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普惠金融

2017-12-12胡滨

金融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金融

胡滨

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不管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近十年来,各国政府和很多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G20、经合组织OECD等,都在大力推广普惠金融。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曾经描绘过金融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个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欣赏。当前,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各类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所有人与生俱来的对美好富足生活追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普惠金融有可能是解决这个矛盾、实现美好社会目标的最佳推动因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到要“发展普惠金融”。会后,党中央更把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由银监会、人民银行牵头,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监管部门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共同制定了这项规划。

在该项规划中,对于普惠金融的界定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从中可知,第一,我们认为普惠金融不是为所有人,而是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种群体提供服务。第二,普惠金融不是政策性金融,它一定要商业可持续。第三,普惠金融追求的是要有机会的平等,给予这些有金融需求的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从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领域来看,普惠金融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农村金融、银行业务转型、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基础设施构建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有几个方面都与普惠金融密切相关,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崭新的政策和理论对接。

第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发展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让金融服务更加充分、更加平衡,让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群体和组织得到金融服务。第二,习总书记提到一切要以人民为中心,所有的发展都要以人为本,要朝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問题,而普惠金融恰恰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三,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更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这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为我国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大的背景和理论支持。

在新时代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普惠金融发展也要有新的思维和模式。

首先,正规金融机构要稳妥有序进军普惠金融领域,扭转过往主要依靠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和民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态势。其中,加快推进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尤为重要,要弥补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短板,并且实施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业务考评办法和监管规则。

其次,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交易所市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水平。

再次,要正确理解并运用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进而高效扩展普惠金融的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本文为作者在“发展中的普惠金融:实践、创新与国际借鉴”研讨会暨“普惠金融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课题启动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