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改善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
2017-12-12黄建成胡宏强
闫 苗, 黄建成, 胡宏强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麻醉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改善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
闫 苗, 黄建成, 胡宏强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麻醉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麻醉苏醒护理; 全麻; 苏醒期躁动; 血流动力学
全身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起效快以及镇痛效果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但研究发现,患者在全麻苏醒期间极易出现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舌后坠以及呼吸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本研究就麻醉苏醒护理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拟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 行全麻手术患者; 主动配合全程治疗者; 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既往服用镇静、镇痛药物者; 不耐受非甾体抗炎、α2受体激动剂者; 双腔气管导管置入困难者; 术前行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者; 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溃疡及胃粘黏膜损伤病史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7~85岁,平均(51.98±9.61)岁,手术时间(182.45±9.87) min, 平均体质量(64.82±4.67) kg, 采用传统常规的方式护理。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35~84岁,平均(52.03±9.64)岁,手术时间(182.48±9.91) min, 平均体质量(64.78±4.65) kg。2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措施。
1.2.1 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耐心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介绍临床常用的各种麻醉方式、感觉以及预期的麻醉效果,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的各个环节,消除对于麻醉以及手术的恐惧以及不安的情绪。另外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实施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与家属缓解压力,帮助其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确保手术成功进行[4]。
1.2.2 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95) 0.5 μg/kg, 诱导前10 min静脉推注0.06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 全麻苏醒期躁动不仅会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需要给予患者有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病床上增加防护栏,预防患者由于躁动而发生坠床。固定输液管以及其他各种引流管,防止患者出现躁动时发生脱落,从而导致二次伤害。必要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可以酌情使用合适剂量的镇痛药物,从而缓解躁动症状[5]。在患者苏醒期间,避免有刺激性的操作,在合适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概率。对于在全麻苏醒期间出现躁动的患儿,可以适量采用抚触的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临床躁动症状。
1.2.3 苏醒延迟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包括过往病史、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手术时间等信息,及时发现导致苏醒延迟的致病诱因,从而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数据。保持患者护理道的通畅,适时适量补充水和能量,从而加快麻醉药物药效的排除。确保体温,给予热水袋加温,防止患者出现意外体温过低的现象[6]。
1.2.4 血液循环系统的护理: 控制患者血压,在患者血液容量充足的情况下给予控制性的降压措施,并且充分给氧,确保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95%。严密观察患者的进行性出血以及尿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快速适量的补充液体,可以酌情适量给予患者服用血管活性药物。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心率(HR)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拔管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水平与心率
治疗前, 2组血压及心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及心率情况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VAS、BCS评分
观察组拔管质量评分(2.65±0.81)分低于对照组(3.16±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实施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VAS、BCS评分对比 分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心动过缓1例,总发生率1.67%; 对照组出现头晕头痛1例,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全身麻醉对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与麻醉师注入药物的剂量浓度密切相关[7]。如果注入的药物剂量过高,会产生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损伤患者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8], 如果麻醉药物剂量注入不足,则达不到预定的镇痛与麻醉效果,影响手术成功率。
全麻苏醒期主要是指患者在麻醉药物停用10~30 min到手术完毕后这段时间。在全麻苏醒期的第1阶段,患者麻醉深度有所减轻,意识和感觉功能慢慢逐步得到恢复;第2阶段,患者能够自主呼吸,逐渐可以自行进行呼吸调整; 第3阶段,患者的呼吸道反射功能恢复,能够自主进行咳嗽和喷嚏; 而在苏醒期的第4阶段,麻醉药性基本消退,患者得以清醒。一般情况下,全身麻醉患者可以平稳、顺利度过苏醒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成功唤醒。但是研究[9]表明,由于手术操作、患者体质以及其他情况不同,临床中仍然会出现意外状况,不仅影响患者手术恢复进程,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于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应提前制定好应急预案,给予患者科学、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预防苏醒期间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10]。
综上所述,麻醉苏醒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全麻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缓急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积极应用推广。
[1] 邹雪芹.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9): 957 - 958.
[2] 胡同慧.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6): 1327-1329.
[3] 朱庆容. 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8): 31-33.
[4] Ham S Y, Kim J E, Park C, et al. Dexmedetomidine does not reduce emergence agitation in adults following orthognathic surgery[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4, 58(8): 955-960.
[5] 黄靖雯.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11): 159-160.
[6] 肖巧华, 谢美清, 张爱珍, 等.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8(1): 97-99.
[7] 朱庆容. 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8): 31-33.
[8] Ingelmo P M, Frawley G, Bortone L. We can′t tell emergence agitation from pain, Yet. Reply to: Stucke and Weisman ' Can we tell emergence agitation from pain[J]. Paediatr Anaesth, 2015, 25(2): 218-220.
[9] 张艳杰, 王俊莲, 刘新蕊, 等.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脑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5): 95-96.
[10] 朱庆容. 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08): 31-33.
R 473.6
A
1672-2353(2017)22-176-02
10.7619/jcmp.201722074
2017-06-22
福建省厦门市科技局计划指导性项目(3502Z20149013)
胡宏强, E-mail: huhq888888@163.com