色金融如何支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以及与风电、光电相关的高端制造业。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全面落实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绿色标准的制定、绿色项目库的建设、具体的激励措施。五大试验区的总任务都将从这三个方面提供经验分享,达到如下目标: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提升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建立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优先的政府服务通道,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
参与国际规则建设,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一,推动绿色金融路线图的制定,建立国家气候目标与资本在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资等领域的技术对接,使各国对巴黎气候协定的承诺转变为清晰的投资渠道。
第二,加快国际绿色融资合作,制定广泛的绿色融资规则。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正在推动扩大可持续银行网络(SBN)和责任投资原则机构(SRI)的覆盖范围,并保持了研究小组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问题上的密切沟通;还致力于推动各种可持续融资倡议之间的协调,包括社会负责投资原则、可持续保险原则、可持续银行网络、可持续保险论坛以及可持续股票证券交易倡议(SSE)等。
第三,制定更具体措施吸引私人资本进入绿色投资领域,包括继续采用可持续信贷和责任投资原则,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和治理水平,推出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和绿色指数产品等各种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
第四,应用数字金融技术加快绿色发展。数字技术将为绿色金融实现信息整合、管控与征信等功能。未来将重点挖掘金融科技(Fintech)、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潜力。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和杠杆作用,将有助于建立全球统一的绿色金融制度、标准和基础设施,有力地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这将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拓展绿色融资渠道,同时也为中国绿色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打好根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